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清 619
第一节 整风整社 619
一、人民公社以来的历史回顾 619
二、1962年国际关系发生动荡 622
三、集体经济崩溃,出现包产到户倾向 623
四、中央和风细雨议阶级斗争 625
五、社会主义时期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 629
第二节 前十条 632
第三节 后十条 639
第四节 刘少奇蹲点 643
第五节 “四清”、“五反”刘少奇挂帅 647
一、通县“四清” 649
二、小站“四清” 650
三、迎丰事件 657
四、虾子“四清” 661
第六节 二十三条 666
一、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666
二、社教运动毛、刘看法不一 668
三、毛生日宴上借题批刘 673
四、毛刘冲突公开化 675
五、二十三条的产生 678
六、贯彻二十三条社教有所改观 681
七、《农村“四清”十年动乱的前奏曲》 689
八、“光搞社教运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694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 694
第一节 前“文化大革命” 697
一、印尼惨案推动国内反修 697
二、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革”序幕 706
三、转载,围绕《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激烈斗争 711
四、彭真:《二月提纲》 716
五、江青:《部队文艺工作座谈纪要》 718
六、杨尚昆莫名下放 723
七、罗瑞卿突然跌落 726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 738
一、“五·一六通知” 738
二、空军党委会 741
三、工作队的是与非 744
四、“文革”初期的蒯大富 762
五、八届十一中全会 765
六、平反 786
七、文革之路 794
八、红卫兵运动 829
九、“二月逆流” 830
十、李达与老舍、傅雷之死以及“文革”之火殃及无辜 841
(一)李达之死 841
(二)老舍之死 846
(三)傅雷之死 847
(四)“文革”之火殃及无辜 849
十一、青岛事件及小太阳的升起与陨落 857
十二、《青海日报》的流血事件与青海省的夺权斗争 880
十三、武汉“七·二○”事件 900
十四、李德生回忆平息安徽武斗 913
十五、杨、余、傅事件 921
十六、清“五·一六”·清队·专案 938
(一)清“五·一六” 938
(二)清理阶级队伍 945
(三)贺龙专案 947
(四)王光美、刘少奇专案及其相关连的人和事 954
(五)徐明清为何两次被定为“叛徒” 968
第三节 后“文化大革命” 989
一、八届十二中全会 989
二、中共九大 993
三、九·一三林彪叛逃 999
(一)林彪集团挑战最高权力 999
①、林副主席第一号令 999
②、林副主席赞成设国家主席 1001
③、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人民解放军 1002
(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是与非 1003
①、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造神运动 1003
②、林彪树立毛泽东的绝对权威也是为了树立他自己 1005
③、毛泽东不当钟馗,反对突出他个人 1006
(三)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集团发难 1010
(四)批陈整风 1022
(五)“五七一工程”纪要 1028
(六)毛泽东南巡 1030
(七)九·一三林彪出逃 1036
第四节 林彪外逃后的内政外交 1053
一、调整中央机构 1057
二、经济在缓慢恢复中发展 1060
三、“文革”中的陈毅 1060
四、解放老干部 1069
第五节 外交史上辉煌一页 1083
一、“大三角”关系 1083
二、小球推动大球 1087
三、“没有想到”的胜利 1089
四、尼克松访华 1092
第六节 全面整顿 1103
一、中共十大 1103
二、还是安定团结为好 1108
三、二中全会与四届全国人大 1117
四、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1119
五、“反击右倾翻案风” 1131
第七节 总理逝世 1139
第八节 “四·五”天安门事件 1143
第九节 毛泽东逝世 1152
第十节 粉碎“四人帮” 1162
跋 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