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多元共存 2
改变主观世界迎接时代巨变——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讲座首讲 2
《欧洲梦》序 13
《欧洲梦》的作者里夫金谈中国梦 21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探讨世纪之交的人生巨变 26
“欧洲中心论”之后会是“中国中心论”吗? 40
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43
时空巨变与文化转型 50
我们应该有中国梦了——乐黛云访问记 59
在反思和沟通的基础上建构另一个全球化——在“东西方互动认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63
承当思想的责任:为建设一个多样协力的世界而努力——《十五年欧洲与中国文化对话的另一个侧面》序 68
二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76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76
改变殖民主义时代的精神世界——重温与阿尔曼多·尼兹教授的友谊 88
承认和尊重差别是发展多元文化的基础 91
互动认知:以文学与科学的互动为例 101
生态文明新思维 110
生态思维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116
后现代思潮的转型与文学研究的新平台——2011年8月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0届年会上的发言 119
新人文主义与后现代思潮 125
文化转型与文化冲突 128
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关于所谓“软实力” 136
三 中国文化面向新世界 140
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140
以东方智慧化解文化冲突 153
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几个问题 162
“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170
儒家的“君子”与道家的“至人”——从他们对待忧乐的态度说起 178
《多元之美》序 183
《中国文化西渐个案丛书》总序 186
四 比较文学是跨文化对话的前锋 194
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
展望21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 212
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232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243
双向诠释与比较文学 254
“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 267
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 272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重读鲁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 279
中国比较文学的创业元勋吴宓教授 294
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 298
附录:对话一束 312
文化趋同还是文化多元 312
历史与记忆——对20世纪我们应记住什么? 328
主题访谈:是多元现代性,还是一元现代性有多元发展? 339
活着·尊严·机遇——乐黛云、余华对谈录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