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话剧史 1907-2007》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燕丽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06466
  • 页数:6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表层来看,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问题,从深层来看,却是本土化和主体建构的问题。综观香港话剧百年历史,最重要的有四个发展趋势:一是殖民地时期的中国化,二是殖民地时期的世界化,三是回归过渡期的本土化,四是回归前后去殖民的主体建构,其中作为西来艺术话剧本土化是核心环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化,二是本地化。百年香港话剧,是一个从世界化到本土化的过程,创造了华语话剧“全球本土化”的典型个案。

绪论 1

一、香港话剧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3

二、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话剧 6

三、香港话剧的本土化和主体建构 11

四、回归后香港话剧的人文回归 17

第一章 香港话剧的中国化 23

第一节 香港话剧的诞生 25

一、早期的西式演剧 26

二、早期的粤剧改良 28

三、早期的华语话剧 32

第二节 剧运影响下的香港话剧 44

一、华南地区话剧一体化 45

二、中华抗战话剧一体化 51

三、香港本地的剧运热潮 57

四、“艺联剧团”和“西南剧展” 75

第三节 现实主义和启蒙传统 80

一、主潮:现实主义传统 80

二、启蒙:剧运与国运结合 83

三、战后香港话剧的发展 85

第二章 香港话剧的世界化 91

第一节 香港翻译剧场概论 93

一、翻译剧的实践和理论 94

二、翻译剧与“本我”建构 98

第二节 西方戏剧的香港演绎 108

一、1960年之前的翻译剧 108

二、1960—1980年的翻译剧 110

三、1980年至回归前的翻译剧 123

第三章 香港话剧的本土化 141

第一节 粤语方言话剧 145

第二节 香港本地话剧的成长 153

一、“非政治化”和“非社会化” 153

二、“业余戏剧”和“校园戏剧” 161

三、香港本地创作剧的发展 188

第四章 香港话剧的主体建构 213

第一节 从本土化到主体建构 216

一、香港话剧主体性问题 216

二、话剧生态环境的改变 221

三、现代剧场美学的探索 226

第二节 “九七”剧和身份探索 232

一、本地历史的身份认同 237

二、传统中国的身份认同 240

三、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 250

四、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求索 258

第三节 本土创作剧与现实关怀 262

一、三十年选集的本土性 263

二、现实关怀代表作分析 267

第四节 本土剧作家的创造性 275

一、杜国威:港派风格的情感语言 277

二、陈敢权:梦幻与现实,情感与哲思 290

三、吴家禧:从“最佳编剧”到“赫垦导演” 296

四、张达明: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 298

五、潘惠森:“昆虫系列” 303

六、一休:“公路戏剧” 314

第五章 香港话剧的多元化 325

第一节 香港的主流剧场 327

一、香港话剧团 327

二、中英剧团 356

第二节 香港的实验剧场 363

一、香港实验剧场概述 363

二、荣念曾和“进念·二十面体” 378

三、林奕华和“非常林奕华” 392

四、何应丰和“疯祭舞台” 408

五、邓树荣和“合成美学” 421

第三节 香港的商业剧场 445

一、商业剧场和香港文化的特征 446

二、詹瑞文和“剧场组合” 463

第四节 社区剧场和教育剧场 495

一、蔡锡昌潘惠森和沙田话剧团新域剧团 496

二、变革性社区剧场:莫昭如和民众戏剧 506

三、教育剧场:康庄大道抑或崎岖小路 512

第六章 回归后香港话剧的声音 519

第一节 回归后的香港创作剧 521

一、从“大历史”回到“小人物” 522

二、国族寓言和辩证形象 534

三、回归传统和改编艺术 550

四、香港话剧的语言意识 558

五、新移民视角:外来与本地的交响曲 575

六、本地艺术家的多元化探索 583

第二节 回归后的香港翻译剧 591

一、翻译剧场概述 592

二、翻译剧代表作分析 596

三、香港的英语剧场 609

结语 611

参考文献 615

后记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