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开采扰动下大尺度采空区衍生动力灾害研究 3
第1章 概述 3
第2章 开采扰动下采空区围岩介质动力失稳测试技术 11
2.1 室内精细测试实验技术 11
2.2 现场监测与探测技术 14
第3章 开采扰动下采空区围岩失稳复杂性与空间特征分析 17
3.1 基于CA的采空区岩体失稳复杂性分析 17
3.2 基于GIS的时空特征分析 21
3.3 基于GIS的灾害评价 24
3.4 开采扰动下采空区围岩断裂失稳的声发射分析 25
第4章 开采扰动区域局部化灾害监测预报分析 28
4.1 “局部化灾变(源)”的可监测性 28
4.2 局部化变形及失稳多元指标分析模型 29
4.3 局部化失稳诱致灾害预测系统分析 32
4.4 煤柱局部化失稳的可监测性 35
4.5 局部化带关键位置监测方法 40
第5章 水体下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定量化分析 42
5.1 概述 42
5.2 工程地质状况与开采技术条件 42
5.3 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42
5.4 采空区覆岩断裂监测及分析 43
5.5 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结果统计 44
5.6 数字化钻孔电视系统监测 46
5.7 覆岩结构分析 49
第6章 水体下开采扰动诱致采空区失稳综合预测 53
6.1 概述 53
6.2 岩石力学物理实验 53
6.3 开采扰动区内岩层断裂物理模拟 54
6.4 数值模拟 59
6.5 地应力与矿压监测 62
6.6 地表变形监测与演化规律 63
第7章 基于GIS采空区动力衍生灾害预计与评价 66
7.1 概述 66
7.2 现场工程与开采状况 66
7.3 基于GIS的时间效应动态预计 68
中篇 深部高应力岩层巷道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技术研究引言 77
第1章 现场区域地质环境与工程综合分析 79
1.1 概述 79
1.2 38采区概况 80
1.3 地质构造分布特征 82
1.4 水文地质环境及特征 83
1.5 区域地震综合特征 84
第2章 深部岩石物理与力学性质室内实验研究 87
2.1 概述 87
2.2 软岩工程力学特性分析 87
2.3 实验目的 89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89
2.5 实验内容及步骤 89
2.6 实验数据分析 94
2.7 实验结果 100
第3章 现场综合监测与构造探测 102
3.1 概述 110
3.2 现场监测分析与设计 102
3.3 巷道收敛变形监测分析 102
3.4 压力监测与分析 113
3.5 构造异常探测 115
3.6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围岩失稳模式预计 119
第4章 深部高应力松软复杂岩层稳定性三维固流数值模拟 121
4.1 概述 121
4.2 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FLAC)法 121
4.3 FLAG3D三维固流耦合数值模拟 124
4.4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126
4.5 围岩松动圈分析 141
第5章 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综合支护分析与设计 145
5.1 概述 145
5.2 支护技术现状分析 145
5.3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作用分析 146
5.4 38区+600m轨道巷综合加固方法 148
5.5 巷道的底臌分析控制 154
5.6 预防与控制措施 156
下篇 复杂特厚易燃倾斜煤层6.2m采高开采应用 161
引言 161
第1章 矿区综合地质特征 163
1.1 矿区概况 163
1.2 矿井区域综合地质特征 164
1.3 煤系地层及煤层 165
1.4 开采技术条件 167
第2章 岩石力学特性参数试验及分析 169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69
2.2 实验内容及步骤 169
第3章 大型三维立体相似模拟实验构建过程化分析 172
3.1 概述 172
3.2 物理相似材料模拟的特色 172
3.3 大型立体模拟实验的过程化分析 173
3.4 实验方案与参数确定 183
3.5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190
第4章 复杂赋存条件下6.2m采高工作面超前地质探测 210
4.1 测试系统 210
4.2 参考值Vp及松动范围的理论计算 212
4.3 数据采样结果及分析 213
4.4 煤柱松动圈CT成像特征分析 217
第5章 现场监测与分析 222
5.1 监测区域概况 222
5.2 监测设计 223
5.3 监测过程及分析 225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