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免疫学 1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学概念 1
一、免疫的概念 1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2
四、免疫的类型 2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3
第二章 免疫系统 5
第一节 免疫器官和组织 6
一、中枢免疫器官 6
二、外周免疫器官 8
第二节 免疫细胞 10
一、淋巴细胞 10
二、抗原提呈细胞 16
三、其他免疫细胞 18
第三节 免疫分子 18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18
二、补体系统 22
三、细胞因子 27
四、MHC分子 31
五、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 35
第三章 抗原 47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及性能 47
一、抗原的概念 47
二、抗原的特性 47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基础 48
一、异物性 48
二、理化特性 48
三、宿主的应答能力 49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 49
一、抗原的特异性 49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50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51
一、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51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依赖T细胞的辅助进行分类 51
三、抗原的其他分类方法 52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及意义 52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52
二、动物免疫血清 52
三、同种异型抗原 53
四、异嗜性抗原 53
五、自身抗原 54
六、肿瘤抗原 54
七、超抗原 54
第四章 免疫应答 56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56
一、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 57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与特点 59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59
一、概述 59
二、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63
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67
第三节 免疫耐受 70
一、免疫无应答和免疫耐受的概念 70
二、诱导产生免疫耐受的条件 71
三、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 72
四、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73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74
一、基因水平的调节 74
二、分子水平的调节 75
三、细胞水平的调节 76
四、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调节 77
第五章 超敏反应 79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79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79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80
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81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8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83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83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8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85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85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86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87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87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88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的比较与相互关系 88
一、各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比较 88
二、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89
第六章 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 91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 91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91
二、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91
三、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92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93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与特征 94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94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96
第七章 肿瘤免疫 99
第一节 肿瘤抗原的概念及分类 99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分类法 99
二、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100
第二节 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01
一、体液免疫的抗肿瘤机制 101
二、细胞免疫的抗肿瘤机制 101
三、固有免疫的抗肿瘤机制 101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02
一、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102
二、与机体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103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与防治原则 103
一、肿瘤的免疫学诊断 103
二、肿瘤的免疫学防治 103
第八章 移植免疫 105
第一节 移植与移植抗原的相关概念 105
第二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105
一、同种异型抗原的识别机制 106
二、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效应机制 106
第三节 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措施 107
一、选择组织型别相配的供者 108
二、免疫抑制疗法 108
三、诱导免疫耐受 109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110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110
一、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 110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114
第二节 免疫学预防 116
一、人工自动免疫 116
二、人工被动免疫 119
第三节 免疫学治疗 119
一、免疫调节 120
二、免疫重建 121
第二篇 微生物学 123
第十章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展望 123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23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123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24
三、微生物学 124
第二节 发展简史及展望 124
第十一章 细菌学概论 127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27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27
二、细菌的结构 128
三、细菌形态检查法 136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137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37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 138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40
第三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42
一、细菌的分布 142
二、细菌的消毒与灭菌 144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 148
