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顶峰 1953-1964 赫鲁晓夫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俄)谢尔盖·赫鲁晓夫著;述弢,范国恩,王尊贤,郭家申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1528834
  • 页数:5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赫鲁晓夫执政十年国家生活的宏伟画面:激进的经济改革;文化、科学、教育中大刀阔斧的变革;人所共知的胜利以及令人遗憾的失误;内政斗争和“铁幕”的开始破除,成千上万无辜流放者从斯大林集中营归来……所有这些,都体现在赫鲁晓夫执政11年中。作者将自己的回忆和档案史料有机结合,展现出一幅苏联20世纪中期栩栩如生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画卷。

关于“父亲三部曲”的写作过程 1

引子 1

第一编 开端 25

开端之开端 25

前往莫斯科 28

重返乌克兰 35

战后乌克兰 37

是谁解放了基辅?又是如何解放的? 42

战后的忙碌 51

重返莫斯科 67

在斯大林的餐桌旁 72

如何解决莫斯科人的吃饭问题 77

玉米,开端 82

青贮料和榴莲什么味儿 85

城乡差别 88

以工厂流水线的方式建造住宅 93

第二编 起步(1953—1956) 111

1953年斯大林去世 111

斯大林葬礼 125

朋友和邻居 134

拉夫连季·贝利亚的114天 138

要闻日志 162

拉夫连季·贝利亚的114天(结尾) 163

六十年后 170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与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 171

新的任命 177

与粮食有关的操心事 180

要闻日志 189

九月全会 190

关于改革和改革家 194

要闻日志 198

1954年垦荒 200

再谈荒地 208

阿尔扎马斯,博布鲁伊斯克,克里木 218

“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221

应当害怕核战争吗? 224

控制论 228

要闻日志 229

赴垦区检查 231

价廉的面包 235

白色的金子 236

解冻 237

要闻日志 246

全国住宅化 247

1955年马歇尔·麦克达菲 251

免去马林科夫职务 254

新任政府首脑 257

均势还是必要的充足? 259

不单靠面包和土豆 276

《寻觅火柴》 282

文化部长尼·亚·米哈伊洛夫 283

要闻日志 287

最后一个斯大林五年计划 291

亲爱的铁托同志 299

我年满二十 303

值得用钞票生炉子吗? 306

莫斯科的十字路口 320

莫斯科的环城公路 324

克里木的无轨电车 326

并未获得专利的发明 328

斯大林的利瓦季亚 329

美国农场主罗斯威尔·加斯特 332

“当它拥有普通食品时,就不需要黄金……” 342

在加斯特家做客 344

草场散发出干草的气息 348

多多盖房,建筑装饰从简 350

第三编 上升 350

1956年反思 357

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 380

代表大会前的检阅 385

“秘密报告” 385

公开的秘密 393

平反昭雪 398

“把斯大林还给我们” 400

从华沙到北京 408

是功还是过? 423

谎言就得是荒诞不经 426

“裴多菲综合症” 449

要黄油,不要大炮 450

从“西伯利亚牌”到“萨拉托夫牌” 453

核动力学 455

图波列夫院士和库尔恰托夫院士 460

俄罗斯联邦中央局 463

李森科院士 465

要闻日志 472

纪念活动泛滥成灾 475

有学问的小暴君的仆从之死 476

要闻日志 482

环绕欧洲 483

要闻日志 486

垦荒地的收成 489

棉花与棉农 492

粮食:供人食用还是喂猪? 493

玉米向北方发展 495

“不仅仅是为了面包……” 501

肖斯塔科维奇的纪念会 503

新的剧院 505

鸠山一郎和对日和平条约 506

列宁奖金 507

要闻日志 508

谁“埋葬”谁? 513

电视采访 519

亨利·夏皮罗、马尔温·卡尔布,等等 522

“诚实的五年计划” 523

朱可夫的第四颗金星 530

权力走廊 531

伊朗的国王,英国的伊丽莎白和比利时的伊丽莎白 542

预先的结论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