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编 建置 38
第一章 建置区划 38
第一节 境域 38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8
第三节 行政区划 39
第二章 镇场概况 51
第一节 惠城镇 51
第二节 隆江镇 53
第三节 葵潭镇 54
第四节 神泉镇 55
第五节 靖海镇 57
第六节 仙庵镇 58
第七节 周田镇 59
第八节 前詹镇 60
第九节 华湖镇 62
第十节 东陇镇 63
第十一节 溪西镇 64
第十二节 岐石镇 65
第十三节 鳌江镇 66
第十四节 东港镇 67
第十五节 葵潭农场 68
第十六节 东埔农场 68
第十七节 青坑林场 69
第十八节 大南山华侨农场 70
第三章 勘界与地名 71
第一节 县界勘界 71
第二节 乡镇勘界 71
第三节 地名 7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73
第一章 地质 73
第一节 地层 73
第二节 构造 75
第三节 岩浆岩 76
第二章 地貌 78
第一节 山地 78
第二节 丘陵 78
第三节 平原 阶地 78
第四节 沙滩 塭地 79
第三章 气候 79
第一节 气候特征 79
第二节 气象要素 79
第三节 天气现象 82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83
第五节 气象观测设施和预报 84
第四章 水文 85
第一节 地表水 85
第二节 地下水 86
第五章 土壤 86
第一节 自然土壤 87
第二节 旱地 87
第三节 水稻土 88
第六章 海岸 89
第一节 沿海镇 89
第二节 海港 岛屿 89
第三节 潮汐 盐度 90
第七章 自然资源 91
第一节 土地 91
第二节 矿产 93
第三节 植物 94
第四节 动物 97
第八章 自然灾害 97
第一节 灾害类别 97
第二节 重大灾害 98
第三编 人口 101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01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01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102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04
第四节 家庭规模和结构变化 10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10
第一节 性别和年龄构成 110
第二节 民族构成 111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12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17
第三章 婚姻生育 121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21
第二节 人口生育 122
第四章 姓氏 126
第一节 姓氏人口 126
第二节 主要姓氏分布 128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35
第一节 计划生育机构 135
第二节 政策措施与宣传教育 136
第三节 技术服务 139
第四编 经济综述 141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141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1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 142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144
第二章 经济结构 146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 146
第二节 农业内部结构 148
第三节 工业企业结构 148
第三章 经济发展速度 150
第一节 经济总量的增长 150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151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52
第一节 居民收入 152
第二节 居民消费 155
第三节 居民储蓄 158
第五编 农业 160
第一章 机构 1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60
第二节 科研机构 160
第二章 体制改革 161
第一节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 161
第三章 生产条件 162
第一节 耕地 162
第二节 肥料 163
第三节 劳动力 164
第四章 种植业 16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65
第二节 蔬菜 166
第三节 水果 167
第五章 农业机械 168
第一节 耕作机械 169
第二节 排灌机械 169
第三节 收获机械 169
第四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69
第五节 植保机械 169
第六节 农用运输机械 170
第六章 畜牧业 170
第一节 饲养 171
第二节 改良品种 17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75
第七章 林业 1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7
第二节 林业资源 17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79
第四节 山林权属 182
第五节 林业资源保护 182
第六节 林场建设 184
第八章 主要农产品和农业企业 187
第一节 主要农产品 187
第二节 农业企业选介 191
第六编 渔业 193
第一章 海域 193
第一节 海域行政区域勘界 193
第二节 海域资源 193
第三节 渔港建设与整治 194
第二章 水产捕捞 195
第一节 渔民 渔船 195
第二节 渔场 捕捞 198
第三节 海产品 204
第四节 海洋资源保护 208
第三章 水产养殖业 210
第一节 海水养殖 210
第二节 淡水养殖 213
第三节 鱼苗繁育 214
第四章 渔业经营 215
第一节 水产品营销 215
