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卫执业 含助理 医师资格考试采分点必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900103
  • 页数:6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新发布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修订。

第一部分 基础医学综合 1

第一章 生物化学 1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

第三节 酶 4

第四节 糖代谢 6

第五节 生物氧化 9

第六节 脂类代谢 10

第七节 氨基酸代谢 14

第八节 核苷酸代谢 17

第九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18

第十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 22

第十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 23

第十二节 信号转导 25

第十三节 重组DNA技术 27

第十四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28

第十五节 血液生化 29

第十六节 肝生化 33

第二章 生理学 36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36

第二节 血液 39

第三节 血液循环 43

第四节 呼吸 49

第五节 消化和吸收 53

第六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 55

第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 57

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60

第九节 内分泌 66

第十节 生殖 70

第三章 医学微生物学 7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71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2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 73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75

第五节 噬菌体 77

第六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8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80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82

第九节 病原性球菌 82

第十节 肠道杆菌 84

第十一节 弧菌属 85

第十二节 厌氧性杆菌 86

第十三节 棒状杆菌属 87

第十四节 分枝杆菌属 87

第十五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88

第十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 89

第十七节 其他细菌 91

第十八节 支原体 93

第十九节 立克次体 93

第二十节 衣原体 94

第二十一节 螺旋体 95

第二十二节 真菌 96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97

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98

第二十五节 病毒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99

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 100

第二十七节 肠道病毒 101

第二十八节 肝炎病毒 102

第二十九节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 104

第三十节 出血热病毒 104

第三十一节 疱疹病毒 105

第三十二节 反转录病毒 105

第三十三节 其他病毒 106

第三十四节 亚病毒 107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 108

第一节 绪论 108

第二节 抗原 108

第三节 免疫器官 109

第四节 免疫细胞 110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112

第六节 补体系统 113

第七节 细胞因子 114

第八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18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19

第十节 免疫应答 121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 126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 127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 127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 128

第十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129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 130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 130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 131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133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 135

第五章 药理学 138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138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39

第三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140

第四节 抗胆碱酯酶药 141

第五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141

第六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43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44

第八节 局部麻醉药 145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 145

第十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46

第十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148

第十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 149

第十三节 镇痛药 151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153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 153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 155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56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 157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58

第二十节 抗高血压药 158

第二十一节 利尿药 159

第二十二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59

第二十三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 160

第二十四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60

第二十五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60

第二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61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161

第二十八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62

第二十九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63

第三十节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64

第三十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164

第三十二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165

第三十三节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66

第三十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67

第三十五节 抗结核病药 167

第三十六节 抗疟药 167

第三十七节 抗恶性肿瘤药 168

第二部分 医学人文综合 169

第一章 医学心理学 169

第一节 绪论 169

第二节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70

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 170

第四节 记忆与思维 171

第五节 情绪、情感与意志 172

第六节 人格 173

第七节 心理卫生 174

第八节 心身疾病 175

第九节 心理评估 176

第十节 心理治疗 177

第十一节 医患关系 179

第十二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 179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 180

第一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180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181

第三节 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182

第四节 临床诊疗伦理 183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184

第六节 公共卫生伦理 185

第七节 医学科研伦理 185

第八节 医学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伦理 186

第九节 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187

第三章 卫生法规 188

第一节 绪论 188

第二节 公共卫生法 190

第三节 医疗法 193

第四节 药事法 194

第三部分 临床综合 196

第一章 呼吸系统 196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96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196

第三节 肺炎 197

第四节 肺结核 197

第五节 肺癌 199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 201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201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03

第三节 心脏瓣膜病 204

第三章 消化系统 208

第一节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208

第二节 肝脏疾病 216

第三节 胰腺疾病 218

第四节 肠道疾病 220

第四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 221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 221

第二节 泌尿系感染 224

第三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224

第五章 女性生殖系统 227

第一节 正常妊娠 227

第二节 病理妊娠 231

第三节 妊娠合并症 233

第四节 分娩期并发症 235

第五节 异常产褥 236

第六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236

第七节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237

第八节 生殖内分泌疾病 238

第六章 血液系统 239

第一节 贫血 239

第二节 白血病 240

第三节 输血 240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244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244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46

