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经学与戏曲 以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思想为中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晓兰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2574094
  • 页数:5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清代经学与清代戏曲之关系,以研究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戏曲思想为中心,从学术思想和学术主体两个角度来全面考察清代经学对清代戏曲之影响。重点探讨清代经学渗入戏曲的途径、影响,从而使清代戏曲产生的新特点。并以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思想和戏曲活动以及对清代戏曲史和清代戏曲学产生的影响。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研究清代经学和戏曲的关系,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清代戏曲和清代经学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启发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清前经学与戏曲关系概述 7

第三节 概念界定 16

第一章 “经术昌明,无过今日”——清代经学之兴盛 23

第一节 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盛行与清代经学的兴起 24

第二节 清中叶汉宋之争与清代经学的鼎盛 27

第三节 清末今古文之争与清代经学的新变 37

第二章 经与经学向清代戏曲之渗透 46

第一节 宗经传统与清代戏曲 46

第二节 诗教理论与清代戏曲 56

第三节 礼乐思想与清代戏曲 64

一 忠孝节义思想的凸显 66

二“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71

第四节 《周易》和《春秋》与清代戏曲 81

第三章 经学语境下清代戏曲之特点及新变 89

第一节 清代戏曲创作思想之新变: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89

一 明代尤其晚明以“情”为最高崇尚的戏曲观 90

二 清初戏曲观:由“情”向“理”的过渡 94

三 清中叶及后期: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96

第二节 清代戏曲的自娱化倾向 102

第三节 清代戏曲的案头化倾向 106

第四节 “曲以存史”——清代戏曲的征实化倾向 113

一 虚与实的辩证——清人“传奇”观的本质 114

二 题材取向的征实化——清代历史剧、时事剧、“自述体”剧的兴盛 120

三 “曲以存史”——清人“曲史”意识的兴起 126

第五节 “学人之曲”——清代戏曲的学术化倾向 131

一 “曲人之曲”与“才人之曲” 131

二 “学人之曲”概念的提出 133

三 清代“学人之曲”的表现特征 141

四 “学人之曲”的优长与弊端 148

第六节 清代戏曲的尊体观 149

一 清代戏曲的错位尊体观 153

二 清代戏曲的本位尊体观 164

三 余论:关于清代“雅部衰落,花部兴起”的讨论——兼谈各体文学的尊卑之辨和雅俗之辨 175

第四章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 181

第一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创作 197

一 清代曲家的学人化倾向 197

二 参与戏曲创作的清代经学家身份分析 200

三 清代经学家参与戏曲创作之原因 204

四 清代经学家剧作题材及内容 207

五 清代经学家剧作特点和倾向 228

第二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研究 243

一 清代戏曲考证兴盛之原因——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 244

二 清代经学家的古乐学研究 248

三 清代经学家的曲韵、曲唱研究和曲谱编纂 257

四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校注、收藏、刊刻、版本考证与目录编纂 261

五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本事、戏曲史研究和戏曲曲辞的考证评论 265

第三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题词——以《桧门观剧绝句》及诸家和诗和题词为例 274

一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 274

二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词 281

三 《桧门观剧绝句》及诸家和诗和题词——清代经学家参与戏曲题词现象之范例 291

第四节 清代经学家的观剧活动 301

第五节 清代经学家与曲家、文人的交游 312

一 扬州设局删改剧曲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312

二 扬州盐商的戏曲活动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314

三 清代学人幕府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317

第五章 清初经学家的戏曲思想 321

第一节 清初理学家戏曲思想综述 322

第二节 黄宗羲与戏曲——明清之际学术观与戏曲观之典型 327

第三节 毛奇龄与戏曲——清代戏曲研究考据方法之兴起 333

一 毛奇龄戏曲观:主情说与风化说 336

二 毛奇龄连厢词例及拟连厢词二种 338

三 《毛西河论定西厢记》 353

第六章 清中叶汉学家的戏曲思想 364

第一节 汉学家的经学本位主义立场和对戏曲的定位 364

第二节 清代经学家对戏曲的矛盾态度及原因 371

第三节 凌廷堪与戏曲——清代乐学、礼学与戏曲之互渗 376

一 《论曲绝句三十二首》 377

二 《燕乐考原》 383

三 《梅边吹笛谱》中的曲学理论 385

四 戏曲观、文学观与学术观之互渗 388

第四节 焦循与戏曲——乾嘉学派戏曲研究之典范 392

一 焦循的戏曲著作 392

二 焦循学术观与戏曲观 403

三 焦循文学观与戏曲观 414

四 焦循的戏曲研究方法 423

五 焦循对王国维戏曲研究之影响 426

第七章 清末经学家的戏曲思想 430

第一节 清末经学家戏曲思想综述 430

第二节 俞樾与戏曲——戏曲“有功经学” 435

一 戏曲剧作 436

二 戏曲理论批评 448

三 俞樾学术观与戏曲观 463

四 俞樾的文学观与戏曲观 466

第三节 刘师培与戏曲——清代汉学殿军之戏曲研究 470

一 戏曲的起源——戏曲与乐舞、祭祀 471

二 戏曲的形成——戏与曲剧 477

三 刘师培戏曲观受戏曲改良思潮的影响 485

四 刘师培戏曲观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488

第四节 王国维与戏曲——中学与西学交融的范例 491

一 王国维治学的三个阶段 493

二 王国维对清代戏曲尊体理论之推动 498

三 王国维的戏曲研究——“东海西海,此心此理” 504

结论 516

参考文献 519

后记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