第二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 216
第五章 渔政管理 2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7
第二节 依法管理 218
第六章 渔业企业 220
第一节 国有企业 220
第二节 私营企业 221
第七编 水利 222
第一章 水系 222
第一节 龙江 222
第二节 螺溪 223
第三节 雷岭水系 223
第四节 鳌江 223
第五节 狮石湖水系 224
第六节 独流入海水系 224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24
第一节 蓄水工程及除险加固 224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33
第三节 河道整治工程 236
第四节 堤防工程 237
第五节 水利工程投入 239
第三章 水利工程管理 240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40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42
第三节 水利工程定权发证 243
第四章 水土保持 244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44
第二节 水土流失区治理 245
第五章 三防工作 24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46
第二节 防汛储备与防汛通信 247
第六章 水利工程移民 248
第八编 工业 250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0
第二节 国营工业企业 250
第三节 集体工业企业 257
第四节 “三资”企业 260
第五节 私营工业企业 262
第二章 制造业 263
第一节 农副食品制造业 264
第二节 食品制造业 269
第三节 饮料制造业 270
第四节 纺织业 271
第五节 服装制造业 272
第六节 皮革毛皮制品业 274
第七节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274
第八节 家具制造业 274
第九节 造纸及纸制品业 275
第十节 印刷业 275
第十一节 塑料制品业 276
第十二节 建筑材料制品业 277
第十三节 金属制品业 278
第十四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79
第十五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80
第十六节 工艺制品业 280
第十七节 海水制盐业 281
第三章 电业 283
第一节 发电站 284
第二节 变电站 288
第三节 输电线路 290
第四节 供电 291
第四章 自来水业 293
第一节 水质检验与生产 293
第二节 供水 294
第九编 城乡建设 298
第一章 管理机构 298
第一节 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298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管理机构 299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 299
第一节 县城规划 299
第二节 建制镇规划 300
第三节 管理工作 300
第三章 县城建设 301
第一节 街道 301
第二节 桥梁 302
第三节 下水道 303
第四节 公用事业 304
第五节 房屋建设 306
第四章 主要圩镇建设 307
第一节 隆江镇 308
第二节 葵潭镇 308
第三节 靖海镇 309
第四节 神泉镇 309
第五章 农村建设 310
第一节 住房建设 310
第二节 农村公路 310
第三节 主要园院选介 310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311
第一节 环境监测 311
第二节 环境治理与监督执法 316
第三节 环境卫生 317
第十编 建筑 房地产业 319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19
第一节 县建设局 319
第二节 县房地产管理局 320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 320
第一节 机构与设计人员 320
第二节 主要设计项目 321
第三章 建筑工程施工 322
第一节 基础工程施工 322
第二节 主体工程施工 323
第三节 装饰与安装施工 323
第四节 优质施工工程 323
第四章 建筑管理 324
第一节 质量与安全管理 324
第二节 建筑市场管理 324
第三节 施工管理与验收 325
第四节 建筑劳务输出与输入 326
第五节 施工企业资质审查 328
第五章 主要建筑企业 330
第一节 集体企业 330
第二节 私营企业 332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经营 335
第一节 县城房地产开发 335
第二节 主要圩镇房地产开发 336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 336
第四节 房地产企业 337
第七章 房地产管理 337
第一节 公房管理与产权登记 337
第二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338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339
第十一编 交通 340
第一章 公路和管理 340
第一节 省养公路及桥梁 340
第二节 地方公路及桥梁 342
第三节 高速公路 345
第四节 交通管理 345
第五节 管理机构 349
第二章 水路 350
第一节 港口和渡口 350
第二节 水上运输管理 352
第三章 运输业 353
第一节 公路运输 353
第二节 水上运输 354
第三节 装卸搬运 355
第四节 运输企业 355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358
第十二编 邮政 电信 360
第一章 邮政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主要业务 360
第三节 邮路 362
第二章 电信 363
第一节 机构 363
第二节 电话 364
第三节 电报 366
第四节 数据通信 367
