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与贝尔格《沃采克》和声比较研究 德彪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之国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806927395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试图通过对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的代表性歌剧来管窥古典大小调体系和声瓦解后和声发展的两条不同轨迹。

第一章 两部歌剧的创作及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1

第一节 两部歌剧的创作简述 1

第二节 两部歌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4

一、《佩》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4

二、《沃》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7

三、两部歌剧的结构与剧情对照表 10

第二章 两部歌剧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之研究及比较 11

第一节 以音列(调式音列)为基础的《佩》剧和声基本结构成分 12

一、《佩》剧音列的多元化形态——多元化调式 13

二、调式和弦的色彩性处理 41

第二节 以和音(不协和和音)为基础的《沃》剧和声基本结构成分 54

一、全剧中心和音的设计及其在剧中重要结构部位的呈示 55

二、受中心和音控制的多元化结构和弦 64

三、由中心和音衍生的音组与音列 77

第三节 两部歌剧和声基本结构成分之比较 90

一、历史继承性的比较 91

二、创新思维特征与技法特征的比较 92

第三章 两部歌剧“和声材料相互关系”之研究及比较 96

第一节 以“音列”为中心而衍生的《佩》剧中的和声材料相互关系 97

一、调式音列控制逻辑 97

三、功能关系控制逻辑 130

四、对位化思维控制逻辑 141

第二节 以“和音”为中心而衍生的《沃》剧中的和声材料相互关系 144

一、和弦或和音控制逻辑 144

二、对位化思维控制逻辑 158

三、调式思维控制逻辑 163

第三节 两部歌剧和声材料相互关系之比较 168

一、历史继承性的比较 168

二、创新思维特征与技法特征的比较 171

第四章 两部歌剧“音高关系体系”之研究及比较 175

第一节 以音列为中心的《佩》剧的音高关系体系 175

一、《佩》剧音高关系体系的整体特性 175

二、宏观层面的“泛—音列”调性状态 176

三、微观层面的“泛—音列”调性状态 179

四、功能隐退后调性的陈述方式 185

第二节 以和音(不协和和音)为中心的《沃》的剧音高关系体系 191

一、《沃》剧音高关系体系的整体特性 191

二、宏观层面的“中心音”调性状态 192

三、微观层面的“中心音”调性状态 213

四、复合调性手法的局部运用 218

第三节 两部歌剧音高关系体系之比较 221

一、历史继承性的比较 222

二、创新思维特征与技法特征的比较 223

第五章 两部歌剧主导动机音高结构研究及比较 227

第一节 《佩》剧中主导动机音高结构的设计及其结构意义 227

一、“高罗”的主导动机 228

二、梅利桑德的主导动机 233

三、其他主要的主导动机 238

第二节 《沃》剧中主导动机音高结构的设计及其结构意义 243

一、与沃采克相关的两个主导动机 244

二、与玛丽亚相关的两个主导动机 252

三、其他主要的主导动机 258

第三节 两部歌剧主导动机的运用特点及音高结构之比较 266

一、主导动机运用特点上的比较 266

二、主导动机的音高结构设计及在不同结构部位发展手法的比较 268

第六章 两部歌剧和声手法美学根源的比较 271

第一节 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追求与《佩》剧的创作理念 271

第二节 表现主义音乐的美学追求与《沃》剧的创作理念 275

第三节 两部歌剧不同和声手法美学根源的比较 278

结论 282

附录一:《佩》剧的人物与剧情 286

第一幕 286

第二幕 287

第三幕 288

第四幕 289

第五幕 289

附录二:《沃》剧的人物与剧情 291

第一幕 292

第二幕 292

第三幕 293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