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张英聘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4414349
  • 页数:1146 页
图书介绍: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地方志编修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海内外有关史志编修方面的宝贵经验,加强与海内外有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史志编修机构、图书馆等藏书机构和专门学术机构的沟通联系,分享海内外方志文献收藏、研究利用和史志编纂的丰硕成果,共同促进中国地方志事业的持续发展,自2011年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发起了并主办了“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会议期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后将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辑结成册,形成了《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稿是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与会人员的论文集,重点邀请了中国海峡两岸四地的方志与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方志界的各个方面,包括方志资料、方志编纂、方志收藏、方志研究、方志考证、方志整理出版、方志利用、方志推广与传播、方志人物等问题展开讨论,全书共计收录论文 篇。书稿以论文为单位,配以专家点评,使论文具有了延伸性和拓展性,作为第一读者的责任编辑,认为点评的方式不失为本书的一大亮点,在审读论文后再读点评,感觉倏然加深了对论文了理解与认识,拓宽了读者的思考空间。

做好地方志工作必须重视开展地方志的学术研究——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朱佳木 1

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的致辞&林少春 4

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田嘉 6

方志:传统与现实之间&毛佩琦 10

点评&王熹 15

历史主义与方志编纂&潘捷军 17

点评&谭烈飞 27

澳门地方志工作的筹备及其进展&李向玉 29

点评&谭烈飞 32

以口述历史连接社区营造实践 再现地方志的台湾经验&蔡笃坚 34

点评&王熹 83

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纲&韩锴 86

点评&蔡笃坚 97

略论方志编纂规则&欧阳发 100

点评&黄振良 113

横排竖写析论&陈泽泓 114

点评&王熹 124

试论明清方志“按语”的学术价值——兼论新修志书的学术性体现&彭勇 126

点评&张琏 139

当代中国地方志编修传承体系&周慧 141

点评&朱敏彦 166

论中国修志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周建国 168

点评&欧阳发 177

摒除修志发展的思想障碍与制度瓶颈&沈迪云 莫艳梅 178

点评&陈泽泓 183

如何提高地方志的质量——以1992年版《金门县志》为例&陈炳容 黄振良 184

点评&王志邦 195

浅析旧志编纂中的用图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赵俊丽 197

点评&李诚 206

质于图志——明清图志中北岳的历史想象&张琏 208

点评&王熹 228

广州地区旧志地图编制初探&曾新 231

点评&王静仪 239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周华 241

点评&徐鹏 248

浅议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以第二轮《广东省志》的编修为参照&刘珂 250

点评&柳成栋 258

地方文献考录与地方志书编纂——以《绍兴地方文献考录》为例&颜越虎 260

点评&谭烈飞 267

清末藏东南方志类著作《门空图说》《杂瑜地理》考论&赵心愚 268

点评&王志邦 271

一幅浓缩的川西社会民俗画卷——《迪山日记》简介及评价&马小彬 272

点评&欧阳发 276

“倡自清初”的澳门柿山哪咤古庙——兼谈澳门方志编纂的重要史料来源&江淳 278

点评&谭烈飞 293

浅议续志篇目标题的制作&任根珠 294

点评&沈永清 299

再论志书“目”&王卫明 301

点评&李跃龙 305

期盼更多富有个性和灵气的新方志&缪小咏 307

点评&韩锴 312

从奥运会志看如何把握重大事件志的编修&谭烈飞 314

点评&郑政诚 325

论台湾方志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之贡献——以当代《新修嘉义县志》《新修桃园县志》为例&陈德昭 徐惠玲 327

点评&董郁奎 340

近五十年桃园地方志书中的殖民地初等教育书写&郑政诚 342

点评&缪小咏 355

在台湾以团队整合模式纂修地方志——以屏东为例&陈顺胜 陆铭泽 周佩毅 357

点评&谭烈飞 389

在村民、学者与地方志机构之间的地方志书写——对村志编研现状的不完全考察&张勤 390

点评&谭烈飞 413

读7部村志引起的几点思考&任丽英 414

点评&徐惠玲 420

村志编修的意义与初步体会——莲麻坑个案&刘蜀永 422

点评&黄玲 426

台湾乡镇志的发展、运作及其实务问题&尤淑君 428

点评&胡巧利 438

台湾彰化县《北斗镇志》的编撰与出版&张哲郎 440

点评&王熹 444

论台湾乡镇志的纂修——以《梧栖镇志》为例&王静仪 447

点评&董郁奎 451

《富里乡志》及其客家书写&陈进金 沈玉君 453

点评&周慧 466

宋《江阴志》的修纂、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杨印民 467

点评&王志邦 473

潮州元明清三代方志史辙考&马楚坚 475

点评&王熹 523

《江浙须知》考及“须知体”方志&陈志坚 525

点评&彭勇 531

文渊阁《四库全书·吴兴备志》讹佚管窥&沈慧 532

点评&王熹 544

戴璟及《广东通志初稿》新评&田亮 546

点评&陈志坚 558

金门方志的滥觞:洪受《沧海纪遗》的述作与黄锵“科甲、人物的补录”&郭哲铭 560

点评&王志邦 572

略论万历《铅书》所记宋代矿冶生产史料&唐立宗 573

点评&周慧 581

关于尊经阁藏崇祯《梧州府志》&邓红 秦邕江 583

点评&刘正刚 589

康熙《畿辅通志》研究&吕志毅 591

点评&马楚坚 618

黑龙江方志文献考略&柳成栋 620

点评&吕志毅 640

体大思精 要而不烦——光绪《淮安府志》述评&荀德麟 641

点评&尤淑君 648

民国初年续修《浙江通志》述评&董郁奎 650

点评&孙铁刚 662

民国时期旧志整理出版探讨——以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为例&朱敏彦 胡训珉 663

