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服务业理论与实践 3
第一章 产业结构理论框架修正 3
一、理论分析框架 3
(一)界定产业发展环境 3
(二)设定结构服务化行为假设 4
(三)给出制度安排 6
(四)进行均衡分析 7
(五)产业结构均衡 8
(六)产业结构均衡路径 11
二、分析框架的思路修正 11
(一)我国学者研究的两个层面 12
(二)框架分析修正的两条主线 12
第二章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评析 14
一、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理论 14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14
(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 15
(三)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16
(四)霍夫曼系数 17
(五)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18
(六)二元结构理论的发展 19
(七)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21
(八)赫希曼基准 22
二、国外有关服务化研究综述 23
(一)服务 23
(二)服务化 24
(三)企业服务导向 24
(四)制造业服务化 25
(五)服务创新 26
三、国内有关服务化理论评述 28
(一)经济服务化的趋势 28
(二)服务经济战略选择 30
第三章 西方相关理论的反思与借鉴 32
一、反思与借鉴:配第—克拉克定理 32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 32
(二)对中国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解释 33
二、反思与借鉴:库兹涅茨人均收入论 45
(一)库兹涅茨人均收入论的基本内容 45
(二)“倒U型曲线”的局限 46
三、反思与借鉴:罗斯托扩散效应 48
(一)罗斯托扩散效应 48
四、反思与借鉴:赤松要雁行理论 49
(一)雁行理论的基本内容 49
(二)雁行形态理论的局限 52
第四章 民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54
一、现代化与民生经济 54
二、现代化过程中的民生取向 56
(一)从物本转向人本的维度 56
(二)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的维度 57
(三)从经济理性转向社会理性的维度 58
三、民生建设中市场化的影响 59
(一)市场化条件与民生建设水平 59
(二)民生关联社会公平和正义 60
(三)民生凸显政府服务能力问题 61
(四)民生呼唤国家制度安排 62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力点 63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63
(二)缩小产业结构二元化 65
(三)Topsis分析实例 66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71
第五章 中国服务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 74
一、新语境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74
二、服务结构调整的民生取向 75
(一)物质层面 76
(二)精神层面 77
(三)发展层面 78
(四)后发地区层面 78
(五)要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 81
(六)GNH关怀应成为基本理念 81
(七)把外部资源内生化 81
(八)推动劳资力量均衡 82
三、民生的路径抓手 83
(一)加快民生幸福工程建设进程 83
(二)转变现有发展方式 83
(三)构筑“三业并举”格局 83
(四)减少“后发劣势”的影响 84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 85
一、对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 85
(一)内生增长理论及对我国的意义 85
(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87
(三)内生动力的发力点 88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90
(一)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90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演化 95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资源配置 102
三、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110
(一)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110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111
(三)以经济效益为重心 111
(四)着眼于就业的工业化道路 113
下篇 基于区域性、阶段性发展的服务业理论与实践 119
第七章 服务业集聚空间理论及效应 119
一、服务业区位空间理论 119
(一)中心地理论 119
(二)同心圆理论 121
(三)扇形核心理论 121
(四)竞租理论 122
二、服务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123
(一)集聚经济 123
(二)灵活专业化 124
(三)创新环境 124
(四)合作竞争 125
(五)路径依赖 125
三、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竞争力 126
(一)提高生产效率 126
(二)刺激产业创新 126
(三)促进企业增长 127
(四)增强竞争性 127
(五)形成产业品牌 127
四、服务业集聚效益 128
(一)区域集聚结构效益 128
(二)区域影响指数 128
(三)区域效益超越系数 128
(四)区域投资产出效果系数 129
五、服务业集聚区域分析 129
(一)区位熵 129
(二)集中系数 130
(三)结构多样化指数 130
第八章 区域服务业集聚的交互共生 132
一、与对外贸易交互共生 132
(一)空间集聚与资本积累 132
(二)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134
二、与外国直接投资交互共生 136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集聚的贡献 136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 139
(三)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资本的形成 141
