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2
第一编 早年立志 救国救民 2
家族溯源 2
家分“两党” 7
读了“六年孔夫子” 13
“学不成名誓不还” 15
“我在这个学校很有进步” 20
投笔从戎 23
在省图自学 25
师范生“毛奇” 28
“浑身是胆” 31
一代师表启后昆 34
与老师黎锦熙 41
游学 45
组织新民学会 50
北京之行 59
“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 64
受陈独秀启迪最深 68
第二编 携手建党 唤起工农 74
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74
湖南自修大学 78
清水塘畔 81
安源行 85
智斗赵恒惕 92
出席中共三大 95
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100
“部长”与“秘书” 109
分析社会各阶级 116
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119
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32
与杨开慧 136
第三编 雄才大略 扭转危局 146
“枪杆子里出政权” 146
首举红旗起义 149
死里逃生 152
“山大王” 155
三湾改编 158
结交绿林 160
井冈山会师 164
给毛泽东当秘书 172
在闽西的日子 184
竹寮隐居度“蜜月” 189
古田会议 200
提审张辉瓒 207
“横扫千军如卷席” 211
第三次反“围剿” 219
指导“宁都兵暴” 223
伟大的壮举 230
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 234
“得意之笔” 239
巧渡金沙江 244
夺取泸定桥 247
过草地 249
截“密电”速脱险 253
胜利到陕北 258
奠基礼 262
“刀下留人” 266
瓦窑堡沸腾了 268
第四编 发动群众 全民抗战 276
发动全民抗战 276
潜心写作《论持久战》 280
向萧劲光“借宝” 284
山地游击战 290
“六中全会决定中国之命运” 297
带头开荒生产 305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10
在陈嘉庚眼中 312
针锋相对,刚柔并举 316
一条闻名于世的建议 322
抗大是一块磨刀石 329
“这是一个巨人” 335
整风运动 339
延安文艺座谈会 351
在七大会议上 357
用民主打破人亡政息周期律 365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69
第五编 运筹帷幄 决战决胜 374
赴重庆谈判 374
在谈判的日子里 380
神交已久 386
上党战役 392
毛岸英在延安 395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399
“他要最后离开延安” 403
在山沟里和敌人周旋 408
拉开战略进攻序幕 411
千里跃进大别山 414
不打败敌人,决不过黄河 430
告别陕北,东渡黄河 437
城南庄遇险 441
初到西柏坡 443
伟大的战略决战 448
三个“至要至盼” 455
一纸退敌十万兵 459
文韬武略,相得益彰 461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465
七届二中全会 471
进京赶考 476
人间正道是沧桑 482
既是坐轿者,又是抬轿者 488
邀请宋庆龄 494
第六编(上) 协商建国 富国强民 500
协商建国 500
新中国诞生 516
开国大典这一天 520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蓝图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