第五节 电台 368
第三章 信息产业 3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8
第二节 无线电业务 368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369
第四节 移动通信 369
第十三编 商贸 旅游 服务业 371
第一章 国有商业 371
第一节 商业体制 371
第二节 商品经营 375
第三节 专卖商品经营 390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 393
第一节 机构 393
第二节 购销业务 396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与罚没品拍卖 399
第三章 私营个体商业 399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99
第二节 个体商业 400
第四章 集贸市场和集市贸易 401
第一节 市场分布 401
第二节 集市贸易 402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4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 404
第三节 招商引资 406
第六章 旅游业 40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8
第二节 旅游资源 408
第三节 旅游交通 413
第四节 旅游商品 413
第七章 服务业 414
第一节 住宿和餐饮业 414
第二节 居民服务业 416
第十四编 金融 418
第一章 机构 418
第一节 银行 418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420
第三节 银行业监管机构 421
第二章 货币流通与外汇管理 421
第一节 货币流通 421
第二节 外汇管理 424
第三节 中间管理(国债管理) 425
第三章 金融业务 426
第一节 存款 426
第二节 贷款 428
第三节 结算 431
第四节 金融单位存贷业务 432
第四章 保险与证券 434
第一节 保险 434
第二节 证券 437
第五章 金融政策 438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438
第二节 货币政策 438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 441
第一章 财政 441
第一节 机构 44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41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48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53
第二章 税务 458
第一节 惠来县税务 458
第二节 国家税务 459
第三节 地方税务 464
第十六编 经济管理 474
第一章 计划 474
第一节 机构 474
第二节 计划编制 474
第三节 计划执行 475
第四节 投资管理 476
第二章 统计 476
第一节 机构 476
第二节 统计报表 477
第三节 统计业务 477
第四节 统计监督 478
第五节 统计资料整 478
第六节 农村社会经济抽样调查 478
第七节 重大国情调查 479
第八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482
第三章 物价 482
第一节 机构 482
第二节 价格收费管理 483
第三节 物价监督 484
第四节 物价事务工作 485
第四章 劳动 485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486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88
第四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489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4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90
第二节 登记注册 491
第三节 企业监督管理与经济检查 493
第四节 商标 广告 493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494
第六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495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497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498
第一节 机构 498
第二节 标准化与代码管理 498
第三节 计量管理 499
第四节 产品质量与特种设备管理 499
第五节 稽查与宣传工作 500
第七章 审计 501
第一节 机构 501
第二节 国家审计 501
第三节 内部审计 502
第四节 社会审计 502
第八章 国土资源管理 503
第一节 机构 503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503
第三节 地籍管理与农田保护 504
第四节 土地监察 505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506
第九章 口岸 506
第一节 机构 506
第二节 海关与检验检疫 506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508
第一章 中共惠来县地方组织 50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08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514
第三节 县委重要决策 516
第四节 县委工作部门 519
第五节 组织工作 520
第六节 宣传工作 527
第七节 政法工作 529
第八节 统战工作 532
第九节 党校教育 533
第十节 党史研究 536
第二章 纪检监察 53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36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538
