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中的竞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一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637596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尽管合作共赢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旋律,但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从未止息。本书从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中,抽象出“表象-载体及机制-效应”三位一体的国际经济学意义上“竞合”的狭义定义,论证了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符合此定义,即二者间的经贸竞合成立。本书的创新价值在于:将源自管理学的“竞合”概念引入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丰富了“竞合”概念;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为探究任意经济体之间的经贸竞合提供了参考;深化了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内涵,突出了合作互利、竞争互促的观点,得出了二者的竞合将长期存在,动态发展,并走向开放式竞合的结论。本书的研究表明,中国将与东盟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第1章 绪论 1

1.1 中国东盟发展经贸关系的时代背景 1

1.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 1

1.1.2 中国:世界经济中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3

1.1.3 东盟: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 5

1.1.4 对手与伙伴:辩证共存的经贸关系 7

1.2 关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研究综述 9

1.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原因及效益 9

1.2.2 中国与东盟的相互直接投资及引资竞争 11

1.2.3 中国与东盟贸易及产业的竞争与互补 13

1.2.4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与竞争关系 16

1.2.5 总结 18

1.3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相关概念界定 19

1.3.1 中国 19

1.3.2 东盟 19

1.3.3 经贸竞合 20

第2章 经贸竞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27

2.1 国际分工理论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 27

2.1.1 国际分工理论 27

2.1.2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 37

2.2 产业跨国转移、价值链及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44

2.2.1 产业跨国转移理论 44

2.2.2 价值链理论 48

2.2.3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52

2.3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理论分析 55

2.3.1 基于外部冲击视角的分析 55

2.3.2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57

本章小结 58

第3章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表象 61

3.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合 61

3.1.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 63

3.1.2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 75

3.2 中国与东盟的投资竞合 79

3.2.1 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 79

3.2.2 中国与东盟的投资竞争 82

3.3 中国与东盟的技术竞合 87

3.3.1 中国与东盟的技术合作 87

3.3.2 中国与东盟的技术竞争 88

本章小结 89

第4章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载体及机制 93

4.1 竞合的载体: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93

4.1.1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94

4.1.2 中国与东盟在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98

4.2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竞合的积极作用机制 100

4.2.1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合作的直接推动 100

4.2.2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合作的间接推动 104

4.2.3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竞争的有序疏导 107

4.3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竞合的消极作用机制 109

4.3.1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形成的投资竞争 109

4.3.2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贸易竞争 110

本章小结 118

第5章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效应及制约因素 121

5.1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效应 121

5.1.1 静态效应 121

5.1.2 动态效应 128

5.2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制约因素 130

5.2.1 经济因素 130

5.2.2 非经济因素 135

本章小结 140

第6章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实证及案例分析 143

6.1 对中国东盟经贸竞合效应的实证分析 143

6.1.1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效应的邹检验 144

6.1.2 对中国东盟经贸竞合效应的计量分析 150

6.2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案例分析:电子产业 154

6.2.1 中国东盟电子产业竞合的表象 155

6.2.2 中国东盟电子产业竞合的载体及机制 159

6.2.3 中国东盟电子产业竞合的效应 163

本章小结 165

第7章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趋势及对策建议 167

7.1 中国东盟经贸竞合的趋势 167

7.1.1 基础稳固的常态化竞合 167

7.1.2 互利共赢的开放式竞合 169

7.2 中国发展与东盟经贸竞合的对策建议 173

7.2.1 整体战略 173

7.2.2 具体措施 176

7.3 全书总结 181

附录 183

参考文献 187

重要术语索引表 197

后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