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篇——启蒙与抉择 3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3
在父亲的引导下追求真善美的历程 7
亲历陈鹤琴在聂家花园办小学 21
立志在青春年华 25
小姐姐的歌 33
卢沟桥的炮声在催 36
《联声》文选十五篇 37
新青年歌 37
怎样利用我们的寒假 38
推行国际青年友谊 43
敬礼!一九三九年的春风 44
欢迎 45
为啥读书 47
暑假里做些什么 48
你们必晓得真理 50
我们的戏 51
介绍一种新的艺术武器 52
努力,努力,再努力 53
怎样爱惜你的青春 55
读活书 58
解放黑奴的战歌——美国南北之战的透视 59
上海联念周纪念歌 64
二、学运篇——青春与奋斗 69
红星照耀青年去战斗——《西行漫记》和上海学生青年 69
抗战前学生戏剧运动的带头鸟——记麦伦中学的戏剧运动 83
民主革命的教育基地——抗战爆发前后的麦伦中学 88
《海沫》半月刊的回忆 106
一场反对日汪的群众运动 115
对抗战初期上海美协的片段回忆 129
《团结就是力量》战歌的由来 131
继承弘扬党和人民的光荣传统 134
省吾中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139
情系祖国心系人民——忆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的爱国活动 142
从建“助学义卖市场”到“公祭烈士于再”——记抗战胜利前后党领导的上海学生运动两次重大转折 158
三、缅怀篇——悼念与铭记 171
悼念母亲俞雅琴 171
一颗永远为别人跳动的心——记怡曾留下的心迹 176
您的教导和精神永存我们心中——在父亲陈鹤琴墓前的誓词 180
纪念国际友人路易·艾黎 182
继承发扬沈体兰先生的献身精神 188
热情支持学生运动的沈体兰先生 198
深切缅怀恩师沈体兰校长 205
珍藏的箴言和期望 211
讲坛和舞台的一代宗师——纪念教育家、戏剧家吴仞之先生 213
贡献无声——记曹亮老师不平凡的革命人生轨迹 215
为上海学运史和组织史倾注心血——深切怀念吴康同志 237
同学情革命谊——记王孝和烈士二三事 244
伟达同志和抗战初期的上海学生运动 251
不朽的精神——纪念浦江忠魂张承宗 257
学习沙文汉、陈修良的革命创造精神 263
刘晓同志和青少年的情谊 274
忆刘长胜同志领导的二三事 279
不朽的一生 284
《不朽的白衣战士——计苏华纪念集》后记 298
我和吴学谦同志在根据地及地下学委的日子里 301
我所了解的方明同志 312
四、宗教篇——述评与追忆 317
藐视权势的画卷——再谈米开朗基罗壁画的人民性 317
梵蒂冈和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319
歌声激励爱国情——怀念救国运动的先锋刘良模 325
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刘良模先生纪念文集》编后记 335
学习和发扬吴耀宗先生的可贵精神 337
学习金鲁贤主教的爱国爱教思想 344
深切怀念张家树主教 349
广扬人间——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 355
竹风精神永存——追念罗竹风同志 358
《巾帼摇篮——上海女青年会女工夜校师生回忆》序 365
五、教育篇——思考与研究 373
学习陈鹤琴精神和思想的启迪 373
陈鹤琴对儿童绘画及艺术教育的研究和主张 377
《我的绘画世界——在父亲陈鹤琴的培育中成长》序 385
在《陈鹤琴全集》第一卷发布会上的发言 387
陈鹤琴教育思想与维护保障儿童权利 389
《一切为儿童——上海儿童保育院的故事》序 395
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和现实指导意义 401
宋庆龄和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412
学习陈鹤琴的为人和做人思想 421
将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在家乡代代相传 435
为农村幼教事业开拓创新 437
开创培育农村雏鹰的新路 440
延误走向世界的《三字经》 444
贺南京鼓楼幼儿园80周年园庆有感 446
学习·探索·弘扬 455
一本活的好教材——《我为报童唱首歌》序 458
《陈鹤琴与活教育》序 460
“见常人所未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之一 462
陶行知和陈鹤琴——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 465
我所珍藏的《陶母读书图》及题诗 496
对《“团结御侮文件”发表内幕》一文作补充 499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 501
致温家宝总理的信 511
附:温家宝总理批示及教育部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回函 513
再提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 514
致上海市教委主任李宣海同志的信 517
附:李宣海同志的回信 520
附:上海市教委的回函 521
附录 陈一鸣简历 523
编者后记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