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与选择:变动中的刑法学说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玲玲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870957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经济领域的技术、信息等变化所产生的复杂的犯罪形式,会使传统刑法的边界与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出现使犯罪构成、刑法解释方法与具体罪名的法律适用都出现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书稿对经济犯罪所带来刑法变革进行分析研究,如与传统罪名相关的概念既遂的标准、因果关系的认定等问题结合实践进行全面的理论剖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一章 犯罪构成理论的演变与比较 1

第一节 犯罪构成理论的比较 1

一、各种犯罪构成理论 1

二、考察各种犯罪构成理论的启示 3

第二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情况 6

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状况 6

二、犯罪构成理论讨论的意义或犯罪阶层理论的方法论效用 14

三、理论争论中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缺陷的归纳 19

第三节 中国背景下犯罪构成理论问题的相关检讨 30

一、犯罪构成理论之争:百家争鸣的学术繁盛背景下对负面影响的认识 30

第四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演变趋势 32

一、大陆法系犯罪阶层理论的图示 32

第二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价值与边界 38

第一节 犯罪化趋势中刑法的价值 39

一、刑事责任的独特价值 39

二、刑事指控的特殊功能 42

第二节 犯罪化趋势的表现 44

一、刑事法网加密 44

二、刑事法网趋严 46

第三节 犯罪化趋势的模式选择 47

一、犯罪化的入罪与设刑 47

二、犯罪化的定性与定量 48

三、犯罪化的合情与合理 49

第四节 非犯罪化学说的基础 49

一、犯罪化的有形成本 49

二、犯罪化的无形成本 50

第五节 非犯罪化的路径 51

一、去刑罚化理论 51

二、去犯罪人化理论 52

三、刑法“轻轻重重” 53

第六节 犯罪构成理论与司法能动性 54

第三章 刑法因果关系判断路径之探索 5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56

第二节 各种因果关系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58

一、“条件说”、“原因说”及“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借鉴及限制 58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59

三、英美“双层次原因理论”的借鉴与限制 61

第三节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 62

一、限定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明确判断范围 63

二、区分刑法因果关系承载的功能,简化判断过程 65

三、承认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律属性,赋予法官个案自由裁量权 66

第四章 刑法解释的争议与解决 69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69

第二节 刑法解释迷局的展现 71

一、“以毒易毒”案例中刑法解释的适用困难 71

二、刑法解释分歧的原因 73

第三节 刑法解释迷局的诸多解决方案 77

一、刑法解释的立场之争 77

二、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理论 78

三、新的解释方法——合类型解释方法的提出 79

第四节 刑法解释在司法思维层面的重构 81

一、区分案件正确性与刑法解释的正确性,理性看待刑法解释的方法论定位 81

二、找寻吻合法律精神的法律“明文”,不受限于经验思维的固化约束 82

三、重视司法人员的规训与交流,促成较一致的司法“前见” 84

四、立法与司法解释的技术 87

第五章 刑法概念式思维路径的困境 8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9

第二节 概念式思维路径下“明文”边界探寻的困难 90

一、思维主体的刑法观念以概念的方式存在,决定了“可能的文义”内容模糊 91

二、刑事司法活动中思维主体的“理解性”需求,使得“可能的文义”具有变动性 92

三、犯罪论体系理论的争论解构了原本稳定的概念内容,增加了概念式思维路径的困难 94

第三节 概念式思维路径的困境在刑事司法中的展现 96

一、“概念式解读”的思维惯性限制对司法中新情况的探索式解决 97

二、“折中调和”的思维导致概念之间差异不清晰,个案的司法判断失去可操作性标准 98

三、概念建构的规范性欠缺,使得刑法解释技术无法合乎逻辑地建立 99

第四节 概念式思维路径的修复与完善 101

一、确立刑法解释结论“正确性”判断标准与刑法解释技术(方法)正确性判断标准的“二元论” 101

二、追求刑法概念建构与应用的准确性、规范性 103

三、禁止适用类推,但充分运用类型思维方式中的比较方法 107

第六章 故意与过失的司法困境与解决方案 110

第一节 故意与过失的区分 110

一、故意与过失区分困难引发的争议 111

二、刑事政策的态度与故意的范围 115

三、故意与过失的区分标准是否存在:对意志因素的讨论 117

四、故意与过失的区分是否转为认识因素的差别 118

第二节 间接故意与过于轻信的过失之间的界限可否取消 123

第三节 方案探寻一:故意的类型化列举 125

第四节 方案探寻二:转换司法推断逻辑,模糊情形以过失犯罪认定 127

第七章 不作为犯实质化界定的限定 13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30

第二节 明晰不作为犯义务来源的意义 132

一、缓和不作为犯的刑责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 132

二、为实务中不作为犯的归责提供指引 133

第三节 不作为犯义务来源“形式论”的检讨 136

第四节 对不作为犯义务来源“实质论”的思考 139

一、作为与不作为无法绝对准确地区分 139

二、不作为犯义务来源实质化的目标是对法益侵害结果的补充评价 142

三、不作为犯义务来源的实质化受到一定限制 143

第五节 修正或受限制的不作为犯义务来源“实质论” 144

一、法益受实际侵害是检验不作为犯义务是否存在的前提 145

二、不作为犯的义务不满足不作为犯归责的充分条件 146

三、不作为犯义务来源限制实质论的内容 147

第八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150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51

