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教研组,浙江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生理学教研组,生物化学教研组,马列主义教研组,60,62,63医同学集体编审
  • 出 版 社:浙江医科大学
  • 出版年份:1960
  • ISBN:
  • 页数:756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发展简史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5

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观点——整体观点 6

第一篇 阴阳五行学说 9

第一章 阳阴五行学说的起源、演变及其与唯心主义斗争 9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1

阴阳的基本概念 11

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5

五行的基本概念 15

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18

结语 18

第二篇 新陈代谢 21

概述 21

新陈代谢的概念 21

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 21

神经系统及外界条件对新陈代谢的作用与影响 22

第三章 生物的能学 24

第一节 物质代谢与能量 24

第二节 能量与生命活动 27

激发能 27

激发能的传递 28

生物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28

第四章 生物氧化 30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 30

第二节 体内氧的消耗和水的生成 30

不能以氧为直接受氢体的酶体系 31

以氧为直接受氢体的生物氧化酶 36

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酶类——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36

第三节 人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方式 36

直接β脱羧作用 37

氧化α脱羧作用 37

氧化β脱羧作用 37

第四节 高能磷酸键的生成 37

基质磷酸化 37

氧化磷酸化 38

第五章 糖的新陈代谢 40

第一节 糖的生物学功能 40

第二节 糖元的合成 40

第三节 糖的分解 42

肝糖元分解 42

糖的无氧分解 42

糖的有氧分解 44

磷酸戊糖氧化途径 48

第四节 糖在体内的动态 51

第六章 脂类的新陈代谢 54

第一节 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54

第二节 脂类的合成代谢 54

脂肪的合成 54

磷脂的合成 57

胆固醇的合成 58

第三节 脂类的分解代谢 59

脂肪的分解 59

类脂的分解 61

第四节 脂类在体内的动态 62

第七章 蛋白质的新陈代谢 63

第一节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63

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63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65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65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71

第四节 氨基酸在体内的动态 80

第五节 氮平衡及蛋白质需要量 81

氮平衡 81

蛋白质需要量 82

第八章 核酸的新陈代谢 84

第一节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84

第二节 核酸的合成代谢 84

第三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 88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整体性 90

蛋白质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 90

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90

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90

核酸代谢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91

第十章 能量代谢 93

第一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93

第二节 基础代谢 95

基础代谢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95

基础代谢的生理变异及临床意义 96

第三节 能量代谢的调节 97

第三篇 基本组织的结构和机能 99

概述 99

组织的概念 99

组织的发生和分类 99

组织的再生 100

第十一章 上皮组织 101

第一节 被复上皮 101

单层上皮 102

复层上皮 103

第二节 腺上皮和腺体 103

第三节 上皮组织的再生 104

第十二章 结缔组织 105

第一节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性 105

第二节 固有结缔组织 106

疏松结缔组织 106

脂肪组织 109

网状组织 109

机械性结缔组织 109

网状内皮系统 110

第三节 支持组织 111

软骨组织 111

骨组织 112

软骨的发生和骨的发生、发育和改建 115

成骨作用机制 118

骨折后骨的再生 119

第十三章 血液 121

第一节 血液的概念 121

血液的主要功能 122

血液的理化性质 123

血液总量 124

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 126

水分和气体 126

蛋白质 126

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 130

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及脂类 131

无机盐 132

第三节 血液的有形成分 133

红细胞 133

白细胞 135

血小板 137

第四节 血液凝固 137

血液凝固机制 137

抑制凝血因素 139

神经系统对凝血的调节 作用 139

第五节 血液的发生 139

胚胎时期的造血过程 139

出生后的造血过程 140

第十四章 肌肉组织 145

第一节 横纹肌 145

横纹肌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 145

肌肉收缩的形式 150

肌肉收缩的机制 152

第二节 心肌 156

心肌的形态结构 156

心肌的化学成分及代谢 156

心肌的生理特性 157

第三节 平滑肌 157

平滑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 159

平滑肌的生理特点 159

第十五章 神经组织 161

第一节 神经原 161

神经原的形态、结构及机能关系 161

神经原之间的相互关系 163

神经原的分类、分布 164

神经原的再生 165

第二节 神经纤维 165

有髓神经纤维 165

无髓神经纤维 166

神经纤维的再生 166

神经干 166

第三节 神经胶质 167

第四节 神经传导 168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168

神经传导的速度 169

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170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 174