第三节 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540
第四节 纠正不正之风 540
第三章 群众团体 541
第一节 工会 541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546
第三节 妇联组织 552
第四节 工商业者联合会 555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557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59
第十八编 人大 政府 政协 561
第一章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561
第一节 人大代表的产生 561
第二节 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56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572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76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 576
第一节 政府机构 576
第二节 政府机构改革 580
第三节 主要工作 581
第四节 镇政府的设置 584
第三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 585
第一节 县政协的组成 585
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 58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90
第四节 专门工作机构 591
第五节 主要活动 592
第十九编 公安 司法 597
第一章 公安 597
第一节 机构 597
第二节 治安管理 598
第三节 户政管理 602
第四节 交通管理 603
第五节 消防管理 603
第六节 设施建设 604
第二章 检察 604
第一节 机构 604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05
第三节 经济检察 605
第四节 法纪检察 60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606
第六节 控告申诉和民事行政检察 606
第三章 审判 607
第一节 机构 60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07
第三节 民事与经济审判 608
第四节 行政审判与执行 608
第五节 审判监督 609
第四章 司法 609
第一节 机构 609
第二节 普法教育 610
第三节 人民调解 611
第四节 公证业务 612
第五节 律师服务 613
第六节 法律援助 614
第二十编 政务管理 615
第一章 人事 6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15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616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617
第四节 工资福利 618
第二章 侨务 外事 621
第一节 机构 621
第二节 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 621
第三节 侨务外事工作 632
第三章 民政 633
第一节 机构 633
第二节 基层政权 634
第三节 民间组织登记 635
第四节 婚姻登记 638
第五节 殡葬管理 639
第四章 信访 640
第一节 机构 640
第二节 业务工作 640
第五章 社会保障 642
第一节 社会保险 642
第二节 社会救济 645
第三节 社会福利 649
第四节 社会优抚 655
第五节 农村扶贫 661
第二十一编 人民武装 663
第一章 武装机构 663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663
第二节 乡镇人民武装部 663
第三节 驻军 664
第二章 兵役 664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64
第二节 兵员征集 665
第三节 转业复退军人安置 665
第三章 民兵 666
第一节 组织建设 666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67
第三节 民兵哨所 668
第四章 国防动员 668
第一节 国防教育 668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 669
第三节 人民防空 669
第二十二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71
第一章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67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71
第二节 考核管理 672
第三节 评选工作 675
第二章 专项活动 677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 677
第二节 学雷锋 树新风 677
第三节 “惠来精神”大讨论 678
第四节 公民道德教育与建设 678
第五节 “治乱从城镇开始”活动 680
第六节 捐资公益活动 681
第三章 典型选介 681
第一节 省级文明单位 681
第二节 市级文明窗口 682
第三节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683
第二十三编 教育 684
第一章 教育体制 684
第一节 行政管理 684
第二节 学校管理 686
第三节 社会办学 686
第二章 基础教育 686
第一节 学前教育 687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93
第三节 初中教育 698
第四节 高中教育 701
第五节 职业中学教育 705
第六节 民办教育 706
第七节 特殊教育 707
第八节 教研工作 707
第三章 成人教育 709
第一节 领导机构 709
第二节 扫盲教育 710
第三节 农民技术教育 712
第四节 职工教育 713
第五节 成人学历教育 714
第四章 招生考试 715
