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4181589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中的重要品种之一,是严格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学段“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门科目考试大纲编写,系统地梳理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学段考试的考点知识,借助比较新颖实用的体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考点知识。本书的讲解内容透彻、全面,覆盖考纲中的所有考点,同时配以“真题链接”和“模块知识训练”,给考生提供了实战演练的平台,并辅助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本书还根据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考情发展及备考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考生系统地了解学习的主次和考试要点,明确备考方向。

绪 论 1

一、概述 1

二、考试介绍 1

三、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笔试命题趋势及复习要点 3

四、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笔试备考策略 4

上 篇 综合素质 7

第一章 职业理念 7

第一节 教育观 8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8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1

第二节 学生观 11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12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 13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体现 14

第三节 教师观 15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5

二、教师专业发展 18

三、终身学习 21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26

第一节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27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1

一、教师的权利 52

二、教师的义务 53

第三节 学生权利保护 55

一、学生的权利 56

二、学生权利受侵害的表现 57

三、学生权利的保护 58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62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62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63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64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 67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67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容 68

三、教师职业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69

第四章 文化素养 74

第一节 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74

一、中国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74

二、外国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76

第二节 科普常识 77

一、地理知识 77

二、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 80

三、高新科学与技术 82

四、天文知识 8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粹 87

一、天文历法 87

二、古代称谓 88

三、风俗礼仪 91

四、古代地理 92

五、科举制度 93

六、中国古代艺术成就 94

第四节 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96

一、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96

二、外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101

第五节 艺术鉴赏知识 104

一、艺术鉴赏概述 104

二、书法艺术鉴赏 105

三、诗歌艺术鉴赏 105

四、绘画艺术鉴赏 106

第五章 基本能力 111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112

一、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 112

二、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113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113

一、逻辑常识 114

二、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16

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 117

一、信息处理能力概述 117

二、如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117

第四节 写作能力 119

一、写作的基础知识 119

二、写作手法 119

三、常用的写作文体 121

下 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31

第一章 教育基础 131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131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32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32

三、学校教育制度 135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39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139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40

第三节 小学教育 141

一、小学教育概述 141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43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45

第四节 教育教学研究 146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146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47

第五节 小学组织与运行 149

一、学校管理概述 149

二、学校组织结构 150

三、学校的运行机制 151

第六节 教师专业发展 152

一、教师 153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153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55

第七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6

一、课程的概念 156

二、课程的类型 156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158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59

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60

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161

第二章 学生指导 165

第一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165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166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 166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67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68

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70

第二节 小学生认知的发展 171

一、感觉和知觉 171

二、注意 174

三、记忆 176

四、想象 179

五、思维 180

六、言语 182

第三节 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184

一、德育的概念 184

二、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84

三、小学德育的过程 185

四、小学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186

五、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87

第四节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189

一、学习的性质与类型 189

二、学习理论 190

三、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96

四、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199

五、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202

六、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203

第五节 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安全指导 205

一、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205

二、小学生的安全指导 209

第六节 小学生的美育发展 211

一、美育的概念与意义 211

二、美育的任务 211

三、美育的过程与原则 212

四、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212

第三章 班级管理 215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215

一、班主任的概念 216

二、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216

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217

第二节 班级管理 218

一、班集体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18

二、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219

三、班级管理模式 219

四、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220

五、班级日常管理 221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221

第三节 小学班队活动 222

一、小学班队活动的概念 223

二、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223

三、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 224

第四节 小学班级活动 224

一、班级活动的内涵 224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225

三、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226

四、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 226

五、班级活动的评估与拓展 227

第五节 小学课外活动 228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228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228

三、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229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230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231

第四章 学科知识 234

第一节 语文 234

一、语文基础知识 235

二、语文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42

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 243

第二节 数学 246

一、数学基础知识 246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 251

第三节 英语 254

一、英语基础知识 254

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 257

第五章 教学设计 262

第一节 小学教学设计概述 262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263

二、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63

三、小学教学设计的依据 263

四、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264

第二节 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265

一、小学综合课程 265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65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267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267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267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268

第四节 小学教案设计 269

一、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269

二、小学教案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270

第六章 教学实施 273

第一节 小学教学 273

一、教学的概念 273

二、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274

三、小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275

四、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78

第二节 课堂教学实施 278

一、小学课堂教学实施的环节 279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282

三、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284

四、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285

第三节 学习动机 286

一、学习动机概述 286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 286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287

第四节 学习方式 288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 288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290

第七章 教学评价 294

第一节 小学教学评价 294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294

二、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295

三、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296

四、小学教学评价的方法 297

第二节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 298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298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298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299

四、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300

五、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