第十六章 组织的基本活动规律 176

第一节 刺激与反应 176

组织反应的概念 176

维持组织兴奋性的条件 176

兴奋性的指标 178

组织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 180

电流的极性作用和电紧张现象 181

人体神经的电刺激效应 182

第二节 间生态学说 183

良性刺激与劣性刺激 183

间生态 184

第三节 间死态 186

第四篇 人体各系统的形态和机能 189

第十七章 脏象 189

第一节 脏象的概念 189

脏象的由来 192

脏象功能整体性 192

第二节 五脏六腑 192

心(附心包络) 192

肝 193

脾 194

肺 195

肾 196

胆 197

胃 197

大小肠 198

胱膀 199

三焦 199

第十八章 皮肤及其衍化物 201

第一节 皮肤 201

皮肤的结构 201

皮肤的色素 203

第二节 皮肤的衍生物 203

毛发 203

皮肤腺 203

指(趾)甲 204

皮肤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205

皮肤的再生 205

皮肤的机能 206

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状态的影响 207

皮肤锻炼的意义 208

第十九章 运动器 209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 210

骨的概述 210

骨连结的概述 211

躯干骨及其骨建结 214

颅骨及其骨连结 217

四肢骨及其骨连结 221

第二节 肌 229

概述 229

躯干肌 231

头颈肌 236

四肢肌 239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247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50

