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337
第一辑 贵州感动了他 他感动了中国 337
贵州感动了他他感动了中国 338
阿里木“十年慈善”感动中国 342
“阿里木热”彰显主流价值趋向 345
黔西北感动中国人物群像 348
35名车友千里接力送山里娃看世博 352
一封求助信唤来爱心无价 354
大山深处写青春 357
捧着一颗心来 361
第二辑 燃烧的火炬 367
油杉沟唤你回来 368
孔雀 孔雀 你不要飞 370
25岁,撑起一所乡村完小 372
寸草迎春晖 374
下午结婚,早上还上讲台;明天生孩,今天仍进教室 377
教坛赤子 379
燃烧的火炬 387
白发老翁当了43年代课教师 395
“80后”山村教师感动八方 397
“办学狂人”的教育追梦 402
毕节人的大学梦 410
找准结合点 服务试验区 413
借梯上楼 浚源固本 416
搭建新型“德育课堂” 419
创先争优升华办学主题 422
第三辑 沉重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425
一个村庄的“贫富”两笔账 426
教育如何为农村贫困破题 428
关注他们进城求学的心理危机 431
“问题少年”问题何在 435
四姐弟的特殊家长 437
“护士妈妈”与“警察爸爸” 439
知识改变命运 442
退休干部吴大本甘作“当代武训” 444
记者上街义卖新闻 446
假大学生骗倒一群好心人 448
沉重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453
求学路上洒满爱的阳光 454
提心吊胆上课 呕心沥血育人 458
我们的孩子需要读书 460
一所民办中学的两难处境 463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466
毕节择校风凸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469
第四辑 愿为一盏灯 471
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 472
“古稀保姆”和十八位孤老 480
马灯支书 482
征服手扒岩 484
打通岩头才有路 487
刻在悬崖上的壮举 489
村魂 491
生命在洪水中永生 494
壮举的道德意义 496
一个脚印一支歌 499
用生命交答卷 503
用生命擦亮蔚蓝的天空 513
第五辑 公道不公道 一听就知道 521
打开民意诉求的绿色通道 522
公道不公道 一听就知道 526
让包村干部“驻”进百姓心中 530
民情日记满载百姓事务 533
机制创新彰显发展活力 535
黔西干部职工捐资千万支持农村“茅改” 539
让卫生与文明长驻乡村 541
“乌蒙客厅”的国际魅力 543
干部进农家 百姓乐开怀 545
金沙88支文艺演出队舞活乡村 548
还公众应该享有的城市文明 550
让回沙酒长成参天大树 554
三村争厂 558
从“怕厂进村”到“盼厂进村” 560
让百姓共享开发成果 563
大山里一座美丽小镇 566
纳雍城建:如何破除“干部阻力” 569
威宁用“占地换房”模式开发小城镇 573
党员是群众的生命之舟 575
撼天动地斗大灾 577
帐篷里过暖冬 581
搬迁(境界篇) 583
搬迁(关怀篇) 589
第六辑 挺起乌蒙脊梁 奋力后发赶超 595
建构“精神高地” 创造“毕节奇迹” 596
筑牢教育文化根基 建构时代“精神高地” 604
挺起乌蒙脊梁 奋力后发赶超 612
乌蒙磅礴绽新颜 617
第七辑 新闻“话外音” 625
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当好驻站记者 626
遗珠之憾 630
现场采访——新闻出彩的重要路径 633
高度决定影响力 636
走中抓“活鱼” 改中出精品 641
厚积才能薄发 爱拼才会胜出 645
“同心合唱”力量大 650
第八辑 文学“不了缘” 655
访竹 656
看花 658
我们走过雨季,才去怀念 660
郭家湾没有故事 661
四面楚歌 664
红樱桃 666
沧桑野竹溪 668
放舟总溪河 670
象祠遗址游记 672
风景如画移山湖 674
诗词楹联小辑 676
文学缘不了 678
后记:古镜未磨照未来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