一、理论的起源 151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 152

三、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154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57

一、期待可能性判断标准的各种学说 157

二、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59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犯罪论 163

一、期待可能性在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163

二、期待可能性在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165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 166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误区 166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范围 167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价值检讨 169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价值 169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适用路径 171

第九章 共同犯罪理论在经济社会的适用困境与借鉴 17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74

一、共同犯罪判断标准的各种学说 174

二、经济犯罪的新形态对共同犯罪的冲击 176

第二节 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法律适用的困难 177

一、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法律适用困难的表现 177

二、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对传统共同犯罪理论的挑战 178

第三节 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的认定与处罚的分歧与借鉴 179

一、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认定与处罚的分歧意见 179

二、大陆法系共犯界定对我国经济犯罪中内外勾结型犯罪定罪的借鉴意义 180

第四节 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司法状态的扭曲特征与动因 183

第五节 内外勾结型经济犯罪以共同犯罪论处的借鉴与思考 185

一、英美法的“共谋”罪规则提供的借鉴之处 185

二、大陆法系的片面共犯理论提供的借鉴与思考 187

第十章 经济社会中刑法观念的变革 19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经济社会中的犯罪态势 190

一、经济犯罪的态势与影响 190

二、经济犯罪案件与传统犯罪案件比较的特点 192

第二节 经济犯罪风险的增加与刑法谦抑理念的坚守 194

第三节 经济社会中犯罪性质的认定困难与刑事司法能动的发挥 198

第四节 经济社会中犯罪控制与刑事一体化理念的确立 200

第十一章 现代社会刑事责任的轻缓化思考——以税收犯罪的变化为例 203

第一节 税制理念的转换使逃避税收义务的刑事责任趋于轻缓 205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认使逃避税收义务的刑事责任趋于轻缓 207

第三节 构成行为的立法变化使逃避税收义务的刑事责任趋于轻缓 210

第四节 入罪量刑基准的立法变化使逃避税收义务的刑事责任趋于轻缓 213

第十二章 经济犯罪刑事司法的精致化课题 21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15

第二节 经济犯罪区别传统的证据与程序要求 216

一、改革传统的司法制度中的取证、举证、质证等司法过程 216

二、规范行政调查材料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衔接与转化 217

三、经济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降低各种不利影响,提高司法效率的考虑 218

第三节 涉案财产与赃物处置问题 219

第四节 行为人的限制出境与犯罪嫌疑人的境外缉捕举措 224

第五节 受害人损害救济途径的建立与完善 225

第十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思考 23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刑事和解的实务困境 234

一、刑事和解的适用比例偏低 235

二、刑事和解的适用方式不均衡 236

三、刑事和解的适用监督机制不完善 237

第二节 刑事和解在本土环境中的价值目标 238

一、不以恢复社区作为刑事和解的单一目标 238

二、不限于“和合”文化作为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239

三、承认司法效率作为刑事和解的目标内容 241

第三节 刑事和解适用案件范围的检讨 242

一、不以罪行的轻重作为刑事和解适用的唯一依据 242

二、考虑罪行的性质作为刑事和解适用的重要依据 245

第四节 刑事和解各方主体的权力配置程序要求 246

一、规范刑事和解中检察官的权力 246

二、完善刑事和解中当事人的权责 247

三、刑事和解中第三方的作用 247

第十四章 案例指导制度的经验与困境 249

第一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 252

一、案例指导制度呼应司法实践的需求,弥补成文法的缺陷 252

二、案例指导制度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加强司法管理 255

三、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积累司法经验,提炼生成规则 257

第二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争议与困难 258

一、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存有争议 258

二、指导性案例的选送机制与实际困难 260

三、指导性案例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落差 263

四、案例指导制度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基层配套的体系性不足 264

五、指导性案例内容的趋同性削弱了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效用 268

第三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设想 268

一、推进指导性案例的选送数量,扩大指导性案例的规模 268

二、强化指导性案例的内容审查,加强裁判要点指导性的要求 272

三、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实现机制,保障案例指导作用的功能 275

第四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经验——以检察机关的案例指导为视角 277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层面的案例指导工作经验 277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业务条线层面的案例指导工作经验 277

三、各省市检察院的案例指导工作经验 278

四、上海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工作的主要形式与效果 279

第五节 多层次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方案——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实践经验为例 285

一、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285

二、指导性案例的选送机制 291

三、指导性案例的审定与发布 296

四、指导性案例的修缮机制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