点评&吕志毅 671

传统的新变与当代的启示——论民国《北碚志》的创修与价值&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673

点评&范洪涛 682

地方志艺文志编纂的继承与发扬&林子雄 684

点评&胡训珉 694

方志金石志探析——以山东方志为例&孟凡港 696

点评&林子雄 705

明代广东方志书写烈女抗暴“言论”模式探析&刘正刚 706

点评&唐立宗 719

《两广盐利疏》考校——以两广地方志为中心&刘利平 720

点评&彭勇 746

清代采选秀女的讹言与社会恐慌——以地方志记载为中心的探讨&邱仲麟 748

点评&王熹 766

从金门志书探寻金门的海防地位和居民的海洋性格&李仕德 768

点评&王熹 780

略论方志与档案在学术研究中的互益——以方志所载部分香山县清代职官为例&胡孝忠 782

点评&周祝伟 791

《水经注》是一本方志书——兼论方志之起源&孙铁刚 792

点评&荀德麟 796

明清山西方志的水利记载——以河津县“清浊分用”为中心&张继莹 798

点评&王英华 810

道光《洞庭湖志》:18世纪政界知识界对自然湖泊的探索和思考&李跃龙 812

点评&王英华 819

水利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轨迹——基于1980—2012年水利志的分析&张伟兵 吕娟 王英华 820

点评&荀德麟 829

略论地方志对《台湾通史》编纂的影响及其现实启示&贾大清 831

点评&巴兆祥 842

继承创新是海峡两岸方志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兼对两岸六部志书的篇目结构作纵横对比&范洪涛 843

点评&陈炳容 858

继承创新:海峡两岸同修精品良志——以《上海县志》《台北县志》为例&沈永清 859

点评&王卫明 872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广播电视修志之比较&刘书峰 874

点评&王志邦 881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方志事业&巴兆祥 883

点评&谭烈飞 889

影印方志丛书整理概述&张毅 890

点评&王志邦 897

关于编写方志舆图目录的建议&李诚 899

点评&曾新 913

浅谈扫描缩印是地方整理翻印旧志的实效类式&黄继澍 黄楚芬 914

点评&彭慰 924

关于地方志文献工作的初步探索与思考——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为例&陈强 926

点评&谭烈飞 931

唤醒沉睡的文化宝藏——以江苏省旧志整理开发利用为例&方未艾 张乃格 932

点评&巴兆祥 939

丹洲古城研究的旧志利用与实地踏勘&刘汉忠 941

点评&周祝伟 950

方志文献对现实社会的贡献——以河北省方志文献整理利用工作为例&王蕾 952

点评&杨明祥 959

地情馆开发利用方志文献的途径与效果&黄玲 960

点评&刘蜀永 964

建设香港方志馆的构想&刘智鹏 965

点评&谭烈飞 967

构建信息时代修志模式初探——从维基百科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得到的启示&钱丹丹 969

点评&周建国 977

论地方志数字基础平台的构建&肖禹 王昭 979

点评&房波 985

基于信息技术的地方志协同编纂模式的探索——以《浙江通志》编纂为例&汤敏华 方利宏 987

点评&谭烈飞 997

“在线修志”的实践与“智慧方志”建设研究探索&杨明祥 邵建鸣 高曙明 999

点评&钱丹丹 1009

陈元赟及其《长门国志》——兼论明末清初中国方志文化海外流播的另一种可能&徐鹏 1011

点评&孟凡港 1019

论梁廷枏《粤海关志》的编纂思想&胡巧利 1021

点评&唐立宗 1028

论陈训正的方志思想&沈松平 1030

点评&周华 1041

浅述民国时期东莞地方志的编纂思想——以陈伯陶所修《东莞县志》为例&王学林 1042

点评&王熹 1047

以历代《南海县志》等为例看社会身份观念的变迁&王晓亮 1050

点评&张继莹 1062

晚清民初台州方志家群体及其方志编纂实践特点——以民国《台州府志》编纂者为中心的考察&周祝伟 1063

点评&王晓亮 1071

浅议近代方志转型视域下的方志学——兼考梁启超佚文《固安文献志·序》&曾荣 1073

点评&胡巧利 1081

饶锷先生的潮州方志学初探&郑炜明 陈玉莹 1083

点评&王熹 1096

民国《广东年鉴》编纂述评&刘波 萧艳娥 许之标 1098

点评&沈松平 1104

两轮修志以来方志学研究成果综述——一项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成果的综合分析&中国(浙江)地方志学术研究中心 1106

点评&王熹 1115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周勇进 1117

会议日程 1133

后记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