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上部 市场化改革的理论 3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3
纪念南方讲话二十周年 当思“市场经济”本意 3
改革受阻于无“道” 9
向市场经济转型:应“齐头并进” 11
主流经济理论阻碍了中国改革 13
德索托教授和他的动态效率理论 17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资本、时间与知识 20
资产结构、资本市场与企业家 20
时间、利息与资本结构 23
真实时间:奥地利经济学家的时间观 25
利息的主观性和分散性 27
知识、租与公共部门收入分配 30
隐含知识配置隐含知识 32
知识问题与配置问题 35
产品是隐含知识的转化 38
三、竞争 41
竞争与和谐:米塞斯的观点 41
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43
四、产权 45
市场类型与经济繁荣 45
如何确权:科斯理论如何面对中国的新问题 48
产权清晰的含义 51
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一切 54
自发秩序的基础是私产和信仰:台湾观感 56
五、自由与宪政 59
“宪政”与“无政府资本主义” 59
自由主义的行动战略:实用主义的危害 62
科斯、米塞斯与自由 66
社会主义与强制——评德索托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 68
“孔子”能消解强制吗? 70
从本田罢工看两种自由主义的区别 72
六、企业家才能与企业 74
利润归股东还是企业家:奈特的解释 74
几种损害企业家创新的方式 76
经济计算与企业规模 78
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有多大 81
银行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83
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 86
“企业”与“市场”不是对等关系 89
工厂与企业 91
七、市场经济的方法论基础:“过程”的思想 93
反对数学经济学:米塞斯的理由 93
哈耶克为什么“转身” 96
均衡与过程 99
经验与理性 102
“均衡”观与“过程”观视角下的交易费用 105
新古典“理性”的两层含义 107
熊彼特“自圆其说”了吗? 109
“选择”范式与“交换”范式 112
经济学的方法:逻辑与函数 115
经济计算与行政计算 117
八、市场制度(规则)与市场秩序 119
制度自发演化的两种方式 119
也说“自由的限度” 123
拉赫曼:“制度”的“人类行为学”研究 125
门格尔的“立法”思想 127
制度协调状态的定义 130
“制度协调”范式与“制度演化”范式的方法论比较 133
情感与秩序 135
行动的“产出效应”与“制度效应” 137
自然法则、经济学与制度正当性 140
制度判断的合宜性标准 144
文化的奥地利经济学 147
学术活动的秩序 149
大学里,为什么“鱼龙混杂”:“组织失灵”的例子 153
九、市场经济的道德与伦理 156
自然主义:斯密的道德观与经济主张 156
善与恶:斯密vs曼德维尔 158
服务高于道德 161
伦理、观念与形式化 164
权力是声誉的敌人 166
人的权利与经济学 168
改善劳动者境遇靠什么 170
道德判断的两种标准及其关系 174
民企腐败折射社会问题 176
十、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179
警惕“虚假繁荣”的危害:米塞斯对通胀的分析 179
制造“通胀”,对付“危机”? 181
货币制度失灵,G20能挽救吗? 183
索罗斯对“欧债危机”的解释 185
下调准备金率不是什么利好 188
驳“温和的通胀利大于弊”怪论 191
十一、经济学的性质 193
经济学与约束条件 193
经济学的科学性:米塞斯与波普尔 198
功利主义与功利主义经济学——读莫志宏《生产和消费之外的存在》 200
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困境 202
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研究方法及各自的局限 204
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的可能性 207
下部 市场化改革的现实取向 213
一、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GDP不等于财富 213
要区分“贫富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 215
生产与分配 218
耐久性与经济发展 220
从银行制度看银行业高收入的原因 222
二、价格问题 224
价格调整、合约调整与制度调整 224
价格的“真实”与“错误” 227
权利与价格 230
价格的政治化 232
现代版的兰格—春运票价再讨论 234
什么才是社会效率的改善:回应薛兆丰的问题 237
价格与效用:论人为调价为什么不能改善社会福利 240
“市场价格”和“市场干预”的混淆:再论火车票涨价问题 242
三、关于“中国模式” 246
“人多”不意味着“人均劣势”——读莫志宏《市场vs成长》 246
幸福指数排名靠后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249
“中国模式”的“行为一制度”分析 252
“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制度环境”的改善 257
宏观调控并不能解决经济结构问题 259
谁保障了工人的权利:回应“血汗工厂”论者 263
“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267
学北欧“节制资本”? 269
四、打破公共品的神话 271
公共产品的神话 271
认识环境问题存在的几个误区 274
“小政府”的理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不一致 277
“功夫在诗外”:北欧竞争力的秘密 280
五、福利制度的改革 283
福利体系的不正当性 283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改革 285
另一种社会成本 289
六、土地市场 291
土地利用指标应该交易 291
空置率的主观属性 294
不能寄望于调控:“芜湖新政”引发的思考 296
置换学校土地实现帕累托改进了吗 299
七、温州模式与温州金改 302
企业家类型与“温州模式”转型 302
从“产业”到“资本”:温州模式的演变路径 305
温州信贷危机是投机造成的吗? 309
“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什么? 313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监管细则不应仓促出台 317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应达到两个目标 320
高利贷合法性的理论依据 323
八、国企改革 327
“中国模式”不可持续,国有企业亟需改革 327
存在“以全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吗? 331
澄清“私有”的含义 333
没有不确定性的激励:论央企分红权激励试点 335
电信联通反垄断案中不可混淆的“因”与“果” 338
铁道部的改革怎么才能落到实处 342
国企能反腐吗 345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是国企改革的契机 348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