三、与金融集聚交互共生 141
(一)外部经济共生效应 141
(二)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 145
四、服务业集聚的学理阐释 147
(一)基于工业区位论的视角 147
(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149
(三)基于竞争经济学的视角 150
第九章 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152
一、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水平 152
(一)指标的选取原则 152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153
(三)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测算 156
(四)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 163
二、县域经济中的服务业发展 164
(一)县域经济结构的服务化 164
(二)县域经济结构服务化标准 166
三、苏北县域经济结构服务化模型 169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169
(二)解释变量的三个层次 170
(三)对模型的几点解读 171
四、苏北县域经济服务化基准 173
(一)基本原则 173
(二)县域经济服务化发展方向 175
第十章 服务业发展中的城镇化建设 177
一、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关系 177
(一)服务业与城镇化结构作用机理 177
(二)城镇化要与县域经济兼容 178
二、服务业推动城镇化 179
(一)服务业促进城市聚集效应 179
(二)服务业促进城镇化质上的进步 181
(三)服务业促进城市的辐射效应 182
三、苏北城镇化发展能力分析 183
(一)苏北城镇化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183
(二)苏北城镇化发展能力评述 184
四、对苏北城镇化发展的反思 188
(一)注重城镇建设总量,忽略成本质量 188
(二)仍然在资源消耗型老路上徘徊 189
(三)尚未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化 190
五、要走“适度城镇化”建设之路 191
(一)“适度城镇化”的发展理念 191
(二)城镇化的适度性 192
(三)城镇化适度性成效响应 193
(四)“适度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194
(五)“适度城镇化”的现实抓手 195
第十一章 外贸服务发展的制度建设 197
一、苏北外贸服务计量方法 197
(一)基于聚类方法的分析 197
(二)基于回归方法的分析 198
(三)变量解释的综合分析 199
二、苏北对外贸易制度的制约因素 200
(一)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约束 200
(二)制度环境的约束 201
(三)产权制度的约束 202
(四)外贸调控和经营机制的约束 203
(五)认识偏差方面的约束 204
三、苏北外贸服务制度体系的政策取向 205
(一)着力于外贸法规体系的完善 205
(二)着力于外贸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 207
(三)着力于外贸信用体系的营造 208
第十二章 区域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拉动 210
一、服务业进化过程及拉动需求因素 210
(一)服务业进化的初始条件和结构 210
(二)服务业拉动的需求因素 212
二、服务业进化拉动的供给因素 215
(一)资源禀赋 215
(二)生产要素 215
(三)技术进步因素 216
(四)体制安排 217
(五)政策选择 220
三、服务业进化拉动空间的因素 221
(一)放大苏北振兴战略效应 221
(二)放大沿海开发开放效应 222
(三)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 223
(四)积极主动融入“一路一带” 223
(五)要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224
第十三章 服务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226
一、相关理论的再审读 226
(一)罗斯托经济阶段论审读 226
(二)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审读 228
(三)霍夫曼定理及其修正 233
二、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 236
(一)对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的讨论 236
(二)对服务业发展态势的讨论 237
(三)对服务结构演化方向及目标的讨论 238
三、国内结构演化四阶段的相关论述 239
(一)第一阶段:1949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 239
(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 240
(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之初 241
(四)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 243
第十四章 江苏服务业发展阶段及环境 247
一、江苏服务业发展阶段及发展环境 247
(一)江苏服务业发展阶段 247
(二)江苏服务业发展阶段定位 253
二、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 255
(一)环境优势系数 255
(二)关联度的两个经济参数 257
第十五章 服务经济阶段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匹配 259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 259
二、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260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260
(二)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261
三、主导产业匹配基准与约束条件 262
(一)主导产业匹配基准 262
(二)主导产业匹配限制条件 263
四、主导产业阶段扩散 265
(一)人口的集中规模 265
(二)区内总人口计算 265
(三)区位成本计算 266
五、主导产业的关联系数 267
(一)主导产业关联系数 267
六、主导产业的选择 269
(一)无量纲化转移 269
(二)主导产业选择步骤 269
参考文献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