第二节 脊髓 252

外部形态 252

内部结构 253

脊髓的机能 254

第三节 脑干 256

外部形态 256

延髓、脑桥、中脑的内部结构与机能 257

间脑 261

网状结构的机能 264

第四节 小脑 266

外部形态 266

内部结构 267

小脑的机能 268

第五节 端脑 269

外部形态 269

内部结构 271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275

第六节 脑及脊髓的被膜 276

脑的被膜 277

脊髓的被膜 278

脑脊液的循环 278

第七节 脑神经与脊神经 280

脑神经 280

脊神经 286

第八节 机体的运动机能 290

锥体系与“随意”运动 290

锥体外系统 292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关系 294

第九节 植物性神经系统 294

交感神经 295

副交感神经 297

植物性神经的营养机能 299

植物性神经兴奋的传递物(介质) 300

大脑皮层和内脏活动 302

皮肤活动点 303

第十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304

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305

睡眠、催眠和暗示 309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生化本质及脑电图 311

皮层神经过程的活动规律 315

大脑皮层的分析与综合机能 317

皮层机能的镶嵌细工与动力定型 319

皮层两信号系统学说与神经类型 320

巴甫洛夫学说的巨大意义 323

第二十一章 分析器 325

概述 325

感觉的生产 325

感受器的分类 326

第一节 皮肤分析器 327

皮肤感受器 327

温、触、痛觉的特征 328

皮肤分析器的传导道 329

第二节 嗅分析器和味分析器 330

嗅分析器 330

味分析器 331

第三节 视分析器 332

眼球的结构 332

视分析器的传入路径及中枢端 334

眼的辅助装置 335

眼的折光与调节 作用 336

感光时光感受器的变化 339

无色视觉 341

色觉 341

视分析器的空间感觉 343

视分析器与整体的关系 344

第四节 听分析器 344

耳的形态结构 344

听分析器的功能 348

听分析器与整体的关系 351

第五节 内分析器 352

肌肉与肌腱的运动分析器 352

前庭器官与姿势反射 353

其他内分析器 356

第六节 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358

第二十二章 脉管系统(循环系统) 359

概述 359

第一节 心脏 359

心的位置及形态 359

心脏的血管及神经 361

心壁的构造 362

心包 363

心脏兴奋的传导系 364

心脏的体表境介 365

心动周期 365

心搏频率及其变化 368

心输出量 369

(附)人工心脏 371

第二节 血管 372

小循环(肺循环) 372

大循环 373

血管的微细结构 381

血管内血液的活动与脉搏 384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92

调节心血管机能活动的神经中枢 393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传出神经 394

心血管的非条件反射性调节 396

大脑皮层对心血管运动的调节作用 398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399

第四节 心、肺、脑的血液循环特征 402

冠状循环 402

肺循环 402

脑循环 403

第五节 淋巴系 404

淋巴管 404

淋巴结 405

淋巴系分布的一般规律 406

淋巴的生成 406

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408

淋巴系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409

第六节 脾 409

脾的形态 409

脾的微细结构 410

脾的机能 410

第二十三章 呼吸系统 412

概述 412

第一节 鼻 413

鼻的形态结构 413

鼻的呼吸生理 413

第二节 喉 414

喉的形态结构 414

喉的功能 416

第三节 气管及支气管 416

气管 416

支气管 417

第四节 肺 417

肺的形态 417

肺内支气管的分枝与构造 417

肺的体表投影 420

肺的血管与神经 420

第五节 胸膜 420

概述 420

胸膜壁层和肺的体表投影 421

胸膜? 421

第六节 纵隔 421

第七节 呼吸运动 422

呼吸运动及其调节 422

机体对某些因素的呼吸反应 426

第八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 429

肺部气体交换 429

血液气体及其运输 430

血液与组织间气体交换 435

第九节 肺功能测定 435

呼吸气量 436

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 436

换气量与最大换气量 436

第二十四章 消化系统 438

概述 438

消化对机体的意义 438

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 438

第一节 口腔、咽、食管 440

口腔 440

咽 446

食管 447

(附)腹部的分区 448

第二节 胃 449

胃的位置、各部名称及固定 449

胃的微细结构 449

胃的机能 450

第三节 肝、胆、胰 456

肝的位置、形态及固定 456

肝的微细结构 457

肝的化学成分及机能 458

胆囊的作用、胆汁分泌及排出的调节 463

胰的位置、形态、结构 467

胰液的成分、性质与作用 468

胰液分泌的调节 469

第四节 肠 470

小肠 470

大肠 477

第五节 消化管活动的完整统性 481

第六节 针灸与气功疗法对消化系统作用的观察 481

第七节 腹膜 482

腹膜和腹腔脏器的关系 482

腹前壁的皱襞及陷凹 484

第二十五章 泌尿系统 485

概述 485

第一节 泌尿器官——肾脏 485

肾脏的大体形态 485

肾脏的组织结构 486

肾脏的血管、淋巴、神经 488

肾脏的机能 490

肾脏活动的调节 495

肾功能测定 496

第二节 排尿器官 496

排尿器官各部分机能、形态 499

排尿生理 500

第二十六章 内分泌系 503

概述 503

第一节 甲状腺 505

位置、形态与结构 505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及代谢 505

甲状腺的机能 506

甲状腺活动的调节 508

甲状腺机能的异常 509

第二节 甲状旁腺 510

位置、形态及结构 510

甲状旁腺激素的化学 510

甲状旁腺的机能 510

甲状旁腺活动的调节 510

甲状旁腺机能的异常 511

第三节 胰岛 512

位置、形态与结构 512

胰岛激素的化学 512

胰岛的机能 513

胰岛活动的调节 513

胰岛机能异常 514

第四节 肾上腺 514

位置、形态与结构 514

肾上腺髓质 515

肾上腺皮质 518

第五节 脑下垂体 521

位置、形态与结构 521

垂体前叶 523

垂体中间部 525

神经垂体 525

垂体机能异常 525

