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之成果 4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范围 8
第四节 本书章节之结构 9
第二章 李白成长游历与天文学之环境 15
第一节 李白成长与游历 15
一 成长移居过程 15
(一)西域碎叶 15
(二)蜀地锦州 18
二 出三峡后漫游各地 20
(一)三峡等地 20
(二)漂流安陆 22
(三)漫游南北 24
第二节 唐代天文物理学 27
一 唐代天文物理学之进展 27
二 李白学养与兴趣 28
第三章 李白诗四度时空思维基础 31
第一节 物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时空涵义 32
第二节 语法视觉认知与时空之关连 36
第四章 李白诗作的时空观 41
第一节 时空合一 41
一 时间寄寓空间之动态描述 43
二 时空定位人事物态之存在 46
第二节 空间观 49
一 追求高远的空间视觉感知 52
二 物态地点方位处所的表徵 55
第三节 时间观 57
一 时间快速流转不可逆回 59
二 流动形象的时间感知 62
第四节 时空景象图表与研析 64
第五章 李白诗歌的零度空间 65
第一节 仙地仙居书写 72
一 碧海仙地 73
二 寺庙仙居 77
第二节 优美地景记述 80
一 游赏行乐之处 81
二 边塞思归之景 83
三 人事变迁之地 87
四 逍遥山川名胜 91
第三节 人文古迹遇合 96
一 昭阳殿长信宫之失宠失志 97
二 博浪沙淮阴市之才华见弃 98
三 吴宫夫差西施之乐极生悲 101
第四节 政事际遇交融 105
一 长门殿冷宫 110
二 白马津龙庭 113
第六章 李白诗歌的一度空间 121
第一节 绵延线状美丽情景 129
一 万里流水共情长 132
二 夹岸芳树景色新 138
第二节 情思志向恒长咏 145
一 相思情长 154
二 恒远志向 162
第七章 李白诗歌的二度空间 171
第一节 东西纵横广角景状 176
一 京城井字四通八达 179
二 湖面广阔共天一色 186
第二节 茫然失序呐喊四方 193
一 前途茫盲 198
二 思绪失序 205
第八章 李白诗歌的三度空间 213
第一节 高度空间之摹写 220
一 高空远方景致 220
二 追寻接触仙人 233
三 孤绝寂寒形象 240
四 独立清高形象 243
第二节 高空之俯视空间 253
一 理想生命寻找:登高广远视角 256
二 仙人俯视迎接:神仙视角体验 261
三 仙境宇宙关照:李白视角体验 266
第三节 虚拟之抽象空间 274
一 梦境幻游 275
二 高处虚拟 277
第九章 李白诗歌的四度时空 281
第一节 飞翔与飞乘在仙凡之境 289
一 飞翔 290
(一)志入仙境 291
(二)神志高飞 302
(三)飞离困境 305
(四)寄寓思讯 308
二 飞乘 313
(一)骑乘龙、鸾、白鹿、鹤、云、日、月、鸿达仙地 313
(二)攀龙飞跃上龙门 319
第二节 起落与上下升降天地间 320
一 起落 321
(一)人才凋零抱负未展 322
(二)容华将逝去之惆怅 325
(三)春秋旦夕时光流转 329
二 上下 331
(一)上下求索仙道 332
(二)求拔擢抒孤绝 336
三 升降 338
(一)幻升化仙 339
(二)宵旦日夜 341
第三节 出入来去及横越虚实中 342
一 出入 344
(一)出仕济民 345
(二)进太虚境 346
二 来去 349
(一)生涯仕途之抉择 350
(二)仙界尘俗之羡厌 353
三 横越 355
(一)满布艰险难消除 356
(二)广陈高远之景致 358
第十章 李白诗歌的时空美学 361
第一节 变形美感 362
一 变换美感 362
二 移形美感 368
第二节 立体美感 374
一 虚拟立体美 374
二 实相具象美 377
第三节 冲突美感 379
一 高维度至低维度 379
二 低维度至高维度 382
第四节 简约美感 385
一 静态美感 385
二 单一空间 388
第十一章 结论 391
第一节 李白纪游诗时空摹写特点 392
一 高维度动态世界 392
二 展现两个以上空间之视点交融 394
三 以有尽空间流向无限之时空 395
第二节 李白纪游诗时空摹写发展和影响 397
一 奇幻变动时空题材 397
二 浪漫奔放诗歌思潮 398
参考文献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