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河岸生态水文演化模型》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登峰,田富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30007
  • 页数:144 页
图书介绍:流域生态水文系统是一个多过程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以预先设定的外界参数形式存在的流域下垫面条件限制了水文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应用范围。针对干旱区河岸地区的主导性生态水文过程,构建了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实现了生态与水文的耦合模拟,提高了模型在变化条件下对流域生态水文系统长期演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在塔里木河的英苏和阿拉干,分别应用ERV模型模拟了2000~2006年输水条件下的生态水文演化过程。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使用植被覆盖度模拟值作为对植被状况的描述准确的模拟了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给定生态用水量,可以选择最优的输水方式使得稳定状态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或者给定植被覆盖度目标值,选择最优的输水方式使得耗水量最小。人工输水的生态水文效果研究对于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 5

1.3 生态水文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9

1.4 生态水文演化方程和模型的研究进展 11

1.4.1 生态水文学中的种群数量演化方程研究进展 11

1.4.2 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20

1.5 流域生态水文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23

1.5.1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3

1.5.2 生态水文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25

1.6 小结 29

第2章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 31

2.1 模型的框架 32

2.2 模型的控制性方程 32

2.2.1 地下水运动 33

2.2.2 裸土蒸发 33

2.2.3 植被蒸散发 33

2.2.4 植被生长 34

2.2.5 植被死亡 35

2.3 模型基础数据和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35

2.4 模型的边界条件 38

2.5 模型的初始条件 39

2.6 模型的数值计算 39

2.7 小结 40

第3章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应用 41

3.1 模型在塔里木河英苏的应用 42

3.1.1 地形地质数据 43

3.1.2 气象数据 43

3.1.3 河道输水数据 44

3.1.4 植被数据 45

3.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47

3.1.6 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8

3.1.7 地下水位的模拟结果 49

3.1.8 植被覆盖度的模拟结果 54

3.1.9 讨论 58

3.2 英苏生态输水效果的情景分析 59

3.2.1 生态输水情景的设置 60

3.2.2 周期输水情景的生态水文效果分析 61

3.2.3 自动输水情景的生态水文效果分析 65

3.2.4 合理生态输水方式的讨论 68

3.3 模型在塔里木河阿拉干的应用 71

3.3.1 模型的基础数据 71

3.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72

3.3.3 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73

3.3.4 地下水位的模拟结果 74

3.3.5 植被覆盖度的模拟结果 77

3.4 小结 80

第4章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特性分析 82

4.1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82

4.1.1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82

4.1.2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83

4.2 英苏生态水文系统稳定态的全局收敛性分析 86

4.2.1 初始条件的设置 87

4.2.2 边界条件的设置 87

4.2.3 全局收敛性的分析 88

4.3 NDVI数据的质量控制 91

4.3.1 NDVI数据的质量控制字段 91

4.3.2 实施质量控制的NDVI数据和植被覆盖度 92

4.4 植被生长期与非生长期的区别模拟的探讨 95

4.4.1 塔里木河下游的气象条件和植被 95

4.4.2 区分植被生长期和非生长期的模型构建 96

4.4.3 区分植被生长期和非生长期的模型在英苏的参数设置 96

4.4.4 区分植被生长期和非生长期的模型在英苏的模拟 97

4.5 双物种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探讨 101

4.5.1 双物种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生态水文演化模型的构建 101

4.5.2 模型在英苏的参数设置 103

4.5.3 模型在英苏的应用 104

4.6 小结 109

第5章 流域生态水文系统出现多重定态的参数条件 112

5.1 概念性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 113

5.2 模型的边界条件 115

5.3 生态水文系统长期演化中的多重定态 117

5.4 植被覆盖度动力学方程性质的探讨 121

5.5 小结 125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27

6.1 主要研究成果 127

6.2 主要创新点 131

6.3 展望 132

参考文献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