第一节 机构 715
第二节 中考 715
第三节 普通高考 717
第四节 成人高考 719
第五节 自学考试 719
第五章 教师队伍 720
第一节 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720
第二节 队伍建设 722
第三节 地位与待遇 724
第六章 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 732
第一节 校舍建设 732
第二节 场室建设 733
第三节 仪器设备 734
第七章 教育经费 736
第一节 经费管理 736
第二节 经费渠道 736
第三节 社会捐资 739
第二十四编 科技 742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7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42
第二节 专业科研单位 742
第三节 科技推广站 744
第四节 科技团体 745
第五节 科技队伍 747
第二章 科技计划与实施 748
第一节 科技计划 748
第二节 国家专利 749
第三节 科技经费 750
第四节 主要科研技术 751
第三章 科技普及与推广 753
第一节 科技普及活动 753
第二节 科技情报 755
第四章 获奖科技成果 755
第一节 国家级和省级奖 755
第二节市(地)级奖 756
第三节 县级奖 758
第二十五编 文化 759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文化团体 759
第一节 文化机构 759
第二节 文化团体 761
第二章 戏剧与群众文艺创作 761
第一节 潮剧 761
第二节 皮猴戏 763
第三节 文学创作 763
第四节 书法美术 764
第五节 群众文娱活动 766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768
第一节 广播 768
第二节 电视 769
第三节 电影 771
第四章 文物与博物馆 773
第一节 文物保护 773
第二节 名胜古迹、文化遗址与革命故址 775
第三节 博物馆 780
第五章 地方志 档案 图书 781
第一节 地方志 781
第二节 档案管理 782
第三节 图书馆藏与图书发行 783
第六章 著述 784
第一节 志书类 785
第二节 文学类 785
第三节 书法美术类 789
第四节 科技类 790
第五节 族谱类 790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791
第一节 文化场所管理 791
第二节 出版物管理 794
第三节 执法检查与培训 796
第二十六编 卫生 797
第一章 卫生机构 79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797
第二节 公办卫生机构 797
第三节 民营医疗机构 804
第四节 个体医疗机构 804
第二章 疾病控制 805
第一节 计划免疫 806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0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813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 815
第三章 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 816
第一节 “爱国卫生月”活动 816
第二节 创建卫生先进村镇 817
第三节 改水改厕 818
第四节 公共卫生 819
第四章 卫生保健 821
第一节 妇幼卫生 821
第二节 学生保健 823
第五章 医疗技术 824
第一节 西医 824
第二节 中医 831
第六章 卫生事业管理 832
第一节 医疗业务管理 832
第二节 药政管理 833
第三节 技术职能培训 835
第二十七编 体育 836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836
第一节 机构 836
第二节 体育协会 武术馆业余体校 836
第三节 设施 837
第二章 体育运动 837
第一节 传统体育 838
第二节 竞技运动 839
第三节 学校体育 840
第三章 运动员 教练员 裁判员 841
第一节 运动员 841
第二节 教练员 841
第三节 裁判员 841
第四章 获奖项目 842
第一节 市级获奖项目 842
第二节省(部)级获奖项目 843
第三节 国家级获奖项目 845
第四节 国际级获奖项目 847
第二十八编 风俗 宗教 方言 849
第一章 行业职业习俗 849
第一节 农业 849
第二节 工业 850
第三节 商业 852
第二章 人生礼仪习俗 853
第一节 社会交际 853
第二节 婚嫁 854
第三节 生育 854
第四节 入学 855
第五节 寿庆 855
第六节 丧葬 855
第三章 物质生活习俗 856
第一节 衣着 856
第二节 饮食 856
第三节 居住 857
第四节 行旅 858
第五节 医疗 858
第六节 加工粮食器具 858
第四章 文化生活习俗 860
第一节 民间文化娱乐 860
第二节 民间体育 861
第三节 民间文学 864
第五章 禁忌 兆应 868
第一节 禁忌 868
第二节 兆应 870
第六章 宗教信仰 870
第一节 佛教 871
第二节 道教 877
第三节 天主教 878
第四节 基督教 879
第五节 民间信仰 880
第六节 民间慈善组织 882
第七章 方言俗字 882
第一节 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的词汇 882
第二节 潮汕方言惠来俗语 884
第三节 几类特殊的地方话 886
第四节 民间习惯用的俗字 887
第五节 普通话推广 889
第二十九编 人物 890
一、前志立传人物名单 890
二、人物传 890
王昭海 890
黄陈娘 891
方文科 891
林德崇 892
方贞民 892
吴华胥 893
杨兆龙 893
吴荣 894
谢义兰 894
陈马江 895
陈龙 895
吴应丁 896
吴乃梁 896
方鸣山 897
张学武 897
方若琪 898
方东平 898
方八鹏 899
陈永龙 900
郑少耿 901
蔡清香 901
林晓冰 902
三、人物简介 902
四、人物表 919
五、劳动模范 925
六、前志记载烈士名单 931
附录 935
一、旧志简况 935
二、碑记 936
三、续记 937
四、表格目录 952
五、前志勘误 960
英文目录 962
后记 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