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农学之意义 1
第二章 农学之分类 2
第三章 中国之农产 4
第四章 从事农业之要素 9
第一节 经营之能力 9
第二节 应具之知识 11
第五章 农田生产之要素 12
第二编 土壤 13
第一章 土壤之意义 13
第二章 土壤之成分 13
第一节 无机成分 13
第二节 有机质及其作用 15
第三节 土壤之运搬 16
第三章 土壤之组织 18
第一节 土壤之结构 18
第二节 土壤之构造 20
第三节 土壤组织之改良 21
第四节 土壤组织与肥料之关系 22
第四章 土壤中湿气 23
第一节 湿气与土壤之关系 23
第二节 水分之保存 25
第三节 加增土壤含水力之原因 27
第一目 增加腐植土 27
第二目 地下排水之实施 28
第三目 适当耕锄 29
第四节 湿气之保存 30
第五章 耕耘 31
第一节 耕耘之意义 31
第二节 耕锄之原因 32
第三节 耕耘之方法 33
第六章 肥料 35
第一节 农场肥料 35
第一目 富于腐植质之肥料 36
第二目 其他肥料 41
第二节 商制肥料 43
第一目 商制肥料之意义 43
第二目 商制肥料之种类 45
第三目 商制肥料之实施法 56
第三编 植产 58
第一章 植物之功用 58
第一节 植物与作物 58
第二节 植物与土壤之关系 59
第三节 植物与气候之关系 60
第四节 植物与动物生命之关系 61
第五节 植物与人类之关系 62
第二章 植物生理 63
第一节 植物之生活 63
第二节 生活之要素 64
第一目 植物中之水分 64
第二目 土中可溶性之盐类 66
第三目 呼吸作用 67
第四目 炭酸与日光 68
第五目 温热 69
第三节 生长顺序 70
第四节 刺击性 72
第三章 植物之繁殖 73
第一节 繁殖之种类 73
第二节 实生法 74
第一目 发芽之要素 74
第二目 幼苗之栽培 76
第三节 芽生法 77
第一目 插枝 77
第二目 压条 78
第三目 嫁接法 79
第四章 整地 81
第一节 整地之原因 81
第二节 植物之需要 82
第三节 苗床之措置及其必要 84
第五章 主要作物 86
第一节 稻 86
第二节 小麦 91
第三节 玉蜀黍 93
第四节 蜀黍即高粱 95
第五节 大豆 96
第六节 棉 98
第六章 管理 102
第一节 耕耘 102
第一目 除草 103
第二目 中耕 103
第二节 剪定与整枝 105
第一目 剪定 105
第二目 剪定要件 106
第三目 整枝 107
第三节 病虫害 108
第一目 种类 108
第二目 预防及治疗 109
第七章 收草及牧地 112
第一节 牧草 112
第二节 草地 114
第四编 畜产 119
第一章 动物之功用 119
第一节 动物与家畜 119
第二节 动物与土壤之关系 119
第三节 动物与作物之关系 120
第二章 动物之生理 121
第一节 细胞与生命 121
第二节 消化作用 123
第一目 消化作用之意义 123
第二目 口腔消化作用 125
第三目 胃之消化作用 126
第四目 肠之消化作用 127
第三节 吸收作用 128
第四节 呼吸作用 129
第三章 家畜之饲养 130
第一节 家畜饲养之意义 130
第二节 饲料营养分与家畜体构成之关系 131
第三节 饲料之成分 132
第四节 饲养 134
第一目 滋养率 134
第二目 饲养标准 136
第三目 饲料之调理 137
第四目 饮料水 137
第五目 饲料给与之时间 138
第四章 管理 138
第一节 蕃殖 138
第二节 牧场之选择 140
第三节 管理法 141
第一目 厩舍 141
第二目 清洁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