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什么是攻击与暴力? 1
第一节 攻击与暴力的定义 1
一、攻击与暴力 1
二、暴力犯罪 4
第二节 攻击与暴力的分类 5
一、攻击/暴力的两种亚型 6
二、暴力犯罪的分类 9
第三节 攻击与暴力行为的意义 11
第二章 攻击与暴力行为的高发人群 14
第一节 精神病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 14
一、精神病态 15
二、反社会人格障碍 27
三、精神病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差异 33
第二节 青少年的攻击与暴力行为 36
一、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概念 36
二、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路径 41
第三节 女性的攻击与暴力行为 47
第三章 犯罪生物学理论 50
第一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的起源 50
一、“悖德狂”的提出 50
二、颅相学 58
第二节 天生犯罪人理论 63
第三节 体型理论 70
第四章 早期的遗传学研究 76
第一节 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 76
一、双生子研究 76
二、寄养子研究 79
第二节 XYY染色体 82
一、XYY综合征 84
二、对XXY综合征的误读 85
第五章 攻击与暴力行为的神经基础 90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览 90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90
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96
第二节 攻击与暴力行为的神经解剖基础 99
一、前额叶皮层 100
二、边缘系统 103
三、攻击与暴力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模型 104
第三节 攻击与暴力相关的脑结构及功能异常 108
一、临床证据:个案与回溯性研究 108
二、神经生理学证据 113
三、脑成像证据 124
第六章 攻击与暴力行为的生物化学基础 142
第一节 激素 142
一、激素的基本概念 142
二、睾酮 143
三、其他激素 157
第二节 神经递质 159
一、5-羟色胺 160
二、多巴胺 173
三、5-羟色胺与多巴胺的相互作用 178
第七章 基因与暴力犯罪 182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基础 182
一、DNA与基因 183
二、基因多态性 186
第二节 与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的基因 189
一、与神经递质降解有关的基因 190
二、与5-羟色胺相关的基因 203
三、与多巴胺相关的基因 207
结语 214
参考文献 216
致谢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