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吴必虎 1
上篇——文化·环境·市场 3
泰山——最中国的山 3
“泰山—国山”研究报告 6
“泰山—国山”命题的提出过程与意义 15
泰山文化的地学解读 17
青藏高原的崛起与泰山文化地位的关系 25
即时教益:公众参与地质公园的动力与切入点——以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9
营销观念的演变 36
亟待高度重视的中坚市场——对发展国内旅游的再认识 41
1995年泰山国内旅游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45
2000年泰安市国内旅游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55
上海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 62
泰山老年客源市场开发研究 67
泰安市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 73
泰安市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89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泰安市海外旅游市场 105
泰安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115
“好客山东”品牌建设的环境依托 121
下篇——规划·创意·资政 129
开启历史记忆,构筑文化软实力——在山东省旅游局2006年12月31日座谈会上的发言 129
泰山旅游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思考 132
系统布局,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核心吸引力——在泰安市委召开的解放思想座谈会上的发言 139
泰安市旅游业:值得信赖的闪亮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泰安市政协旅游经济调查报告(二稿) 144
泰山旅游开发战略探讨 156
再谈泰山旅游开发——兼论价格与旅游开发 162
泰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几个战略问题探讨 166
市场导向与泰安市旅游发展 170
硬环境、软实力、巧发展——在《泰安市“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上的发言纲要 177
建设“山水圣人旅游经济走廊”、打造“中华文化旅游核心区”的策划意见 180
泰山旅游的战略通道——关于改“济南国际机场”为“济南/泰山国际机场”的建议 184
如何延长泰山游客的停留时间(纲要) 186
泰山景区综合整治的三个细节问题 189
泰山西路游路改造项目设想与建议 192
严管西路 和谐山城 194
呼应节假日调整,发挥“花果山”优势,做活“休闲山”文章——关于设立泰山百花(节)休闲月、泰山采摘休闲月的建议 197
甄别保护典型建筑,凸显泰山的国家意义——关于加强对泰城及全市新中国成立后典型建筑甄别保护工作的建议暨对泰山疗养院发热门诊病房进行抢救性保护的紧急建议 200
保护百年大红楼,形成城内文物组团——关于调查并保护大红楼日本侵华罪证的紧急建议 202
群峰拱岱,品牌互补,共同构筑大泰山旅游产品体系——“最具特色泰山周边旅游景点评选活动”点评 204
发挥优势,创新思维,坚定不移做大旅游购物业——泰安市第三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奖赛点评 209
关于建设泰山旅游学院的初步建议 214
泰山东岳庙会的旅游价值与实现路径 217
泰山庙会街及其营造 225
泰安市岱岳区旅游发展战略 230
大汶口旅游开发考察意见 240
打造山东首个“冬季游景点集群”,构建冬季旅游高地——关于塑造火热岱岳冬季游品牌、实施旅游超越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243
泰安市泰山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历程与创新 252
李白隐居地,齐鲁休闲山——徂徕山旅游发展思考 263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