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来源 1
1.2 研究背景 1
1.2.1 特种设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
1.2.2 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6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3.1 研究目的 9
1.3.2 研究意义 10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1.4.1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1
1.4.2 特种设备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5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
1.6 研究内容 26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 28
2.1 相关概念界定 28
2.2 相关理论基础 32
2.2.1 风险管理理论 32
2.2.2 分类监管的经济学依据 36
2.2.3 分类监管的技术理论基础 40
2.2.4 博弈论 43
2.3 本章小结 47
第3章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8
3.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过程 48
3.1.1 风险识别 49
3.1.2 风险分析 49
3.1.3 风险评价 50
3.1.4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55
3.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典型事故及原因分析 57
3.2.1 承压类事故案例分析 57
3.2.2 机电类事故案例分析 58
3.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61
3.3.1 人的因素 62
3.3.2 机(设备)的因素 64
3.3.3 环境因素 67
3.3.4 管理因素 69
3.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3
3.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3
3.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5
3.5 本章小结 79
第4章 风险评价模型设计及分类标准研究 80
4.1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0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80
4.1.2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测算 85
4.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过程的应用 95
4.2.1 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95
4.2.2 风险评价过程的应用 95
4.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级分类标准的制定 99
4.3.1 风险评价常用分级分类方法 99
4.3.2 分类级别及标准的制定 102
4.4 本章小结 106
第5章 监管机构分类监管研究 107
5.1 分类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 107
5.1.1 一个博弈模型的引入 107
5.1.2 监管机构与使用单位安全监管的博弈机理分析 108
5.1.3 监管机构与使用单位安全监管的博弈过程分析 110
5.2 分类监管策略的制定 118
5.2.1 A类使用单位监管策略 118
5.2.2 B类使用单位监管策略 119
5.2.3 C类使用单位监管策略 120
5.2.4 分类监管的激励政策与约束措施 121
5.2.5 分类监管模型设计 127
5.2.6 使用单位升降级程序 128
5.3 政府分类监管的经济效应分析 129
5.3.1 制定分类监管策略的依据 129
5.3.2 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131
5.3.3 政府分类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 131
5.4 本章小结 134
第6章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及分类监管实证分析 135
6.1 试点单位实证分析 135
6.1.1 实证分析——以牡丹江中德高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135
6.1.2 全国试点情况分析 139
6.2 风险评价及分类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45
6.2.1 分类监管缺少法律支持 145
6.2.2 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145
6.2.3 安全投入力度不够 145
6.2.4 安全信息化建设缺少 145
6.3 提升特种设备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146
6.3.1 完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146
6.3.2 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147
6.3.3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149
6.3.4 深入推进动态监管体系 150
6.3.5 构建闭环的风险管理运行体系 152
6.3.6 构建使用单位应急救援体系 154
6.4 本章小结 158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59
7.1 结论 159
7.2 创新点 160
7.3 展望 161
附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 162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