一、细菌的变异现象 148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49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151
四、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154
第五节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155
一、细菌的致病性 155
二、机体的抗菌免疫 159
三、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161
第十二章 球菌 164
第一节 球菌的概念及种类 164
第二节 常见致病性球菌 164
一、葡萄球菌属 164
二、链球菌属 167
三、肺炎链球菌 170
四、奈瑟菌属 171
第十三章 肠杆菌科 175
第一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175
第二节 埃希菌属 176
一、生物学性状 176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77
三、实验室检测 178
四、防治原则 179
第三节 志贺菌属 179
一、生物学性状 179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80
三、实验室检测 180
四、防治原则 181
第四节 沙门菌属 181
一、生物学性状 181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82
三、实验室检测 182
四、防治原则 183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183
一、克雷伯菌属 183
二、变形杆菌属 184
第十四章 螺形菌 186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86
一、生物学性状 186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87
三、实验室检测 188
四、防治原则 188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88
一、生物学特性 188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89
三、实验室检测 189
四、防治原则 189
第十五章 厌氧性细菌 190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90
一、破伤风梭菌 190
二、产气荚膜梭菌 192
三、肉毒梭菌 193
四、艰难梭菌 195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95
一、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195
二、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195
三、厌氧性球菌 196
第十六章 棒状杆菌属 197
第一节 棒状杆菌的概念及种类 197
第二节 常见致病性棒状杆菌 197
一、白喉棒状杆菌 197
二、其他棒状杆菌 199
第十七章 分枝杆菌属 201
第一节 分枝杆菌的概念及种类 201
第二节 常见致病性分枝杆菌 201
一、结核分枝杆菌 201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 205
三、麻风分枝杆菌 206
第十八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209
第一节 放线菌属 209
一、生物学性状 21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11
四、防治原则 211
第二节 诺卡菌属 211
一、生物学性状 211
二、致病性 21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12
四、防治原则 212
第十九章 动物源性细菌 213
第一节 布鲁菌属 213
一、生物学性状 21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14
四、防治原则 215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215
一、鼠疫耶氏菌 215
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 217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217
一、炭疽芽胞杆菌 218
二、蜡样芽胞杆菌 219
第二十章 其他致病菌 221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 221
流感嗜血杆菌 221
第二节 鲍特菌属 223
百日咳鲍特菌 223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224
铜绿假单胞菌 224
第四节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226
一、幽门螺杆菌 226
二、空肠弯曲菌 227
第五节 军团菌属 228
嗜肺军团菌 228
第二十一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230
第一节 支原体 230
一、肺炎支原体 231
二、溶脲脲原体 233
第二节 立克次体 234
一、普氏立克次体 235
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236
三、恙虫病东方体 237
四、埃立克体 238
第三节 衣原体 239
一、沙眼衣原体 240
二、肺炎嗜衣原体 242
三、鹦鹉热嗜衣原体 243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245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245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248
一、梅毒螺旋体 248
二、品他密螺旋体 250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250
一、伯氏疏螺旋体 250
二、回归热疏螺旋体 252
第二十三章 病毒学概论 254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254
一、病毒形态学 254
二、病毒的增殖 256
三、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259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59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60
一、病毒的致病作用 260
二、抗病毒免疫 262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63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63
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65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265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268
第一节 正粘病毒 268
一、生物学性状 26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70
四、防治原则 271
第二节 副粘病毒 271
一、麻疹病毒 271
二、腮腺炎病毒 273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273
第三节 冠状病毒 273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74
一、风疹病毒 274
二、腺病毒 275
第二十五章 肠道感染病毒 27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277
一、生物学性状 27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79
四、防治原则 279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 280
一、柯萨奇病毒 280
二、埃可病毒 280
三、新肠道病毒 281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81
一、轮状病毒 282
二、肠道腺病毒 283
三、杯状病毒 283
四、星状病毒 284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 286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86
一、生物学性状 28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8
四、防治原则 28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88
一、生物学性状 28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92
四、防治原则 293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94
一、生物学特性 29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95
四、防治原则 296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296
一、生物学性状 29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97
四、防治原则 298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98
一、生物学性状 29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9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99
四、防治原则 300
第六节 其他肝炎病毒 300
一、庚型肝炎病毒 300
二、TTV病毒 300
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 302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02
一、生物学性状 30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4
四、防治原则 304
第二节 登革病毒 304
一、生物学性状 30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5
