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遍访名师名校,攀登中国心血管内科学的最高峰。 1
第1章 良乡的记忆 2
第1节 出生在文明古镇 2
第2节 家庭乃书香门第 3
第3节 在良乡的生活 9
第2章 走进科学的摇篮——北京崇德学校 12
第1节 被选拔到崇德 12
第2节 在崇德受教 14
第3节 申请转校 19
第3章 踏上求学之路 21
第1节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苦读 21
第2节 因政治运动提前结业 24
第4章 选择医学作为毕生的职业 27
第1节 走上医学道路 27
第2节 接受基督教洗礼 36
第3节 完成医学院课程 37
第4节 喜结连理 44
第5节 在上海同仁医院实习 53
第5章 进入政府医院主内科 59
第1节 “师从”内科主任戚寿南 59
第2节 回家探亲 64
第3节 远渡重洋求学 66
第6章 远赴重洋,遍访名师 69
第1节 辗转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 69
第2节 为达目的,立志转学 72
第3节 跟随怀特学习 76
第4节 经多方帮助,完成研修计划回国 82
中篇:洋为中用,攀登中国心血管内科的最高峰。 93
第7章 成为优秀的心内科医学家 94
第1节 在“中大”医学院教学、行医 94
第2节 因服务中央军校受难 110
第3节 顾大家,舍小家 113
第4节 桃李满天下 115
第5节 调回北平 119
第8章 在重重阻力下接收德国医院 124
第1节 初回北平 124
第2节 接收、接管医院 130
第3节 改革医院 142
第4节 与妻子北平团聚 159
第5节 因人事纠纷辞职 161
第9章 心灰意冷,开始自主择业 175
第1节 到天津中央医院任职 175
第2节 组建内科 178
第3节 奔波于天津与北平之间 181
第4节 辞去公职 183
第5节 开办私人诊所 184
下篇:造福病人,历史把父亲推向了为新中国领导人医疗的最高专家之位。 193
第10章 开国受命,诚邀返职北京医院 194
第1节 与许多开国元勋之间牵起了一条感情纽带 194
第2节 “吴洁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专家” 197
第3节 出任北平医院内科主任 202
第4节 被推举为北京医院第一届工会主席 207
第11章 投身新中国医疗建设事业 212
第1节 全面向苏联“老大哥”靠拢 212
第2节 开始担负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220
第3节 成为给中央领导进行内科治疗的最高级专家 226
第4节 与毛泽东的第一次接触 230
第12章 生活中的另一面 233
第1节 家中有个贤内助 233
第2节 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240
第3节 难得的北戴河休养 246
第13章 心内科领域的开拓进取 252
第1节 一专多能的心内科专家 252
第2节 在实践的基础上著书立说 256
第3节 对病人负责,亲自试药 261
第4节 医术医德超群,被评为“一级教授” 264
第5节 始终如一的维护医学科学的严谨性 269
第14章 临床老年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275
第1节 重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275
第2节 中西医可以互相借鉴 279
第3节 “终生”内科主任 284
第4节 确立以老年病为中心的研究工作 287
第15章 履行着高级医师的崇高使命 297
第1节 为了钟爱的医学,继续留在北京医院 297
第2节 为国内知名人士行医 302
第3节 为国外领导人行医 305
第4节 为中国军政领导人行医 308
第5节 承担重要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 314
第16章 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321
第1节 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 321
第2节 家庭出身和历史问题成为悬在头上的两把利剑 327
第3节 侥幸躲过了第一场灾难 330
第4节 江青送的一张照片救了全家 333
第5节 始终坚持“医者为人”的行医法则 335
第17章 面对着政治事件的无情冲击 339
第1节 谨慎对待文革中的“医疗”事件 339
第2节 杨成武事件受到牵连 341
第3节 苏枚事件 343
第4节 “医学外交” 356
第18章 成为毛泽东的首席内科医师 363
第1节 “在医疗保健工作方面应该排在首位” 363
第2节 成为毛泽东医疗小组成员 371
第3节 与毛主席相处二三事 375
第4节 挽救了毛泽东的生命 379
第5节 出任北京医院副院长 395
第19章 送走第一代主要领导人 400
第1节 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400
第2节 搬家到北京医院宿舍 406
第3节 父亲开始出现脑血管病症状 410
第4节 送别毛泽东主席 422
第5节 与江青的是是非非 430
第20章 告别漫漫行医、人生路 434
第1节 痛失生活伴侣 434
第2节 给医学事业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438
第3节 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程 442
吴洁人生轨迹图 447
主要参考资料 460
后记 467
医界人名索引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