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的基本概念 1
1.1.1 电子装备试验与评估的概念 1
1.1.2 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3
1.1.3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8
1.1.4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的概念 8
1.2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研究需求 9
1.2.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需求 10
1.2.2 现役电子装备的作战使用要求 11
1.2.3 现役装备性能改进提高的必然要求 12
1.2.4 新装备研制建设的迫切需要 12
1.3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研究现状 1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1.3.3 本书研究框架 26
第2章 战场电磁环境的演变与构成分析 29
2.1 战场电磁环境的演变过程 29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战场电磁环境 29
2.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场电磁环境 30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海湾战争前的战场电磁环境 32
2.1.4 海湾战争后的战场电磁环境 33
2.2 战场电磁环境的演变特征 36
2.3 战场电磁环境特点分析 39
2.4 未来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成分析 41
2.4.1 自然电磁环境 41
2.4.2 民用电磁环境 42
2.4.3 己方用频装备的自扰互扰电磁环境 43
2.4.4 敌方目标信号电磁环境 43
2.4.5 敌方干扰威胁电磁环境 44
第3章 适应性试验中复杂电磁环境的构建 47
3.1 复杂电磁环境的构建原则 47
3.1.1 合理确定构建对象 47
3.1.2 合理确定构建要素 48
3.1.3 合理考虑战技因素 48
3.1.4 基于等效的参数设计 49
3.2 外军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方法 49
3.2.1 利用真实电子装备 49
3.2.2 利用模拟器 50
3.2.3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51
3.2.4 建立假想敌部队 53
3.3 适应性试验中电磁环境的构建要求 54
3.3.1 构建的环境对象要求 54
3.3.2 构建环境的战术功能要求 56
3.3.3 构建环境的数据要求 57
3.4 适应性试验中电磁环境的构建方法 57
3.4.1 实体装备 57
3.4.2 信号模拟器或数学仿真 58
3.4.3 实体装备与信号模拟器的组合 58
3.4.4 假想敌部队 59
3.5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装备的等效模拟 59
3.5.1 实体装备的等效模拟思路 59
3.5.2 雷达及雷达对抗装备的等效模拟 60
3.5.3 通信及通信对抗装备的等效模拟 61
3.5.4 飞行航线的等效模拟 63
第4章 电子装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 65
4.1 电子装备的电磁环境效应 65
4.1.1 电磁环境效应的定义 65
4.1.2 电磁能量的热效应 66
4.1.3 强电场效应 66
4.1.4 电磁干扰效应 66
4.1.5 磁效应 68
4.1.6 电磁辐射场和浪涌效应 68
4.2 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装备影响途径 68
4.2.1 电磁耦合的方式 68
4.2.2 电磁干扰途径 69
4.3 基于效果的复杂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72
4.3.1 提升战场感知难度 72
4.3.2 降低情报侦察与传输能力 73
4.3.3 制约指挥控制效率 74
4.3.4 增加作战保障难度 75
4.3.5 影响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 76
4.4 基于信号方式的电磁环境影响仿真分析 77
4.4.1 宽带环境信号的影响仿真分析 77
4.4.2 CW环境信号的影响仿真分析 80
4.4.3 窄带环境信号的影响仿真分析 82
4.5 基于干扰的最恶电磁环境分析 84
4.5.1 基于非人为干扰的电磁环境分析 84
4.5.2 基于人为干扰产生的电磁环境分析 98
4.6 影响装备性能的电磁环境因素主次关系定量分析 127
4.6.1 GM(1,n)模型及模型精度 128
4.6.2 GM(1,n)优化模型 130
4.6.3 信号侦察概率的影响因素建模分析 130
第5章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136
5.1 与电磁环境有关的性能参数 136
5.1.1 与电磁环境有关的系统参数 136
5.1.2 与电磁环境有关的性能指标 136
5.2 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与描述 138
5.2.1 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38
5.2.2 适应性评估指标的数学描述 141
5.2.3 适应性评估指标的可视化表达 144
5.3 雷达及雷达侦察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46
5.3.1 雷达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47
5.3.2 雷达侦察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49
5.3.3 组网雷达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52
5.4 通信及通信侦察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56
5.4.1 通信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56