四、防治原则 305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 307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307
一、生物学性状 30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8
四、防治原则 309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09
一、生物学性状 30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0
三、微生物学检查 310
四、防治原则 310
第三节 Epstein-Barr病毒 310
一、生物学性状 31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11
四、防治原则 312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312
一、生物学性状 31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2
三、微生物学检查 313
四、防治原则 313
第五节 其他疱疹病毒 313
一、人疱疹病毒6型 313
二、人疱疹病毒7型 314
三、人疱疹病毒8型 314
第二十九章 出血热病毒 316
第一节 汉坦病毒 316
一、生物学特性 3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18
四、防治原则 319
第二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319
第三十章 反转录病毒 321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21
一、生物学性状 32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3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5
四、防治原则 326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326
一、生物学性状 32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7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8
四、防治原则 328
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330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330
一、生物学性状 33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2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3
四、防治原则 333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333
一、生物学性状 3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4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5
四、防治原则 335
第三节 朊粒 335
一、生物学性状 33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7
四、防治原则 338
第三十二章 真菌学概述 340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40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340
二、真菌的培养特性 343
三、真菌的抵抗力与变异性 344
第二节 几类常见的真菌 344
一、酵母菌 344
二、毛霉属 345
三、根霉属 346
四、曲霉属 347
五、青霉属 347
六、头孢霉属 348
第三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348
一、真菌的致病性 349
二、抗真菌免疫 349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350
第五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351
第三十三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352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352
一、表面感染真菌 352
二、皮肤癣真菌 352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355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358
一、新生隐球菌 358
二、条件致病性真菌 359
第三篇 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365
第三十四章 微生物制药 365
第一节 微生物制药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365
一、微生物制药的含义 365
二、微生物发酵制药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366
第二节 微生物药物概述 367
一、微生物药物 367
二、微生物药物资源的特点 367
三、微生物药物的几个基本概念 368
四、微生物药物的命名 369
第三节 微生物药物研究 369
一、微生物药物研究的方法与一般流程 369
二、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现状 371
三、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选育过程 372
第三十五章 抗生素 377
第一节 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377
一、抗生素的概念 378
二、抗生素的分类 378
第二节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380
一、新抗生素的获得途径 380
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381
三、筛选 381
四、早期鉴别 382
五、分离精制 382
六、临床前试验研究 382
七、临床试验 383
第三节 抗生素的制备 383
一、发酵阶段 383
二、发酵液预处理及产物提取阶段 385
第四节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387
一、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387
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388
三、造成菌体细胞膜的功能损伤 388
四、抑制核酸的合成 389
五、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体系 389
第五节 临床上常见抗生素 389
一、抗细菌感染抗生素 389
二、其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素 390
第六节 抗药性 391
一、抗药性的基本概念 391
二、抗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392
三、抗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393
四、抗药性的控制策略 395
第七节 抗生素的效价、单位及效价测定法 395
一、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 395
二、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法 396
第三十六章 其他微生物药物 401
第一节 微生物其他非抗菌类的生理活性物质 401
一、酶及酶抑制剂 401
二、微生物来源的免疫调节剂 403
三、微生物来源的受体拮抗剂 404
第二节 主要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药物 404
一、维生素 404
二、氨基酸 407
第三节 微生态调节剂 411
一、微生态制剂 411
二、微生态调节剂种类 411
三、可用于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种类 412
四、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 412
第四节 其他微生物制剂 412
一、核酸类物质 413
二、生物碱 413
三、微生物多糖 413
四、螺旋藻 414
五、菌体制剂 415
第三十七章 药物的抗菌试验 417
第一节 常用的药物体外抑菌试验 417
一、连续稀释法 417
二、琼脂扩散法 418
第二节 常用的药物体外杀菌试验 420
一、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420
二、活菌计数法 421
三、苯酚系数测定法 421
第三节 联合抗菌试验 422
一、纸条试验 422
二、梯度平板纸条试验 422
三、棋盘格法 423
第四节 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424
第五节 药物体内抗菌试验 425
第三十八章 药物变质与微生物 428
第一节 药物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428
一、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428
二、来自水中的微生物 429
三、其他来源的微生物 429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430
一、药物变质的判断 430
二、药物变质后的理化性质改变 431
三、变质药物的危害 431
四、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 431
第三节 加强药物生产的技术管理,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 432
第三十九章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435
第一节 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435
第二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438
参考文献 447
索引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