第三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246

第四节 糖尿病 247

第八章 精神、神经系统 248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 248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 250

第三节 心境障碍 252

第九章 运动系统 253

骨折 253

第十章 儿科疾病 254

第一节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54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 256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 256

第四节 结核病 259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260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 263

第七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264

第十一章 传染病 265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265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267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68

第四节 伤寒 270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271

第六节 霍乱 271

第七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3

第八节 疟疾 275

第九节 日本血吸虫病 275

第十节 囊尾蚴病 277

第十一节 艾滋病 278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279

第一节 淋病 279

第二节 梅毒 279

第三节 生殖道病毒感染 280

第四节 尖锐湿疣 281

第十三章 其他 281

第一节 无菌技术 281

第二节 外科感染 284

第三节 创伤处理原则 287

第四节 乳房疾病 291

第五节 中毒 292

第四部分 专业综合 296

第一章 流行病学 296

第一节 绪论 296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296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297

第四节 队列研究 298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298

第六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298

第七节 筛检及其评价 299

第八节 偏倚及其控制 299

第九节 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300

第十节 预防策略 300

第十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 300

第十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301

第十三节 暴发调查 301

第十四节 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 302

第十五节 病毒性肝炎 302

第十六节 肺结核 303

第十七节 感染性腹泻 304

第十八节 医院感染 304

第二章 卫生统计学 305

第一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305

第二节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06

第三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308

第四节 方差分析 309

第五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309

第六节 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310

第七节 x2检验 311

第八节 秩和检验 311

第九节 回归与相关 311

第十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312

第十一节 统计设计 312

第十二节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 313

第十三节 寿命表 314

第三章 卫生毒理学 315

第一节 毒理学基本概念 315

第二节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 327

第三节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339

第四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345

第五节 化学毒物一般毒作用 352

第六节 化学致癌作用 358

第七节 化学致突变作用 363

第八节 化学毒物生殖和发育毒作用 369

第九节 管理毒理学 372

第四章 环境卫生学 377

第一节 绪论 377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80

第三节 大气卫生 390

第四节 水体卫生 399

第五节 饮用水卫生 405

第六节 土壤卫生 412

第七节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14

第八节 环境污染性疾病 417

第九节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419

第十节 公共场所卫生 423

第十一节 城乡规划卫生 425

第十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 426

第十三节 家用化学品卫生 429

第十四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430

第十五节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 434

第五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436

第一节 绪论 436

第二节 职业生理与职业心理 439

第三节 职业工效学原理与应用 444

第四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 450

第五节 粉尘与尘肺 465

第六节 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473

第七节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474

第八节 妇女职业卫生 474

第九节 农村职业卫生 475

第十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475

第六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476

第一节 宏量营养素与能量 476

第二节 矿物质 490

第三节 维生素 496

第四节 植物化学物 504

第六节 特殊人群的营养 510

第七节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512

第八节 公共营养 514

第九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517

第十节 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 527

第十一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533

第七章 妇女保健学 537

第一节 妇女保健理论 537

第二节 女童保健 540

第三节 青春期保健 540

第四节 婚前保健 541

第五节 孕产期保健 542

第六节 节育保健 549

第七节 更年期保健 551

第八节 妇女常见病防治 552

第八章 儿童保健学 555

第一节 体格生长发育 555

第二节 神经心理发育 556

第三节 合理营养 557

第四节 免疫规划 560

第五节 心理卫生 562

第六节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564

第七节 儿童保健服务措施 565

第八节 儿童伤害 568

第九章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 570

第一节 儿童少年卫生学绪论 570

第二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571

第三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574

第四节 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576

第五节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 579

第六节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580

第七节 体育锻炼与健康 583

第八节 教育过程卫生 584

第九节 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584

第十节 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585

第十一节 学校卫生监督 585

第十章 社会医学 587

第一节 绪论 587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587

第三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588

第四节 社会医学研究 590

第五节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 592

第六节 健康管理 593

第七节 生命质量评价 595

第八节 社区卫生服务 597

第九节 社会病防制 597

第十节 卫生服务评价 597

第十一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99

第一节 概论 599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 600

第三节 健康传播 602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 603

第五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604

第六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604

第七节 重要场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05

第八节 重点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