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禅林僧宝传》的文本形成 15
第一节 怀古的史学:惠洪的历史意识与禅史编撰 15
第二节 补充的逻辑:论《禅林僧宝传》撰述体例与判断禅师道行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27
第三节 惠洪禅史编撰的基础结构与上层结构 39
第二章 《禅林僧宝传》的书写史 60
第一节 《宋高僧传》、《禅林僧宝传》禅师传记的互文叙事 60
第二节 《景德传灯录》与《禅林僧宝传》:禅史文本互文性的产生 85
第三节 追忆过去:《禅林僧宝传》对丛林集体记忆的传承与建构 116
第四节 文体风格的互文:《禅林僧宝传》与碑志、塔铭等史传材料之关系 138
第三章 历史叙事学视野下的《禅林僧宝传》 159
第一节 史传的仿制品:禅史叙述者对叙事的控制权力 159
第二节 影由形生,响逐声起:故事情节的编排方式 178
第三节 一幅连贯的图画:诗性想像在禅史叙事中的构成功能 189
第四节 《禅林僧宝传》的空间书写 198
第五节 从历史时间到叙事时间:《禅林僧宝传》的时间变形 211
第四章 禅师圣徒性的制造 228
第一节 出生的转义:从世俗事件到宗教事件 229
第二节 阐释禅师的肖像:想像、视角与指涉物 236
第三节 前辈为道之精:禅师入道的时节因缘 247
第四节 神通、狂逸与晦迹:禅师行事中道行的表征 263
第五节 死亡的典刑 273
结论 286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