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文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瀛编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015523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中国国文法》对于清末民初时期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起到了重要作用。全书包括论字、释句和辨文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将字的种类界定为七种,举古书中的各种例子加以论证,并着重对《孟子》一书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句读和辞分类,并详加论述;第三部分包括文体之别与文类之别两部分内容,作者分别从文体和文类上对对文章进行分类,并分别举例详加说明。

中国国文法序 1

凡例 13

第一卷 论字 17

第一章 总则 20

第一节 定名及字之种类 20

第二节 定名之说明 20

第二章 名字 21

第一节 名字之分类 22

第二节 公名 22

第三节 专名 23

第四节 群名 24

第五节 质名 24

第六节 玄名 25

第七节 名之多少数 26

第八节 两名叠用 27

第九节 表字省其所表之名即用如名 27

第十节 名字之地位 28

第三章 代字 31

第一节 代字之种类 32

第二节 指人代字 32

第三节 指物代字 33

第四节 接读代字 34

第五节 询问代字 35

第六节 分合代字 35

第七节 代字地位之变例 36

第八节 代句之代字 36

第四章 动字 39

第一节 动字之作用 40

第二节 动字之分类 41

第三节 内动字 41

第四节 外动字 41

第五节 助动字 41

第六节 准动字 45

第七节 内动用如外动 46

第八节 外动字之重宾格及补充辞 46

第九节 补充辞 47

第十节 主动式与被动式 49

第十一节 动字之叠用 52

第十二节 各字用如动 53

第五章 表字 56

第一节 表字之作用及种类 57

第二节 系属表字 57

第三节 情状表字 58

第四节 数目表字 59

第五节 数量表字 59

第六节 方位表字 60

第七节 分合表字 61

第八节 疑问表字 61

第九节 冠字 61

第十节 表字之比较 61

第十一节 表字之地位及叠用 62

第十二节 他字之用如表 64

第六章 状字 67

第一节 状字之作用 68

第二节 状字之分类 69

第三节 普通状字 69

第四节 疑问状字 70

第五节 分合代名状字 71

第六节 状字之比较 72

第七节 状字之地位 72

第八节 他字之用如状 74

第七章 介字 76

第一节 介字之作用及分类 77

第二节 著自介字 77

第三节 著在介字 78

第四节 著及介字 79

第五节 著用介字 80

第六节 著因介字 80

第七节 著需介字 80

第八节 著共介字 81

第九节 著差介字 82

第十节 著代介字 82

第十一节 “於”“乎”之通用及其助成比较及被动式 82

第十二节 介字与其宾格之互倒及宾格之省略 83

第八章 联字 85

第一节 联字之作用及分类 86

第二节 单独联字 86

第三节 复合联字 92

第四节 连带联字 95

第五节 联字与助字 96

第九章 助字 98

第一节 助字之作用及种类 99

第二节 发语助字 99

第三节 补缀助字 101

第四节 煞尾助字 106

第五节 助字与他字之别 113

第六节 助字与联字之别 115

第十章 感字 119

第一节 感字之作用及其分类 120

第二节 美感字 120

第三节 激感字 120

第四节 同感字 122

第五节 反感字 123

第六节 感字之地位 123

第一卷附卷 字之通用 124

《孟子》“同字异用表”附补 125

第二卷 释句 163

第一章 句读与辞 166

第一节 句读与辞之别及其必要之成素 166

第二节 句中各字之地位 166

第三节 省略动字之句 167

第四节 句之种类 167

第五节 简句之种类及其组成之字类 168

第六节 主格宾格之复字及宾格之先提 169

第七节 连句之种类 170

第八节 平连句 170

第九节 贯连句 171

第十节 复句与读之关系 172

第十一节 名读 173

第十二节 表读 174

第十三节 状读 175

第十四节 析句 176

第十五节 辞之解释及其分类 183

第十六节 名辞 183

第十七节 动辞 184

第十八节 表辞 185

第十九节 状辞 186

第二十节 辞之相通 187

第二章 语气词 190

第一节 语气词之意义及分类 191

第二节 直接语气 191

第三节 间接语气 191

第四节 直接语气与间接语气用字之变转 192

第五节 述本人之语气词 193

第六节 语气辞之析句法 193

第三章 脩词大略(各字之省略及移动) 194

第一节 主格之省略 194

第二节 宾格之省略 197

第三节 主动之省略 198

第四节 名字之省略 200

第五节 表字之省略 201

第六节 状字之省略 201

第七节 介字之省略 202

第八节 补充辞之省略 203

第九节 句身之省略 203

第十节 主动及宾格同省 204

第十一节 动及表同省 204

第十二节 主格与主动同省或与宾格同省 204

第十三节 主格及表辞前后助字或系属字同省 205

第十四节 主格主动之省及联字之省略与倒置 205

第十五节 主格之表及其补充辞之联合成句 206

第十六节 两表读联合成句而省其名动及系属字 206

第十七节 主格与补充辞同省 206

第十八节 主格及主动皆省而僅存补充辞 207

第十九节 联字及主格主动并其补充辞中动字之宾格皆省 207

第二十节 补充辞之介字省 208

第二十一节 有宾格补充辞而省其主句之宾格及补充辞之介字 208

第二十二节 补充辞中介字之宾格省 209

第二十三节 补充辞中介字及其宾格同省 209

第二十四节 省主句之宾格而并省其补充辞之介字及宾格 209

第二十五节 主动与其宾格之倒置 210

第二十六节 主动与宾格倒置而加助字 210

第二十七节 主格与其补充辞之易位且省主动 211

第二十八节 宾格与主动之倒置而合成主格 211

第二十九节 状字随动与宾格倒置 211

第三十节 疑问语之以补充辞倒移於句首 212

第三十一节 补充辞介字与其宾格及其主动互倒 212

第三十二节 补充辞之介字及其宾格之倒置 213

第三十三节 补充辞省介字而以其宾格与主动倒置 213

第三十四节 补充辞倒置主动之前 213

第三十五节 表读省介字及名而倒置於主读之前 214

第三十六节 联字与主格之倒置而变为状辞 214

第三十七节 系属表字之更加说明 215

第三十八节 被动式句之主格省而以宾格及其表辞代之 215

第三十九节 主句与补充辞之句式不必相同 216

第四十节 一句并列两补充辞之地位 216

第四十一节 两句共同之补充辞 216

第四十二节 句之主读与他读之句式不必相同 217

第四十三节 一句分作两读 217

第四十四节 疑问语之总括 218

第四章 文字上之标记 219

第一节 标记之分类及作用 220

第二节 圆点“·”之用 220

第三节 尖点“、”之用 221

第四节 圈“。”之用 221

第五节 单直“—”双直之用 221

第六节 横弧“()”、直弧“?”之用 222

第七节 对角括之用 222

第八节 标记之通用及省略 222

第三卷 辨文 223

第一章 文体之别 226

第一节 文体之说明及其分别 226

第二节 散文 226

第三节 骈文 228

第二章 文类之别 229

第一节 文类之定名 230

第二节 书 230

第三节 序 237

第四节 论 240

第五节 辨 242

第六节 议 243

第七节 解 244

第八节 说 245

第九节 传 249

第十节 行状 250

第十一节 记 251

第十二节 箴 252

第十三节 颂 253

第十四节 賛 254

第十五节 铭 255

第十六节 哀弔文 261

第十七节 ? 264

第十八节 诗 265

第十九节 骚 265

第二十节 赋 266

第二十一节 小说 268

编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