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及意义 1
二、研究现状综述 2
三、研究重点 主要创新 8
四、主要研究方法 9
五、主要材料来源及运用 9
六、主要概念 12
第二章 民歌节:从传统到当代 15
第一节 歌圩:南宁民歌节的文化因子 15
一、壮族歌圩的历史渊源 15
二、歌圩的形成 19
三、歌圩的发展 19
四、歌圩的分布概况 21
五、歌圩的形式与内容 23
第二节 广西民歌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酝酿与过渡 24
本章小结 26
第三章 开幕式:民歌文化的当代表达 27
第一节 广西民歌节开幕式 27
第二节 南宁民歌节开幕式 28
一、开幕式概况 29
二、开幕式上的民歌 29
第三节 开幕式上的广西民歌符号 31
一、“刘三姐”名片的强化 31
二、黑衣壮民歌的展示与传播 34
三、三声部民歌、天琴艺术和侗族大歌引起关注 35
本章小结 36
第四章 “绿城歌台”:乡村歌圩到城市歌圩 38
第一节 “绿城歌台”的主要活动 38
第二节 从乡村歌圩到城市歌圩的变迁 40
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歌圩变迁的物质基础 42
二、闲暇时间增多,绿城歌台成为市民的精神诉求 48
三、乡村歌圩功能的转换是城市歌圩的生命力 50
本章小结 51
第五章 欢乐巡游:民俗文化超时空链接 53
第一节 壮族的“三月三”节日 53
第二节 2009年民歌节欢乐巡游 55
第三节 “三月三”传统的超时空链接 60
本章小结 61
第六章 南宁民歌节与政府在场 63
第一节 仪式,古与今 63
一、仪式的文化功能 63
二、民歌节仪式变迁解构 69
三、政府在场:必然与必需 72
四、民歌节仪式表征 74
五、博弈与双赢 77
第二节 公共文化空间的新建构 80
一、民歌传统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 80
二、时代精神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 82
三、集体经历与公共文化共享空间 83
本章小结 84
第七章 南宁民歌节与商业运作 85
第一节 民歌与民族文化资本化 85
一、作为社会力量的民族文化资本 85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86
三、民族文化资本化是历史的必然 88
第二节 南宁民歌节商业运作 89
一、民歌节商业行为定位 89
二、南宁民歌节的商业成果 91
本章小结 93
第八章 南宁民歌节与大众文化 96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本质及主要功能 96
第二节 民歌节向大众文化变迁 98
本章小结 102
第九章 南宁民歌节与城市文化创新 103
第一节 南宁民歌节与文化认同 103
一、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 103
二、南宁市的发展需要新的文化认同 105
三、重视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109
第二节 南宁民歌节与传统发明 112
一、文化传统与被发明的传统 112
二、南宁民歌节:传统发明的必要 114
三、南宁民歌节:传统的发明 115
第三节 南宁民歌节与区域文化软实力 117
一、软实力概念及文化软实力 117
二、地方软实力及其影响 119
三、南宁民歌节与城市文化软实力 120
四、南宁民歌节的文化创新 122
本章小结 123
第十章 南宁民歌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转换 125
第一节 壮族歌圩、山歌濒危现象描述 125
一、壮族歌圩濒危状况及主要原因 125
二、山歌濒危情况及主要原因 127
三、湖北省伍家沟故事讲述活动的兴衰 13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转换现象描述 132
一、广西三江侗族大歌的功能转换 132
二、湖北省吕家河民歌及长阳县撒叶儿嗬的功能转换 134
第三节 南宁民歌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转换 13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尝试 137
二、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产业开发的新尝试 140
本章小结 143
第十一章 学科理论新思考 146
第一节 “民”与“民间”辨析 146
一、关于“民”或“民间” 146
二、从南宁民歌节看“民”与“民间” 156
三、民歌中对“民”的理解假设 157
四、关于“民”与“民间”研究的最新进展 164
第二节 “原生态民歌”辨析 168
一、原生态民歌 168
二、原生态民歌的理解 170
三、原生态民歌的理论难题 175
第三节 “伪民俗”辨析 180
一、“伪民俗”与民俗主义 180
二、中外学界对“伪民俗”(民俗主义)的态度 183
三、当下语境下我们怎样理解“民俗” 185
四、南宁民歌节是“伪民俗”吗 188
本章小结 190
结语 197
附录 204
附录1 蚂?节的传说及主要活动 204
附录2 广西邕宁县“还球歌圩” 205
附录3 南宁民歌节1999年—2009年开幕式节目单 205
附录4 南宁民歌节巡游活动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219
附录5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23
附录6 2009年南宁民歌节部分绿城歌台演出节目单 224
附录7 参加学术会议及调研部分纪念照 225
参考文献 228
后记——秉烛诵经亦风流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