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3
开创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局面&黎澍 3
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主要谈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李新 7
尊重历史,更新传统思想观念&董谦 15
试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孙思白 17
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陈旭麓 23
开垦中国现代史学领域中的处女地&彭明 32
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魏宏运 37
解放思想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桧林 43
关于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问题&丁守和 51
再论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张宪文 59
论民众史观&郭德宏 71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注洪 80
现代政治研究 91
“五四”前后中国学生运动之续考&岳谦厚 李卫平 91
五四运动中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若干问题再探讨&张德旺 105
西安事变的文化阐释&李云峰 刘东社 114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的组织危机及其应对措施&彭敦文 124
台湾革命同盟会述论&杨光彦 陈明钦 张国镛 137
西藏革命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考&陈谦平 149
战与和的变奏——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时局演变&汪朝光 160
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左双文 176
1946—1948年自由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态度的演变——以《观察》周刊为中心&程舒伟 郑瑞峰 198
1960年代政治、文化和社会政策及关系的调整&韩钢 206
保定“四清”运动&马英民 221
“文革”中整党建党运动述析&柳建辉 230
现代经济研究 241
二三十年代农家负债问题分析&傅建成 241
1937—1945:日伪对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的物资统制&黄美真 25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税&黄正林 文月琴 269
新中国成立前夕临清事件之历史真实与认识导向&刘一皋 287
新中国外债研究的几个问题&金普森 305
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武力 314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罗平汉 325
现代军事、外交研究 341
重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唐宝林 341
论西路军——读徐向前《历史的回顾》札记&陈铁健 364
日本侵华既定战略进攻方向考察&徐勇 376
日本在中国的化学战及战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步平 384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苏智良 陈丽菲 401
也谈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研究角度&阮家新 415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研究——兼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王维礼 422
外交斡旋、非官方出访和舆论策应——国民政府抗战外交的特殊运作&刘会军 432
战时中国知识精英对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若干思考——以昆明知识界为中心&闻黎明 439
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沈志华 452
现代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研究 475
三民主义——整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政治资源的一面旗帜&王侃 杨树标 475
五四运动的观念基础及其对运动的影响&陈廷湘 486
中国现代文化选择的重大转折——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特色&刘景泉 500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李少兵 505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人——以胡适、周作人、陈寅恪、范文澜为例&程美东 517
“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于化民 523
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白云涛 543
现代社会研究 555
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朱汉国 555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潘洵 杨光彦 566
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王续添 574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徐有礼 589
日本“毒品祸华”活动的特点简析&齐磊 胡金野 597
山东沦陷区研究&吕伟俊 宋振春 608
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李金铮 622
天津娼业改造述论:1949—1957&江沛 641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王海光 657
现代人物研究 669
孙中山政党政治论新析&陈先初 669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杨奎松 677
李大钊文稿急需澄清的几个问题——李大钊几篇重要文稿的写作、发表时间纠谬&朱文通 712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张申府&秦立海 72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马振犊 732
宋子文论纲&吴景平 747
孔祥熙私人资本初探&李茂盛 761
毛泽东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几个重要关节点的再考察&鲁振祥 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