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4
三 “农村民主政治”概念的解读 15
四 全书的分析框架 23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25
(一)研究方法 25
(二)研究资料 25
(三)研究思路 26
第一章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与演绎路径 28
一 农村民主政治发端发展的历史原因 28
(一)乡村社会变迁是农村民主政治崛起的终极力量 29
(二)基层创新实践为农村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现实经验 34
(三)上层政治体系的政策性引导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40
二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演绎的政策路径 44
(一)1980~1987年,村民自治初创阶段 45
(二)1987~1998年,村民自治逐步规范阶段 47
(三)1998~2010年,村民自治日益深化阶段 52
(四)2010~2012年,村民自治继续发展阶段 58
三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变化的特征凝炼 60
(一)国家与农村社会治理边界的日趋明确化 60
(二)农民作为政治权利主体身份的渐趋明朗化 61
(三)政治权威合法性来源的逐步法理化 62
(四)国家主导与社会主体对接的逐渐良性化 63
第二章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现状的多维解读 65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价值预设与实际发展趋向的张力 66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价值预设 66
(二)村民自治制度的实际发展趋向 67
二 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四个民主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 78
(一)四个民主发展取得的成就 78
(二)四个民主发展存在的不足 80
三 村级会议组织体系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85
(一)村民会议 85
(二)村民代表会议 86
(三)村民委员会会议 88
四 村庄权力配置不顺导致的村庄民主政治运行的不畅性 89
(一)村级自治权力与乡镇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89
(二)村委会权力与党支部权力之间的关系 93
(三)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权力与村民的权利之间的关系 96
第三章 农村民主政治场域中的多极政治主体 99
一 “中心化”的村庄精英 100
(一)体制内精英 103
(二)体制外精英 104
二 “边缘化”的流动村民 107
三 “弱意识化”的女性村民 112
(一)农村女性主体政治参与的现实图景 113
(二)农村女性主体政治参与发展困境的原因 116
四 “异质化”的大学生村官 119
(一)大学生村官融入村庄民主政治运作的现状 120
(二)大学生村官融入村庄民主政治运作的影响因素 122
第四章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和限度 128
一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宏观和微观价值分析 128
(一)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宏观价值分析 128
(二)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微观价值分析 135
二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的现实境遇和全新挑战 141
(一)现实困境期求着原有制度的创新 142
(二)违规行为的存在企盼着制度执行力的提升 149
(三)政治主体民主素质的有限性呼唤着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出场 153
第五章 农村民主政治持续性发展的政治学路径 161
一 三维权力运行的科学性规制 161
(一)乡镇行政权力的科学规制 162
(二)村党支部政治权力的科学规制 164
(三)村委会自治权力的科学规制 167
二 四个民主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设计 169
(一)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为村庄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基础 170
(二)推进民主决策优化,为村庄民主政治建设抓好中心环节 171
(三)加强民主管理建设,确保村民民主管理权利的落实到位 173
(四)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性,确保村委会行使权力的规范化 174
三 不同政治主体作用的针对性培育 177
(一)创新村民自治制度,为流动村民搭建新的政治参与平台 177
(二)女性主体参政渠道的拓展 182
(三)大学生村官作用的科学性发挥 186
四 民主政治文化的及时性构建 190
(一)整合当下政治文化资源,培植民主型政治文化 190
(二)多路径提升农民政治素质,塑造现代民主政治人格 195
(三)规范民主政治安排,增强民主体验中的政治信任 198
五 制度执行力的保障性提升 201
(一)科学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202
(二)执行文化的培育和塑造 209
(三)执行能力的锻造与提升 212
附录 关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调研 215
附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情况”的系列调研总体说明 215
附录2 调查问卷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状况” 217
附录3 调查问卷二“扬泰地区农民工政治参与” 229
附录4 调查问卷三“苏中地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两委会工作情况” 234
附录5 调查问卷四“农村女性参政现状” 247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