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 3
比较成本视野下的成渝经济区协同机制构建 3
川渝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比较研究 8
老工业基地一体化发展实践研究——以辽宁为例 14
沿淮经济带城镇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0
区域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产业链式化转移与承接 27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33
当前我国区域合作战略思考 39
呼包银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 44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 53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绩效评价构建与应用——以青海海东市为例 61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质、趋势、问题、对策 66
“短板”与突破:西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71
开发区驱动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77
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 90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104
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困境与策略选择 109
多民族融合区城乡文化空间整合与重构——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 114
基于《城乡规划法》的乡村规划管理探讨 120
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 125
空间匹配原理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目标诉求与理想模式探析 13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139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环境卫生的供需均衡分析 146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153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南昌市为例 160
集体经济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与实现形式——根据苏州经验 165
长江三角洲城乡发展协调度的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 169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与协整分析的估计 174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建议 187
政府主导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利弊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192
城乡资源互动的理论研究及启示 198
财政体制、民生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基于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205
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新农合制度评析——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218
“短板”与突破:西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225
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特征与形成机制 231
产业开发区导向下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建构——以陕西蒲城为例 239
基于Logistic模型农户集中居住意愿分析——以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为例 249
宅基地腾退中的农户行为决策与政策工具响应——基于农户的行为经济人假设 255
新型城镇化模式与实践 265
基于城镇品牌的新型城镇化集聚机制与效应研究 265
新型城镇化推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27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 281
探索城镇化的有效模式——以宁波市镇海澥浦、九龙湖镇为例 290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 296
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 305
江西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313
安徽省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估 320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研究 328
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与政策选择 335
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中公共服务投融资问题研究 339
经济体制转型期城镇失地农民失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基于奥肯定律的实证检验 349
黑龙江省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357
中国西部民族自治区房价空间差异及政策调整 363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探讨——以四川古蔺县为例 372
“候鸟型农民工”择巢:一个中国式命题的解读 377
我国城市化发展反思与政策建议 383
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制约瓶颈和着力点 387
中国城市化稳健快速推进的战略模式构建:一个制度分析范式下的解读 393
中原经济区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40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浅析 407
健康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412
新型城镇化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路径研究 419
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23
加快城镇化建设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430
论新型城镇化的“双核驱动” 435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非均衡性研究——以江苏省1978~2011年的发展为例 439
沈阳经济区城镇化典型案例剖析 452
新型城镇化推动四川迈向经济强省的作用机理 457
基于功能定位视角的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道路探讨 462
“中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及合作路径探析 467
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与“消极合作”行为分析——基于晋升博弈模型的实证研究 475
总部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的实证分析 485
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90
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493
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497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化空间效率研究 504
美国、意大利绿色小额信贷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510
区域发展与落后地区开发 515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 515
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践进展——基于文献回顾与跨国比较的视角 530
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述评 539
我国金融集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545
如何预防贫困的马太效应——基于代际收入流动视角 551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区域差异性研究 563
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 569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与节能的矛盾——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75
新疆区域协调发展态势及调整方向 581
皖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590
西南的崛起和贵州的发展定位 596
限制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分析——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甘南藏族自治州6县(市)为例 601
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609
甘南藏族自治州影响经济增长的教育因素分析 616
中国资本形成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619
多核心区间经济洼地经济发展研究:以武陵山为例 631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及收敛趋势分析 641
黑龙江省县域可持续发展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650
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协调问题研究——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 657
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 665
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研究 665
产业升级和转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以浙江省为例 670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区域收入差异的实证研究 679
重庆市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683
基于点轴理论的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688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698
基于扩展索洛模型的中国地区工业绿色经济增长核算:2003~2011 703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对策 712
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及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720
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与打造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724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河南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实践与启示 731
开发区建设与升级发展 741
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批设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对15个典型属地省区月度数据的分析 741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启示 747
开发区建设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机理及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751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开发区转型研究 756
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 760
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 766
重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774
深圳特区与喀什开发区合作路径探索 781
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比较及其评估 787
保税经济区的内涵、动力模式和发展路径:基于产业链的视角 799
基于VECM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重庆市的经验研究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