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逻辑概述 1
一、逻辑及其功用 1
二、逻辑的多种类型 2
第二节 基于非形式逻辑的批判性思维运动 4
一、非形式逻辑的兴起 4
二、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渊源 5
三、非形式逻辑的对象与内容 6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 7
一、批判性思维的界定 7
二、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 9
三、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10
第二章 论证语言 13
第一节 自然语言的特性 13
一、自然语言意义的多重性 13
二、自然语言意义的不明确性 13
第二节 意义的澄清 14
一、概念 14
二、定义 18
第三节 论证的语言规范 23
一、使用清晰的语言 23
二、使用精确的语言 24
三、使用有针对性的语言 25
第四节 言语理解 25
一、预设 26
二、语意分析 27
三、争议辨析 29
练习题 30
答案与解析 34
第三章 逻辑论证 37
第一节 论证辨识 37
一、什么是论证 37
二、论证与推理 38
三、辨识论证的线索 38
四、论证的类型 40
第二节 论证结构 46
一、论证三要素 46
二、图尔敏模型的六要素结构 51
三、论证的基本结构 53
四、论证的扩展结构 58
第三节 论证重构与标准化 62
一、论证的重构 62
二、论证的标准化 64
第四节 论证图解与评估 67
一、论证图解 67
二、论证评估 69
练习题 70
答案与解析 73
第四章 演绎逻辑 76
第一节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76
一、直言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76
二、直言命题的周延性与变形推理 81
第二节 直言三段论 85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 85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85
三、三段论的结构分析 88
四、复合三段论 89
五、省略三段论 91
第三节 基本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93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93
二、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95
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99
第四节 多重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05
一、复合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105
二、假言三段论与反三段论 108
三、二难推理 111
四、演绎运算 116
第五节 关系与模态 118
一、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118
二、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21
练习题 123
答案与解析 127
第五章 归纳逻辑 133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 133
一、完全归纳推理 133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134
第二节 统计推理与论证 139
一、统计推理概述 139
二、警惕统计数字陷阱 142
第三节 因果关系 147
一、因果关系的特点 147
二、原因的类型 147
三、因果链条 150
四、单一原因与复合原因 152
第四节 因果推理与论证 153
一、从因到果的论证 153
二、从果到因的论证 155
三、从相关到因果的论证 158
第五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164
一、求同法 165
二、求异法 169
三、共变法 176
第六节 类比推理与论证 180
一、类比推理概述 180
二、类比论证的强化与弱化 184
第七节 根据常理的论证 187
一、实效论证型式 187
二、依据信息源的论证型式 190
三、依据规则的论证 197
练习题 198
答案与解析 203
第六章 逻辑谬误 207
第一节 谬误概述 207
一、什么是谬误 207
二、谬误的分类 207
第二节 逻辑基本规律 208
一、同一律 208
二、矛盾律 210
三、排中律 212
四、充足理由律 214
第三节 非形式谬误 215
一、含混谬误 216
二、预设谬误 220
三、不相干谬误 222
第四节 诡辩和悖论 226
一、诡辩 226
二、悖论 228
练习题 232
答案与解析 235
第七章 逻辑推理 238
第一节 识别假设 239
第二节 强化论证 241
一、肯定假设 242
二、增加论据 242
第三节 削弱论证 245
一、否定假设 245
二、反驳论据 246
三、提出反例 248
四、另有他因 249
五、间接因果 250
第四节 推出结论 251
一、确定论点 251
二、得出结论 252
三、推论支持 252
第五节 说明解释 253
一、解释现象 253
二、解释矛盾 254
第六节 评价描述 256
一、论证评价 256
二、逻辑描述 257
第七节 相似比较 259
练习题 260
答案与解析 268
第八章 论证分析 274
第一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概述 274
一、基本要点 274
二、分析技巧 276
三、写作技巧 279
第二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案例 281
一、社会文化 282
二、经济管理 287
练习题 293
答案与解析 300
附录 通识教育中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研究报告 313
一、作为基本技能和教育目标的批判性思维 313
二、当代通识教育中逻辑教学的主要形态——批判性思维 317
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多样化的批判性思维教学 322
四、逻辑通识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架 325
参考文献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