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伊斯兰教经典学术文库总序&康有玺 1
出版说明&编委会 1
译者序&庞士谦 1
前言 1
穆圣时代的教法 2
第一章 《古兰经》 2
《古兰经》下降的始末 2
降示《古兰经》的时期和章节的名称 4
《古兰经》不是穆圣编纂的 5
怎样下降《古兰经》 6
麦加和麦地那的一些标识 8
《古兰经》中的立法原则 9
《古兰经》中有被停止的问题 11
《古兰经》的文章 15
《古兰经》中教法的分类 19
第二章 圣训 20
圣训的定义及穆圣的使命 20
圣训与剖取法 21
圣训与比类法 22
圣训归纳《古兰经》的证据 23
圣训的传述 23
第三章 《古兰经》中基本教法部门 25
拜功 25
斋戒 28
朝觐与副朝 29
天课 32
宣誓 33
饮食 34
战争 37
条约 40
俘虏 41
附:奴隶制度 42
战利品 43
附:《古兰经》所提及战役 44
婚姻 46
离婚 48
孤儿 53
遗嘱 54
探友礼节 54
闺中礼节 55
继承法 56
商事法 58
刑法 60
《古兰经》中规定诸刑法的原则 63
门弟子时代的教法(伊历11年-40年) 66
第四章 政治背景 66
伊斯兰教的发展 66
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的产生 67
第五章 《古兰经》与圣训 68
艾布·伯克尔搜集《古兰经》 68
奥斯曼的标准《古兰经》本 69
禁止多传圣训 70
慎重传述圣训 72
第六章 本周的立法要点 75
比类与决议成为立法原理 75
主张不同的几个问题 78
主张不同之由来 83
本周的主持教法者 85
小弟子和再传弟子时代的教法(自迁都伊历第41年-第1世纪末叶) 88
第七章 政治背景 88
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的成长 88
沃立德的兴起 89
第八章 本周特点 91
政教与学者 91
展开传述圣训 91
发现伪圣训 92
新教友 95
理智派与圣训派的辩争 95
第九章 教法主持者 99
逊尼派 99
在麦地那 99
在麦加 104
在库法 105
在巴士拉 106
在沙目 107
在埃及 108
在也门 109
哈瓦利吉派 109
什叶派 111
阿拔斯朝前期的教法(伊历132年-330年) 114
第十章 政治背景 114
阿拔斯朝的兴起 114
十二伊玛目派 115
第十一章 本周特点 117
文化建设 117
学术运动 118
《古兰经》的念法 119
编订圣训 121
圣训的辩论 122
比类、理智、维美的辩论 129
决议的辩论 133
责成的辩论 134
结论 139
编订教法原理 141
法学术语的创造 145
第十二章 法学派别的树立 147
哈乃斐派 147
有功于法学的艾氏诸弟子 149
艾布·哈尼法的再传弟子 151
马立克派 153
在埃及 155
在西北非洲及安德鲁斯 157
在东方 159
在麦地那 159
沙斐仪派 160
伊拉克的沙氏弟子 162
埃及的沙氏弟子 164
罕百里派 165
什叶派的法学家 166
什叶派与逊尼派主张不同的问题 167
几个失传的教派 168
第十三章 假设问题 172
连环休妻法 172
计算休妻法 173
发誓 174
逃法 176
第十四章 主要法学作品 178
哈乃斐派:艾布·郁苏甫的作品 178
评论艾布·哈尼法和伊本·艾比·赖俩 179
评论艾布·哈尼法和奥扎尔 186
穆罕默德的作品 189
哈桑等人的作品 193
马立克派的作品 193
病人休妻 194
跟随好人与坏人礼拜问题 195
马氏弟子的作品 196
沙斐仪派的作品 197
拜内说话问题 197
沙氏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作品 202
阿拔斯朝后期的教法(自伊历第4世纪初-第7世纪中) 204
第十五章 政治背景 204
第十六章 学术与文化 206
发现盲从 206
展开辩论 212
标榜派别 216
伊斯玛伊派 217
第十七章 本周的法学家 220
哈乃斐派的法学家 220
马立克派的法学家 222
沙斐仪派的法学家 226
土耳其人执政以来的教法(由伊历656年巴格达失陷-现在) 232
第十八章 政治背景 232
第十九章 本周的剖取现状 234
第二十章 简化工作的偏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