第1章 基础知识 1
1.1 民航运输机飞行性能定义 1
1.1.1 民航运输机的设计性能与飞行性能 1
1.1.2 民航运输机的飞行性能研究范围 2
1.2 民航运输机气动性能特点 2
1.2.1 飞行马赫数对升力系数CL和阻力系数CD的影响 2
1.2.2 民航运输机的机翼特点 4
1.2.3 重力和重心位置对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影响 5
1.2.4 扰流板的作用 5
1.3 民航运输机的发动机性能特点 6
1.3.1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特点 6
1.3.2 发动机性能与大气温度和飞行高度的关系 6
1.3.3 发动机性能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7
1.3.4 民航运输机的发动机常用工作状态 9
1.4 民航运输机飞行高度范围内的大气特性 9
1.4.1 标准大气的物理性质 9
1.4.2 高度定义 13
第2章 起飞性能 19
2.1 起飞过程涉及的重要速度 19
2.1.1 起飞过程与起飞剖面 19
2.1.2 最小速度限制 20
2.1.3 最大速度限制 23
2.1.4 起飞操作速度 24
2.1.5 起飞操作速度与限制速度的关系 24
2.2 起飞场道阶段性能 25
2.2.1 起飞的三种基本情况 25
2.2.2 地面滑跑距离和滑跑时间分析 26
2.2.3 拉起爬升阶段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时间 28
2.2.4 中断起飞性能 29
2.2.5 影响起飞距离的因素 30
2.2.6 道面条件对起飞距离的影响 32
2.2.7 可用起飞距离 35
2.3 起飞航道性能 37
2.3.1 起飞航道阶段的组成 37
2.3.2 起飞航道阶段的爬升性能 38
2.3.3 越障性能 39
2.4 V1的选择 40
2.4.1 起飞平衡距离和平衡速度 40
2.4.2 平衡场地法确定起飞决断速度V1 41
2.4.3 不平衡场地法确定起飞决断速度V1 42
2.5 最大起飞重量的确定 43
2.5.1 影响最大起飞重量的主要因素 43
2.5.2 最大起飞重量的计算内容 44
2.5.3 最大起飞重量的确定过程 44
2.6 起飞优化 44
2.6.1 可优化的起飞性能参数 44
2.6.2 襟翼位置的选择 45
2.6.3 起飞速度优化 45
2.7 减推力起飞 47
2.7.1 降低额定功率法减推力起飞 47
2.7.2 “假设温度法”减推力起飞 48
2.7.3 减推力起飞对起飞性能的影响 49
2.8 在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起飞性能 50
2.8.1 干跑道、湿跑道、污染跑道的定义 50
2.8.2 滑水现象 51
2.8.3 湿跑道和污染跑道的运行要求 52
2.9 用飞机性能手册的图表确定最大起飞重量和起飞操作速度 52
2.9.1 场地长度限制的最大起飞重量 52
2.9.2 爬升梯度限制的最大起飞重量 54
2.9.3 越障能力限制的最大起飞重量 54
2.9.4 轮胎速度限制的最大起飞重量 57
2.9.5 最大刹车能量限制速度 58
2.9.6 “改进爬升”的最大起飞重量增量和起飞速度增量 59
2.9.7 污染跑道减载量 60
2.9.8 起飞速度V1、VR、V2 60
第3章 爬升和下降性能 67
3.1 标准爬升和下降方式 67
3.1.1 飞行剖面图中的标准爬升和下降阶段 67
3.1.2 标准爬升方式 67
3.1.3 标准下降方式 68
3.2 爬升性能 69
3.2.1 爬升受力分析 69
3.2.2 影响爬升性能的因素 71
3.2.3 爬升管理 71
3.2.4 爬升性能计算 72
3.2.5 爬升方式 73
3.2.6 客舱高度的上升 74
3.3 下降性能 75
3.3.1 下降梯度和下降率 75
3.3.2 影响下降性能的因素 76
3.3.3 下降方式 77
3.3.4 下降性能计算 79
3.4 用飞机性能手册的图表确定爬升和下降性能 79
3.4.1 爬升性能 79
3.4.2 下降性能 81
第4章 巡航性能 85
4.1 巡航性能分析公式 85
4.1.1 航程基本公式 85
4.1.2 最大航程高度与重量的关系 86
4.1.3 风和大气温度对巡航性能的影响 87
4.2 巡航速度和巡航高度 88
4.2.1 巡航速度的选择 88
4.2.2 巡航高度的优化 89
4.2.3 阶梯爬升巡航 91
4.3 经济巡航 92
4.3.1 直接营运成本与马赫数的关系 92
4.3.2 经济马赫数与成本指数的关系 93
4.3.3 经济马赫数与航程的关系 93
4.4 一台发动机失效后飘降 94
4.4.1 飘降过程 94
4.4.2 飘降总航迹与净航迹 95
4.4.3 一台发动机失效后在航线上的越障 95
