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新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宪文译
  • 出 版 社:上海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32
  • ISBN: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社会政策的概念 1

第一节 社会政策概念研究的端绪 1

第二节 关于社会政策概念的诸学说 4

一 瓦格勒(Wagner) 4

二 黑德林(Hertling) 6

三 孙巴德(Sombart) 8

四 波洛托克斯(Bortkiewicz) 12

五 威塞浦(Wasserrab) 14

六 巴尔武德(Borght) 15

七 基利(Gehrig) 17

八 君特(Gunther) 18

九 威斯(Wiese) 19

十 亚蒙(Amonn) 22

十一 福田德三博士 24

十二 诸学说的总括 26

第三节 著者的社会政策概念 28

第二章 资本主义 33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一语的起源及普及 33

第二节 关于资本主义概念的诸学说 37

一 诸学说的类别 37

二 奥伯海马(Oppenheimer) 38

三 基德(Gide) 39

四 河上肇博士 40

五 对于马克斯主义者解释的疑问 42

六 孙巴德(Sombart) 43

七 霍蒲孙(Hobson) 45

八 韦伯(Webb) 46

九 波勒(Pohle) 46

第三节 著者的资本主义概念 4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成立 55

一 私有财产制度 55

二 经济行为自由法则 62

三 企业 70

四 大经营 76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一语的妥当性 82

第三章 社会 85

第一节 关于社会概念的诸学说 85

一 孔德(Comte) 85

二 斯宾塞(Spencer) 86

三 克姆蒲洛斯(Gumplowicz) 87

四 吉丁斯(Giddings) 88

五 厄尔武德(Ellwood) 89

六 马克佛(Kaciver) 89

七 费尔康德(vierkandt) 90

八 惜墨尔(Simmel) 90

九 诸学说概观 91

第二节 著者的社会概念 93

一 集团 93

二 社会 95

三 社会对社会的关系 100

四 社会意识 102

五 社会体系 105

六 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 108

第三节 关于本然社会与构成社会的诸学说 113

一 托尼斯(Tǒnnies) 113

二 吉丁斯(Giddings) 120

三 马克佛(Maciver) 121

四 柯尔(Cole) 122

第四节 著者对于本然社会与构成社会的见解 126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130

第四章 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135

第一节 阶级的本质 135

一 视为集团及社会的阶级 135

二 社会学的阶级本质观 138

三 经济学的阶级本质观 140

四 马克斯的阶级本质观 141

五 著者的阶级本质观 147

第二节 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150

一 视为集团的有产阶级及无产阶级 150

二 有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的本质 157

三 视为集团的中产阶级的地位 160

四 视为社会的有产阶级、无产阶级、中产阶级 161

第五章 搾取与其社会的弊害 167

第一节 搾取的本质 167

一 搾取的概念 167

二 搾取的形态 1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者的搾取论 178

一 马克斯以前的搾取论 178

二 马克斯的搾取论 182

第三节 搾取之社会的弊害 185

一 哲学的见地 185

二 社会服务力的减削 186

三 奢侈 188

四 贫困 193

五 知识独占与无识 198

六 政治的不公平 204

七 协力的阻害 207

第六章 社会政策的理想 209

第一节 理想的概念 209

一 社会的理想 209

二 社会政策的理想 210

第二节 可以保持社会政策理想的社会 210

一 本然社会 210

二 协力的本然社会 214

三 社会革命的本质 220

第三节 视为社会政策理想的诸方法 222

一 最高社会服务力 222

二 道德与理智 224

三 康健与教育 226

四 勤劳与所得 227

五 生产力 228

六 统制与独创 230

七 指导与服从 231

八 享乐与斗争 234

第七章 社会政策的目的 239

第一节 社会政策目的的限定 239

第二节 阶级对立的废止 240

一 有产无产两阶级对立废止的必要 240

二 阶级协调论的『非认』 243

三 阶级斗争的不可避性 245

四 阶级斗争与过去的社会政策 247

五 恒久的阶级斗争论的不合理 2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 252

一 社会主义的定义 252

二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254

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257

四 社会主义与劳动主义 261

第四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主义 262

一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及社会主义 262

二 唯物史观的否定 264

三 勤劳主义与劳动主义 269

四 有价值的不平等与无价值的不平等 270

第八章 社会政策与国家 273

第一节 视为社会政策主体的国家的妥当性 273

一 视为本然社会的国家的政策 273

二 国家与其他的本然社会 273

三 国家与构成社会 276

四 国家与法律及政府 278

第二节 一元的国家论 284

一 著者的国家观与一元的国家论 284

二 斯宾拉莎(Spinoza) 285

三 卢骚(Roussean) 289

四 黑格儿(Hegel) 292

五 克林尼(Green) 296

六 博山克(Bosanquet) 300

第三节 多元的国家论 303

一 国家构成社会论 304

二 多元国家论的先驱者 304

三 马克佛(Maciver) 306

四 拉斯基(Laski) 308

五 柯尔(Cole) 309

六 多元国家论的否定 311

第四节 阶级国家论 318

一 阶级国家论的立场 318

二 阶级国家论的先驱者 318

三 马克斯(Marx) 320

四 昂格斯(Eengels) 322

五 列宁(Leuin) 326

六 克姆蒲洛斯(Gumplowicz) 328

七 奥伯海马(Oppenheimer) 329

八 阶级国家论的否定 331

第五节 结论——世界国家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