第六节 松果体 526

第七节 胸腺 526

位置、形态与结构 526

胸腺的机能 527

第八节 神经体液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527

对糖的代谢 527

对蛋白质代谢 528

对脂肪代谢 528

对无机盐和水的代谢 528

第二十七章 生殖系统 529

概述 529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的形态、结构及机能 530

男性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530

男性生殖器机能 534

睾丸活动的调节 535

男子性机能及其调节 535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形态结构及机能 536

女性生殖器形态结构 536

女性生殖器的机能 541

子宫内膜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542

卵巢机能的调节 543

性激素在治疗和诊断上的意义 544

乳房 545

第三节 会阴 546

概述 546

会阴肌 546

盆膈 547

尿生殖膈 547

第二十八章 经络 548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价值与经络的功能 548

经络的含义 548

经络的作用 548

十二经脉 549

奇经八脉 560

关于经络本质的探讨 564

第二节 腧穴 565

腧穴的含义 565

腧穴的命名 566

腧穴的作用 566

腧穴的分类 566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主要俞穴的分布 567

经外奇穴主要穴位的分布 582

腧穴的取法 583

第五篇 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 585

概述 585

第二十九章 营卫气血和津液 588

第一节 营卫气血 588

营和血 588

卫和气 589

营卫气血的关系 591

第二节 津液 592

津液的生成及其功用 592

津液与精气血的关系 592

第三十章 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594

第一节 血液酸硷度相对恒定的意义及其机制 594

血液酸硷度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 594

酸硷平衡失调——酸中毒及硷中毒 598

第二节 机体渗透压相对恒定的意义及其机制 599

维持机体渗透压相对恒定的机制 599

水与钠、钾、氯的代谢 602

第三节 体温调节的意义及机制 605

第三十一章 劳动生理 608

第一节 劳动时生理生化过程及其调节 608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作功 613

第三节 疲劳 614

疲劳的概念 614

疲劳发生的生理机制 614

与疲劳作斗争 616

第三十二章 人与自然 617

第一节 高温对机体的影响 617

高温时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 618

人体对高温的适应性 620

第二节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621

第三节 高空飞行对机体的影响 623

高空生理的发展前景 623

高空低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623

加速度对机体的影响 625

失重时对机体的影响 628

宇宙线对机体的影响 628

宇宙飞船设计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628

太阳的辐射问题 629

第四节 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629

高气压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630

压力急剧改变时对机体的影响 630

第三十三章 人与社会 631

人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性 631

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对战胜疾病的作用 632

社会制度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 633

第六篇 人体发生、生长、衰老与长寿 637

概述 637

第三十四章 人体发生 639

第一节 生殖细胞、受精、卵裂及植入 639

生殖细胞 639

受精 640

受精卵的发育——卵裂 641

植入 642

第二节 胚层的发生 642

二胚层时期——内外胚层的发生 642

三胚层时期——中胚层的发生 643

第三节 胚层的初步演化 644

胚胎发育中各胚层的相互作用 644

体节的发生及初步演化 644

神经管的形成 645

体形的建立 645

原肠的发生 646

第四节 胎膜及胎盘 646

胎膜 646

胎盘 647

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 648

第五节 胎儿外形的形成 649

头颈部的形成 649

躯干的形成 650

四肢的发生 650

(附)攀生 651

第六节 神经系统的发生 651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 651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 653

第七节 感觉器的发生 654

视器的发生 654

位听器的发生 655

第八节 消化系的发生 656

消化管的发生 656

消化腺的发生 658

第九节 呼吸系的发生 658

第十节 脉管系的发生 659

心脏的发生 659

动脉的发生 661

静脉的发生 662

胎儿的血液循环 663

第十一节 运动系的发生 663

第十二节 尿殖系统的发生 665

泌尿系统的发生 665

生殖系统的发生 667

第三十五章 人体生长、发育 669

概述 669

第一节 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及其特征 670

第二节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意义 671

神经系统与神经精神活动 671

心脏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674

呼吸系统发育特点及生理意义 675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及生理意义 676

运动系统发育特点及生理意义 677

泌尿系统发育特点及生理意义 678

皮肤与皮下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 679

内分泌系统及两性生殖系统发育特点 680

第三节 小儿期新陈代谢的特点 680

第三十六章 衰老与长寿 683

概述 683

第一节 人体衰老变化及机制 684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有机体衰老与死亡的关系 684

