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前人研究回顾 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步骤 11
第二章 清初词人焦袁熹之生平与时代背景 15
第一节 清初之环境背景 16
一、政治局势 16
(一)屡兴大狱 箝制思想 17
(二)怀柔右文 笼络士子 19
二、社会风气 20
(一)清代词学盛兴 20
(二)地域观念浓厚 21
(三)江南传刻发达 23
三、文学背景 25
(一)清初流派纷呈 25
(二)凭藉诗词论说 33
第二节 焦袁熹生平及其交游、著述 39
一、生平概述 39
(一)立志读书 声称南北 39
(二)会试落第 隐居南浦 46
二、交游 51
(一)焦村三凤:缪谟、张梁、张照 52
(二)云间诸子:吴骐、王沄 55
(三)故里友人:林令旭、张维煦 57
(四)慕谒之师:陆陇其 60
(五)苦节志士:赵和、潘牧、钱起盛 62
三、著述 64
(一)经学著作 65
(二)文学编著 70
(三)其他著述 72
第三节 焦袁熹思想概说 75
一、一脱依傍 绝少橅摹 75
二、读诗衡文 得其本指 79
三、文体本色 各擅其绝 83
第三章 焦袁熹之词学观 91
第一节 词学宗尚:推崇南唐北宋为词学高峰 91
一、南唐北宋 婉约正宗 91
二、推尊柳永 词家三昧 98
第二节 词体功能:用「空中语」以「寄情」 108
一、瓣香竹垞 寄情托志 108
(一)《江湖载酒集》上接《离骚》,别有寄托之意 109
(二)论朱彞尊作词师承,为欧阳修后身,师法柳永 112
二、嘲弄风月 空中传恨 115
第三节 审美追求:「清」为「研炼之极」的表现 123
一、论词标准 以清为主 123
二、指谪浙派 悖离清空 136
第四章 焦袁熹「论词长短句」论唐五代词人 143
第一节 论唐代词人 144
第二节 论五代词人 149
一、花间词人 150
(一)和凝 150
(二)韦庄 155
二、南唐词人 160
(一)李煜 160
(二)冯延巳 166
三、后周词人 173
(一)陶谷 173
第三节 小结 176
中册 181
第五章 焦袁熹「论词长短句」论北宋词人 181
第一节 论北宋前期词人 182
一、范仲淹 182
二、晏殊 187
三、晏几道 192
四、宋祁 198
五、欧阳修 202
(一)宏观欧公之功绩 202
(二)肯定欧词之寄托 205
六、张先 211
第二节 论北宋中、后期词人 219
一、苏轼、柳永 219
(一)论柳永 219
(二)论苏轼 224
(三)苏、柳合论 231
二、萧观音 238
三、黄庭坚 243
四、秦观 247
五、贺铸 253
六、周邦彦 259
七、万俟咏 263
八、赵佶 267
第三节 小结 272
第六章 焦袁熹「论词长短句」论南宋词人 275
第一节 论南宋前期词人 275
一、朱敦儒、朱希真、朱淑真 276
二、李清照、朱淑真 284
三、向子諲 288
四、张元干 293
五、岳飞 297
六、康与之 302
七、陆游 306
(一)宏观放翁之爱国心 307
(二)微观放翁之儿女情 310
八、辛弃疾 313
(一)宏观稼轩之生平 314
(二)微观稼轩之词章 318
九、刘克庄、刘过、陈亮 322
(一)论辛派词家:刘克庄 322
(二)论辛派词家:刘克庄、刘过、陈亮 329
第二节 论南宋中期词人 333
一、姜夔 333
二、史达祖 339
三、戴复古 345
四、张榘 349
五、吴文英 353
第三节 论南宋后期词人 358
一、蒋捷 359
二、周密 363
三、王沂孙 373
四、张炎 379
五、卢祖皋、高观国 384
六、张辑 389
第四节 小结 394
下册 397
第七章焦袁熹《此木轩直寄词》析论 397
第一节 特殊体制 397
一、和韵 398
(一)〈梧桐影·用唐人韵〉 403
(二)〈玉堂春·用珠玉词韵〉 404
(三)〈握金钗·用圣求韵〉 405
(四)〈梅子黄时雨·本意,和山中白云词〉 406
(五)〈兰陵王·春雨,用高宾王韵〉 407
(六)〈一枝春·用草窗词韵忆咸京在维扬〉 408
(七)〈壶中天·和奕山迁居朱家角之作〉 411
二、仿拟 413
(一)〈诉衷情·温庭筠体〉 416
(二)〈长相思·效小山体〉 417
(三)〈少年游·晁无咎体〉 418
(四)〈浪淘沙·宋子京体〉 419
(五)〈卜算子慢·效乐章体〉 420
(六)〈少年心·山谷体〉 421
(七)〈声声慢·咏归人声用蒋胜欲体〉 422
(八)〈永遇乐·用陈君衡体〉 424
三、集句(字)词 426
(一)〈渔歌子·集字〉 427
(二)〈如梦令·集字〉二首 428
(三)〈浣溪沙·集字〉三首 429
四、回文 430
小结 431
第二节 赋情伤逝 431
一、闺阁绮怨 432
二、送别忆友 439
三、悼亡哀思 448
小结 452
第三节 寄赠酬唱 453
一、题赠酬答 454
二、寄呈唱和 462
三、戏作自遣 471
小结 478
第四节 咏物托意 479
一、题花咏梅 481
(一)梅 482
(二)桃、柳 485
(三)荷 490
二、描禽写虫 492
(一)燕、鸿雁 493
(二)蝶、蜂 494
三、摹雪状云 496
(一)雪 496
(二)云 499
四、特殊题材 501
小结 505
第八章 结论 507
参考书目 513
附录一:焦袁熹先生小像 537
附录二:焦袁熹「论词长短句」笺注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