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生儿的处理概述 1
成熟儿和未成熟儿 2
生后洗浴(净拭皮脂) 4
洗涤口眼 5
清除黏物 5
挤去魔乳 6
扎断脐带 6
开乳解毒 7
第二章 诊察大要 10
望诊 11
闻诊 21
问诊 22
切诊 23
第三章 保育大要 27
抱持 28
安静 29
襁褓 30
睡眠 30
日光 31
喂养 31
运动 35
清洁 37
第四章 一般应用疗法 39
小儿发热 40
小儿发热二三日 41
小儿风痰闭塞 42
小儿痰嗽 42
小儿胸有寒痰 43
小儿虚脱大证 43
小儿忽尔手足厥冷 43
小儿胸口饱闷 44
小儿为风寒所中 44
小儿喉肿 44
通治小儿五脏蓄热(亦治丹疹,宜除蓄热) 45
小儿有风寒积滞 45
第五章 新生儿疾病 48
不啼(假死属之) 49
不乳 51
吐乳吐不止,吐涎 53
眼闭不开 54
脓漏眼 55
胎赤眼(或作血眼) 56
胎烂眼 57
噤口锁口(马牙)撮口 58
胎黄 63
胎赤(附:胎弱) 63
胎寒 65
脐风 66
脐湿 69
脐疮 71
脐出血 72
脐突(附:脐疝) 73
脐烂(与脐湿参看) 74
脐肿 75
胎惊 76
胎疝 78
胎痫(可与胎惊参看) 79
鹅口疮 81
重龈 重腭(附:悬痈) 83
口疮 口糜 87
重舌 木舌 88
多啼 92
夜啼 93
小便不通 96
大便秘结 99
大便不通 101
二便不通(大小便血) 103
连舌(附:舌筍、痰包) 105
吐舌 弄舌 106
盘肠气痛 107
初生面红 109
初生壮热惊掣(附:初生鼻塞) 109
硬皮证 110
解颅 110
囟陷 112
囟填 113
肤裂出血 114
毛孔开张 115
肾囊和阳物缩入 115
足趾向后 115
手足蜷缩 116
天柱骨倒 116
肚皮青黑 117
吐沫不乳 117
第六章 乳儿期疾病 118
滞颐 119
乳积(乳滞) 120
口疮 121
客忤 124
瘛疭 125
搐搦症(抽风) 126
伤风 127
两眼肿赤 128
肛结 130
痰迷 130
内伤发热 131
头热 132
面赤 133
足冷 134
乍寒乍热 134
丹毒 134
疳痨 140
诸疳 145
脚气 154
泄泻 156
第七章 幼儿期疾病 159
急惊风 160
慢惊风 167
慢脾风 172
夜惊 173
痞积 174
脱肛(附:肛痒) 176
肺风痰喘 180
佝偻病(鸡胸、龟背) 188
雀目 191
目外障 192
大小便不禁 193
食积(附:吐泻) 193
腹胀 196
五软 197
小儿阴肿 197
阴囊肿坠 198
阴? 200
多汗 盗汗 200
猝死(中恶) 201
蛔虫症 203
蛲虫症 206
夜尿 210
第八章 儿童期疾病 211
咳嗽 212
鼻塞 216
鼻鼽 219
鼻衄 220
黄疸 224
哮喘(西医名支气管喘息) 229
腹部痞块(西医名大脾症、黑热病者) 231
水肿 234
遗尿 239
第九章 时行疾病 242
百日咳(鸡咳) 243
痉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47
麻疹(附:急疹) 250
丹痧(猩红热) 260
风疹 264
隐疹 265
白喉 266
水痘 269
痢疾 271
霍乱 277
痄腮 284
疟疾 285
流行性感冒 291
小儿瘫痪症 293
第十章 一般外科疾病 297
胎毒(附:胎垢、胎风、胎剥) 298
产下无皮 303
胎瘤 304
黄水疮 305
天疱疮 307
湿疹(附:红丝胎疮) 308
发癣 黄癣(秃疮) 312
胎?疮(附:胎癞) 314
猴疳 猴袋 315
月蚀疮(耳后生疮) 316
瘰疬 317
鼻痔 322
小儿痔 325
疣目(瘊子) 326
本书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籍 328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