衰老的变化 684

衰老的机制 685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长寿 687

第三节 近代关于抗老研究的动态和方向 688

第七篇 尸体解剖 691

第三十七章 上肢 691

第一节 骨性标志 691

第二节 筋膜及女性乳房 691

筋膜 691

女性乳房 694

第三节 血管 695

上肢动脉 695

上肢静脉 699

第四节 上肢的淋巴 700

淋巴管 700

淋巴结 700

淋巴回流途径 701

第五节 上肢的神经 701

颈丛分支 701

臂丛 701

上肢皮神经支配区域简表 703

上肢主要关节的神经支配 704

第六节 上肢的局部解剖 704

腋窝 704

肘窝 706

手指 706

第三十八章 下肢 708

第一节 骨性标志 708

第二节 下肢筋膜 708

第三节 下肢的血管 709

下肢动脉 709

下肢静脉 712

第四节 下肢淋巴管与淋巴结 713

第五节 下肢神经 713

第六节 下肢的局部解剖 715

第七节 下肢的外科切口 716

第三十九章 头颈部 717

第一节 头颈部概述及骨性标志 717

第二节 头颈部的筋膜 717

头部筋膜 717

颈部筋膜及间隙 717

第三节 头颈部的血管 718

动脉 718

静脉 722

第四节 脑的血液供给 723

动脉 723

静脉 724

第五节 头颈部的淋巴结与淋巴管 724

第六节 头颈部的神经 725

脑神经 725

颈丛的分支 725

交感干(颈部) 726

第七节 头颈部的局部解剖 726

颅顶部 726

颞部 726

乳突部 727

颅底内面 727

颈部诸三角 727

第八节 颈部的器官 728

喉 728

咽 728

气管(颈段) 728

甲状腺 729

食管(颈段) 729

第四十章 胸部 730

第一节 骨性标志 730

第二节 胸壁 730

胸壁血管 730

胸壁神经 731

胸内筋膜 731

第三节 胸腔 731

胸膜 731

肺 732

纵隔内容 732

第四节 胸部外科切口 736

标准剖胸切口 736

心包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736

第四十一章 腹部 737

第一节 腹部表面解剖 737

标志 737

腹腔各脏器在腹壁各区的投影 737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738

腹壁的层次 738

筋膜 738

腹壁血管 738

腹壁神经 738

腹部切口 739

第三节 腹腔各脏器邻接关系 739

肝的邻接与固定 739

胆囊的邻接 740

胃的邻接与固定 740

胰的邻接与固定 740

十二指肠的邻接 740

空肠回肠的邻接 740

结肠的邻接 740

脾的邻接与固定 740

肾的邻接与固定 741

第四节 腹腔各脏器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 741

腹腔各脏器血液供应总述 741

腹腔各脏器的静脉回流总述 744

腹腔各脏器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 745

第五节 腹腔各脏器的神经支配 740

付交感神经 740

交感神经 746

第六节 腹腔脏器淋巴总述 747

第七节 腹后壁 748

血管 748

神经 748

第四十二章 盆腔及会阴 749

第一节 盆筋膜及会阴筋膜 749

第二节 盆腔各脏器的邻接关系 750

第三节 盆腔的血管总述 751

第四节 盆腔脏器的血管 752

第五节 盆腔淋巴的总述 753

第六节 盆腔神经的总述 753

第七节 会阴的血管 754

第八节 会阴的神经 754

第四十三章 项背部 755

第一节 骨性标志 755

第二节 筋膜 755

背浅筋膜 755

腰背筋膜 755

项筋膜 755

第三节 血管 756

动脉 756

静脉 756

第四节 神经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