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引 1
第一节 智慧海 1
第二节 中国儒佛道教心理观 5
第三节 度老病死大医王 8
第四节 身心灵整体健康 12
第二章 佛医的心理学基础 17
第一节 八识五蕴析心理 17
第二节 五根——感知觉 24
第三节 潜意识与阿赖耶识 29
第四节 顿悟与渐悟 35
第五节 烦恼——无穷的负情绪 38
第六节 精进——意志心理学 44
第三章 佛医的生理病理基础 50
第一节 佛教的生命观 50
第二节 瑜伽诸轮 52
第三节 地水火风四大种 56
第四节 病由心造,四大失和 59
第五节 睡眠与梦的缘由 62
第六节 佛教病因说 65
第七节 烦恼与恐怖的病机 68
第四章 心身疾病与癌症 73
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佛医治疗 73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 77
第三节 癌症缘起说心灵 80
第五章 精神疾病 85
第一节 佛教对精神疾病的防治 85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宗教自然疗法 91
第六章 禅定的心理与疾病 94
第一节 禅定的心理历程 94
第二节 禅悟法门 98
第三节 禅定疗法 100
第四节 坐禅疾病及其治疗 103
第七章 佛医的精神治疗 106
第一节 瑜伽治疗与松弛治疗 106
第二节 信仰治疗与支持治疗 109
第三节 认知治疗与皈依治疗 112
第四节 佛教气功治疗 116
第五节 念术咒病治疗与佛音治疗 118
第六节 求签治疗与忏悔治疗 124
第七节 放生治疗与收惊治疗 127
第八章 佛医的妇科儿科心理思想 130
第一节 中有与胚胎 130
第二节 生苦与产病 137
第三节 佛医的妇科心理思想 139
第四节 佛医的儿科心理思想 142
第九章 衰老、长寿与死亡 144
第一节 佛教老年四论 144
第二节 高僧长寿与武后信佛 149
第三节 死苦与超脱 152
第十章 佛教精神医学的回顾与展望 156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精神医学思想 156
第二节 汉至唐代的佛教精神医学思想 159
第三节 宋至清代的佛教精神医学思想 161
第四节 近现代佛教精神医学与展望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