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聚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1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设计 3
第一章 变革时代中的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21
第一节 变革中的教师 21
一、教师:孤独的教书匠 21
二、教师:变革的力量 26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型 3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31
二、教师发展的内容与过程 33
三、教师发展:从传统范式走向新范式 38
第二章 从教师群体走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43
第一节 传统教师群体与专业学习共同体 43
一、从孤立到协作 43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 46
第二节 从学习型组织到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52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质 52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57
第三章 课程改革的脉络与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 63
第一节 课程、课程改革与改革路径 63
一、课程概念与课程改革 64
二、课程改革的两条路径 68
第二节 中国内地课程改革及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现状 74
一、中国内地课程改革现状 74
二、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现状 78
三、中国内地课改与上海二期课改中的教师发展政策 82
第三节 课程改革脉络中的教师发展与教师共同体 85
一、新课改中的教师发展模式转变 85
二、课程改革、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87
第四章 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状 91
第一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结构组成 91
第二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97
第三节 上海地区学校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程度——三地比较的角度 99
第四节 从三地调查结果到上海的现状 101
第五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的本土化特征 108
一、分享的决策 111
二、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 117
三、协作活动和去个体化实践 121
四、教职员支持与合作 126
五、其他背景因素的影响 128
第五章 个案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四因素结构的视角 131
第一节 个案学校1(A类学校):G小学 131
一、分享的决策——“校长有两个脑袋:专业和行政” 131
二、分享的目标感和关注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发展学生个性” 137
三、协作活动和去个体化实践——从师徒制到五校联动 139
四、教职员支持与合作——“我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研气氛,太激烈了!” 144
第二节 个案学校2(B类学校):S小学 147
一、分享的决策——流于形式的专业赋权 148
二、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希望学生好” 150
三、协作活动和去个体化实践——教而不研、听而不评 152
四、教职员支持与合作——面子攸关与一团和气 154
第三节 个案学校3(C类学校):H小学 156
一、分享的决策——强管理与强领导下的专业赋权 156
二、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我和学生同学习,我与孩子共发展” 159
三、协作活动和去个体化实践——制度推动的协作活动 162
四、教职员支持与合作——需要“点名”的评课活动 166
第四节 个案学校4(D类学校):Q小学 169
一、分享的决策——强管理弱领导下的形式化专业分权 169
二、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赶教材“我们没有办法停下来” 173
三、协作活动和去个体化实践——行政宰制下的协作活动 176
四、教职员支持与协作——教过一轮新教材就不要讨论协作 177
第六章 个案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田野观察的视角 186
第一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协作文化 186
一、S小学 191
二、H小学 192
三、Q小学 194
四、G小学 195
第二节 教师协作文化的背后:制度政策与领导 197
一、制度政策 206
二、领导 212
第七章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的互动关系 216
第一节 教师发展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216
一、G小学 220
二、H小学 222
三、S小学 223
四、Q小学 224
第二节 教师发展活动平台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间的互动 225
一、教师层面组织的教师发展活动 225
二、教研组(备课组)层面组织的教师发展活动 236
三、学校层面组织的教师发展活动 259
四、市、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发展活动 264
第三节 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267
一、二期课改构建的压力平台 268
二、二期课改推动的教师发展政策与活动 271
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互动中的二期课改 273
第八章 结语 285
第一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 286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四因素结构 286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持续 290
第二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294
一、教师发展活动 294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296
三、二期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297
第三节 反思、限制与研究建议 298
一、研究设计的反思 298
二、研究的贡献与限制 300
三、未来研究的建议 302
跋 303
参考资料 307
附录 327
附录一:访谈提纲 327
附录二:访谈记录样本 328
附录三:观察记录样本 337
致谢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