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产品与产品质量事故 1
(一)产品 1
1.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劳动成果 2
2.建设工程不是《产品质量法》中所规定的产品 4
3.初级农产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 5
4.军工产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 5
(二)产品质量 5
1.产品质量的概念 5
2.产品质量标准 7
(三)产品质量事故 10
1.事故的含义 10
2.产品质量事故及其认定 11
(四)产品质量事故法律体系 17
1.《产品质量法》 19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4
3.《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的有关规定 24
4.《计量法》中的有关规定 26
5.《企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27
6.《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 28
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9
8.《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30
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31
10.《盐业管理条例》 3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3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3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35
18.《反不正当竞争法》 36
二 产品质量义务与产品质量法律责任 37
(一)产品质量义务 37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37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41
(二)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特点 46
(三)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48
1.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48
2.民事责任的形式 49
3.违反产品质量义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50
(四)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60
1.行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60
2.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 61
3.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义务而引起的行政处罚 61
4.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产品质量法》承担的行政责任 70
5.行政处罚的程序 71
6.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 72
(五)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73
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73
2.刑事责任与刑罚 73
3.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76
4.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产品质量法》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82
三 产品质量事故的损害赔偿 85
(一)产品质量事故赔偿责任 85
1.产品质量事故赔偿责任的含义 85
2.产品责任的法律特征 91
3.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93
4.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95
(二)产品质量事故损害赔偿的主体 107
1.生产者 108
2.销售者 108
3.服务者 109
4.营业执照出租、出借者 109
5.展销会举办者 109
6.柜台出租者 111
7.广告经营者 112
(三)产品质量事故的损害后果 112
1.概述 112
2.人身伤害 113
3.财产损失 120
(四)产品质量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 121
1.概述 121
2.产品质量事故人身伤害的赔偿 122
3.产品质量事故财产损失的赔偿 136
四 产品质量事故与保险 147
(一)保险概说 147
1.危险及危险管理 147
2.保险的概念及种类 148
3.保险合同及合同基本术语的涵义 151
4.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 153
5.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155
6.保险的索赔和理赔 156
(二)产品质量事故与保险 158
(三)产品责任保险 160
1.产品责任保险的概念、特征 160
2.生产者、销售者与产品责任保险 162
3、消费者与产品责任保险 166
4.产品责任保险的赔偿处理 169
五 产品质量事故中受害人的对策 172
(一)掌握法律知识,强化维权意识 172
1.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173
2.了解自己享有的合法权利 173
(二)注意收集、保存事故证据 176
1.使用、消费特定产品的事实证据 176
2.产品质量事故一旦发生,受害人应当及时做好的工作 177
(三)寻求法律帮助 178
1.进行法律咨询 178
2.委托代理人代理求偿 179
3.请求消费者组织提供帮助 179
(四)合理选择求偿途径 180
1.协商和解 181
2.受害人请求有关组织调解 183
3.受害人向有关政府行政部门申诉 187
4.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92
5.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97
六 产品质量事故中责任人的对策 212
(一)全面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产品质量义务 212
1.树立市场法治观念,守法经营 213
2.树立产品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14
3.树立应有的消费者权益观念 217
4.加强国际贸易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实力 219
(二)充分、有效地行使抗辩权 222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222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227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229
(三)掌握应诉技巧,理智应对纠纷 231
1.以正常心态对待产品质量纠纷 231
2.研究用户、消费者可能使用的救济渠道避害趋利,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232
3.正当合法行使权利,变被动为主动 235
(四)及时行使追偿权,挽回损失 245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47
参考文献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