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技术与科学、文化的关系 1
1.1 人类特权——技术、科学和文化 2
1.1.1 技术与文化的起源 2
1.1.2 自然科学的变迁 4
1.2 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的产生 6
1.2.1 技术文化与风土 7
1.2.2 技术文化和自然观 9
1.3 小结 11
第2章 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 12
2.1 从猿到人 13
2.1.1 直立行走——解放双手 13
2.1.2 脑和手的协调作用——劳动的发展 15
2.1.3 火的利用 16
2.2 人和工具 17
2.2.1 作为原始文化的技术 17
2.2.2 危险性唤出技术的提高 18
2.3 集团协作和有声语言 19
2.3.1 集团协作 19
2.3.2 协作与有声语言 21
2.3.3 情感语言和命题语言 22
2.4 由记忆到记录——文字的发明 22
2.5 小结 23
第3章 技术文化史概说 25
3.1 技术文化的停滞与发展 25
3.1.1 史前时代 26
3.1.2 古代都市文明时代 26
3.1.3 古希腊·罗马时代 28
3.1.4 从中世纪到近代 28
3.1.5 战争与技术 30
3.2 技术文化的衍变——物质材料的多样化 32
3.2.1 石器时代 33
3.2.2 青铜器时代 34
3.2.3 铁器时代 35
3.3 近代科学与技术文化 36
3.4 科学技术的大众化 37
3.5 小结 39
第4章 技术文化的传播 40
4.1 技术文化的传播——受容与衍变 40
4.2 技术文化的传播事例 41
4.2.1 日本江户时代西方技术文化的传播特征——以传播者为中心 41
4.2.2 日本传统科技特征 54
4.2.3 技术传播与文化整合 61
4.2.4 技术、时间和文化的全球性与本土民族性 69
4.2.5 日本风土文化对制陶技术形成的影响——以萨摩烧为例 74
第5章 技术文化的两面性——光与影 84
5.1 科学技术衍生的成果——科技之光 85
5.2 地球环境问题的显著化——技术文化之影 86
5.2.1 世界人口爆炸 88
5.2.2 全球变暖 89
5.2.3 内分泌紊乱的化学物质 90
5.3 环境伦理的构建 92
5.4 小结 94
第6章 未来的技术文化走向 95
6.1 学习自然法则的技术——老子思想中的“柔弱之理” 96
6.1.1 为何现在提倡老子思想 96
6.1.2 “柔弱之理”——心性与物性 97
6.1.3 “上善若水”——水的物性 99
6.1.4 学习自然法则 100
6.2 全新价值观的产生 101
6.2.1 从经济到生态 103
6.2.2 能量的阶梯利用和零排放 104
6.2.3 农业的转变模式 105
6.3 小结 108
第7章 技术文化协调一致 109
7.1 知识的融合与协作——科学技术素养的养成 110
7.1.1 科学、技术和社会 111
7.1.2 协同会议 112
7.1.3 科学技术的交流 113
7.2 技术文化协调一致 113
7.2.1 多数决民主的局限 113
7.2.2 科学技术管理 114
7.3 小结 116
参考文献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