5.4.2 通信侦察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58
5.4.3 通信网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63
5.5 光电侦察告警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67
5.6 导航定位装备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68
5.7 敌我识别器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171
第6章 电子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程序 174
6.1 概述 174
6.1.1 原则 174
6.1.2 内容 175
6.1.3 用途 176
6.1.4 目的 176
6.1.5 范围 177
6.2 试验系统组成 177
6.3 试验程序 179
6.3.1 明确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目的 180
6.3.2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前分析 181
6.3.3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预测 183
6.3.4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184
6.3.5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比较 186
6.3.6 可接受风险的决策 188
6.3.7 报告与使用建议 189
6.3.8 改进 190
6.4 试验总体设计 191
6.4.1 试验总体设计的前期技术准备 191
6.4.2 试验总体设计的直接技术准备 192
6.4.3 试验任务的组织实施 193
6.4.4 试验任务的指挥与管理 195
6.4.5 试验任务的总结 195
6.5 试验资源类型 196
6.5.1 指挥控制设备 197
6.5.2 配试设备(作战对象模拟装备) 197
6.5.3 电磁环境生成装备 197
6.5.4 数字建模与计算机仿真 198
6.5.5 试验阵地系统 199
6.5.6 综合保障装备 200
6.5.7 试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200
6.6 适应性数据的管理 201
6.6.1 适应性数据类型 201
6.6.2 数据管理程序 201
6.6.3 数据管理与分析计划 203
6.6.4 试验数据的保密 204
6.7 试验的各个阶段 205
6.7.1 研制厂所进行的演示验证试验 205
6.7.2 试验基地进行的设计定型试验 206
6.7.3 部队进行的作战试验 206
第7章 电子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程序 207
7.1 概述 207
7.1.1 原则 207
7.1.2 内容 208
7.1.3 用途 208
7.1.4 目的 208
7.1.5 范围 209
7.2 适应性评估程序 210
7.2.1 评估目标 210
7.2.2 复杂电磁环境的分类与量化描述 212
7.2.3 评估指标体系及需求轨迹 213
7.2.4 收集评估数据 214
7.2.5 适应性分析与评估 215
7.2.6 适应性评估判断 218
7.2.7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估 219
7.2.8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报告 220
7.3 复杂电磁环境的分类与描述 221
7.3.1 电磁环境信号的分类 221
7.3.2 复杂电磁环境的涌现特征 222
7.3.3 电磁环境信号的功率密度 224
7.3.4 基于噪声的复杂电磁环境描述 226
7.4 定性试验数据的量化处理模型 229
7.4.1 基于灰色白化函数的转换方法 229
7.4.2 基于模糊数学的转换方法 232
7.4.3 基于云模型的转换方法 233
7.5 适应性综合评估模型与分析 236
7.5.1 联系数的基本运算 236
7.5.2 综合评估模型 238
7.5.3 评估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240
7.5.4 基于熵的评估不确定性表示 240
7.5.5 基于集对同势的评估结论分析 241
7.5.6 基于集对分析的适应性比较 244
7.6 适应性评估的各个阶段 245
7.6.1 研制厂所进行的适应性评估 246
7.6.2 试验基地进行的适应性评估 247
7.6.3 试验部队进行的适应性评估 247
7.6.4 作战部队进行的适应性评估 247
第8章 通信电台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实例 248
8.1 通信电台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248
8.1.1 基本战术想定 248
8.1.2 试验模式与设计 249
8.1.3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254
8.2 通信电台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257
8.2.1 与电磁环境有关的通信电台性能参数 257
8.2.2 通信电台的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257
8.2.3 通信电台适应性评估数据的录取 258
8.3 通信电台的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与描述 259
8.3.1 基于通信信号的复杂电磁环境分析 259
8.3.2 内外场电磁环境的构建 263
8.4 通信电台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结果与分析 264
8.4.1 民用电视信号对通信电台信号的影响分析 264
8.4.2 基于联系数的试验结果表示 269
8.4.3 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 273
8.4.4 适应性评估结果 279
参考文献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