4.4.4 巡航时发动机失效的应对方法 96
4.5 巡航中发生客舱增压系统故障后的飞行剖面 97
4.5.1 客舱氧气系统特点和供氧规定 97
4.5.2 客舱氧气系统对飞行剖面的限制 97
4.6 用飞机性能手册的图表确定巡航性能 98
4.6.1 用图表确定最佳巡航高度 98
4.6.2 用图表确定巡航所需时间和所需燃油量 100
4.6.3 用图表确定一台发动机失效后的飘降性能 104
4.6.4 用图表确定空中等待性能 105
第5章 着陆性能 110
5.1 进近 110
5.1.1 进近过程 110
5.1.2 进近速度 111
5.2 复飞 111
5.2.1 复飞的原因 111
5.2.2 复飞梯度要求 112
5.3 着陆距离分析 113
5.3.1 着陆过程 113
5.3.2 着陆过程的地面减速滑跑段距离 114
5.4 FAR和CCAR对着陆距离的规定 114
5.4.1 FAR可用着陆距离 114
5.4.2 FAR审定时的实际着陆距离 115
5.4.3 FAR所需着陆距离 115
5.4.4 CCAR对着陆距离的规定 116
5.5 影响着陆距离的主要因素 117
5.5.1 影响着陆安全的因素 117
5.5.2 进场速度和高度偏差的影响 117
5.5.3 制动系统使用情况的影响 118
5.5.4 着陆减速制动系统的启动 120
5.5.5 湿跑道和污染跑道上的着陆问题 120
5.5.6 实际着陆距离的简易计算方法 121
5.6 刹车过热 122
5.6.1 刹车热能的产生 122
5.6.2 刹车温度变化特征 123
5.6.3 刹车过热的危害 123
5.6.4 刹车过热的预防 123
5.7 用飞机性能手册的图表确定着陆性能 124
5.7.1 着陆场地长度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124
5.7.2 复飞爬升梯度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126
5.7.3 快速过站的最大着陆重量限制 128
第6章 载重与平衡 133
6.1 重量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133
6.1.1 重量的基本概念 133
6.1.2 飞机运行重量的基本组成 135
6.1.3 结构强度对飞机重量的限制 136
6.1.4 运营条件对飞机重量的限制 137
6.1.5 重量过大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137
6.2 重心位置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138
6.2.1 确定重心的基本原理 138
6.2.2 用平均空气动力弦表示飞机重心 139
6.2.3 飞机的重心位置与飞机平衡 140
6.2.4 重心移动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141
6.2.5 保证飞机重量和重心位置在合理范围的措施 142
6.3 确定飞机重心的图解方法 143
6.3.1 装载平衡图 143
6.3.2 装载平衡图上的指数 144
6.3.3 重心包线 145
6.4 装载单与平衡图的填写范例 146
6.4.1 装载单填写 146
6.4.2 平衡图的计算填写 149
第7章 飞行计划的制定 154
7.1 飞行剖面 154
7.1.1 国际航线的飞行剖面 154
7.1.2 国内航线的飞行剖面 155
7.2 CCAR关于备降机场和燃油量的规定 156
7.2.1 起飞备降机场 156
7.2.2 国际航线目的地备降机场 156
7.2.3 国内航线目的地备降机场 157
7.2.4 国际航线燃油量要求 157
7.2.5 国内航线燃油量要求 157
7.3 飞行计划的内容和制定方法 158
7.3.1 制定飞行计划的原因和目的 158
7.3.2 飞行计划的主要内容 158
7.3.3 飞行计划的计算方法 158
7.4 二次放行 159
7.4.1 国际航线应急燃油规定 159
7.4.2 二次放行的基本思想 159
7.4.3 二次放行的计算与应用 160
7.5 双发飞机延程飞行 162
7.5.1 双发飞机延程飞行的发展历程 162
7.5.2 波音双发飞机延程飞行现状 163
7.5.3 双发飞机延程飞行的批准条件 166
7.5.4 双发飞机延程飞行计划的制定 167
7.6 航空公司计算机制定的飞行计划实例 168
7.7 飞行计划手工制定算例 170
7.7.1 学习手工制定飞行计划的目的 170
7.7.2 供手工制定飞行计划的资料 171
7.7.3 填写飞行计划表格前预先填写的表单 173
7.7.4 填写飞行计划表格 176
缩写词 183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