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时代 11
一 开代文章第一家 11
二 家学渊源 16
三 国学奠基 18
第二章 求学京津 23
一 负笈津门 23
二 北大预科 26
三 国学大师高足 28
四 创办新潮社 31
五 五四运动总指挥 36
第三章 留学欧洲 42
一 伦敦大学博采获 42
二 柏林求知会诸贤 46
三 融会中西学术理论 51
第四章 献身教育 56
一 寻觅栖身之处 56
二 任教中山大学 59
三 创设语言历史研究所 64
四 兼职北大 67
五 三十年代论教育 70
(一)批判传统教育 70
(二)高等教育构想 74
(三)基础教育设想 78
第五章 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 82
一 筹建历史语言研究所 82
二 研究目标与宗旨 87
三 狼狈为善 89
四 累累硕果 93
(一)殷墟发掘 93
(二)城子崖发掘 100
(三)整理大内档案 102
(四)语言调查与语音实验 106
第六章 学林霸才 109
一 创立史料学派 109
(一)史学思想渊源 109
(二)史学只是史料学 112
(三)理论局限 119
二 探研古史 120
(一)走出疑古误区 120
(二)建立科学东方学 126
(三)史学研究方法简述 132
(四)古史新论 142
三 思想史研究 157
(一)评论先秦诸子 157
(二)《性命古训辨证》 162
四 考论经史典籍 168
(一)尚书 168
(二)《诗经》 170
(三)《礼记》 172
(四)《易》与《春秋》 173
(五)《史记》 175
五 学术成就与贡献 177
第七章 书生报国 182
一 学人深知亡国恨 182
二 积极参与《独立评论》 186
三 反对妥协 190
四 抵制日寇“华北自治”阴谋 194
(一)积极投身反对“华北自治”的社会活动 194
(二)制止北方领导人合作对日妥协 197
(三)为制止“华北自治”积极奔走 203
五 汉贼不两立 206
六 书生知兵参戎幕 209
(一)研判国际形势 209
(二)“智库”成员 217
(三)预判战争未来 224
七 艰苦岁月 234
(一)转徙大西南 234
(二)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 240
(三)救难济困 256
(四)艰苦支撑学术园地 266
八 救国理念辨析 270
第八章 参政议政 274
一 政治清流 274
二 抨击时弊 282
(一)讨伐孔祥熙 282
(二)炮轰宋子文 318
(三)抨击孔、宋的性质 333
三 政治改革设想 337
四 间关万里延安行 340
五 参与旧政治协商会议 344
六 受拒之间显志趣 351
(一)当选院士 352
(二)坚拒立法委员 360
七 政治抉择 366
八 政治思想探析 371
第九章 回归教育 377
一 代理北京大学校长 377
二 坚拒文化汉奸 379
三 参与处理“一二·一”学潮 386
四 完成北京大学复员 392
五 教育思想探析 395
第十章 人际关系与感情世界 401
一 清正家风 401
二 尊师重道 408
(一)蔡元培:终生师长 408
(二)陈独秀:道不同而情义在 413
(三)胡适:亦师亦友情谊深 416
三 诚信于友 422
(一)朱家骅:政学两界莫逆之交 422
(二)丁文江:道同性近生死义 427
(三)陈寅恪:学人交往典型在 431
四 传道授业遗恩远 442
(一)邓广铭:承教受益情谊深 443
(二)杨志玖:永志不忘关怀情 449
(三)何兹全:传道续学感师恩 455
第十一章 最后岁月 459
一 出任台湾大学校长 459
二 整顿台湾大学 461
(一)稳定学校秩序 461
(二)整顿教师队伍 465
(三)严格招考制度 467
(四)对学生科学管理 468
三 参与台湾政治 470
(一)与《自由中国》的往来 470
(二)拒不组党结派 472
(三)关心时政 475
四 以身殉教 479
附录 傅斯年生平著述简谱 485
参考文献 497
后记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