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 1
一、兵马俑坑的位置与环境风貌 1
二、兵马俑的发现经过 4
(一)一号兵马俑坑的发现经过 4
1.农民打井挖出了陶俑残片 4
2.一号兵马俑坑的考古勘探和试掘 5
3.一号兵马俑坑的复探和试掘 7
(二)二号兵马俑坑的发现经过 10
(三)三号兵马俑坑的发现经过 14
(四)一个未建成的废弃坑 15
(五)历代人们曾多次见过兵马俑 17
三、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9
(一)一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19
(二)二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21
(三)三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 25
第二章 兵马俑坑的形制、结构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27
一、兵马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27
(一)一号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27
1.一号俑坑的形制 27
2.一号坑的立体结构 28
(二)二号兵马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38
1.二号俑坑的形制 38
2.二号坑的立体结构 38
(三)三号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40
1.三号俑坑的形制 40
2.三号俑坑的立体结构 41
二、兵马俑坑所用建材及建筑技术 44
(一)建材 44
(二)建筑技术和细部处理 46
三、修建兵马俑坑的运载工具 50
(一)前期工程的运载工具 51
(二)辇的轮辙遗迹 52
(三)独轮车的轮辙遗迹 54
(四)独轮车和辇在修建俑坑中的作用 55
四、修建俑坑工程的工序流程 56
五、兵马俑坑的修建与焚毁 57
(一)兵马俑坑的修建时间 58
(二)兵马俑坑的焚毁、塌陷问题 61
1.焚毁、塌陷的情况 61
2.俑坑被焚毁的时间 63
3.俑坑是被谁焚毁的 65
六、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67
(一)俑坑出土的铜兵器铭文 67
1.带有纪年的铜兵器铭文 67
2.不带纪年的兵器和车马器上的铭文 70
(二)俑坑铺地砖上的陶文 70
(三)俑坑出土的陶俑与始皇陵园其他陪葬坑出土陶俑的比较 71
(四)兵马俑坑与陵园其他陪葬坑构筑形制的比较 72
(五)兵马俑坑是始皇陵园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2
七、为什么要修兵马俑坑 73
(一)修建兵马俑坑的原因 73
(二)兵马俑坑的性质 74
第三章 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 77
一、战车的形制 77
(一)舆底 77
(二)车舆的两輢、前軨、后軨及轼 78
(三)轮、轴 79
(四)辀、衡 82
(五)战车的附件 82
1.木轫 82
2.木环 83
(六)车形制有关问题的分析 86
1.俑坑出土的战车是实用车?还是战车的模型? 86
2.俑坑战车的特点 87
二、战车的系驾方法 92
(一)挽车的鞁具 92
1.轭 92
2.靷 93
3.对挽具有关几个问题的分析 95
(二)控驭车马的鞁具 98
1.辔及觼軜 98
2.胁驱、缰索 101
3.络头、衔、橛 103
4.策、錣 105
三、战车的分类和车上的乘员 105
(一)战士乘的战车 106
(二)军吏乘的指挥车 109
(三)驷乘车 116
(四)佐车 118
四、战车后的徒兵 119
(一)每乘车的徒兵数 119
(二)战车与徒兵的编组 121
五、战车的编组 123
六、战车上器械的配备 124
七、战车的指挥系统——鼓、钟 126
第四章 兵马俑坑出土的骑兵俑 129
一、从骑兵俑看秦骑兵的装备 129
(一)马具 129
(二)骑兵马的选择 132
(三)从骑士俑看秦骑士的装备 134
1.服装 134
2.防护装备 134
3.武器的配备 134
4.骑士的遴选 136
二、骑兵俑的排列 137
三、秦国骑兵的出现和发展 140
第五章 兵马俑坑出土的步兵俑 143
一、步兵俑的类别 143
(一)轻装步兵俑 143
(二)重装步兵俑 147
1.圆髻铠甲俑 147
2.扁髻铠甲俑 147
3.介帻铠甲俑 150
4.重装步兵中的军吏俑 150
(三)轻装和重装步兵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154
二、步兵俑的武器装备 157
(一)一号兵马俑坑步兵俑武器的配备 158
(二)二、三号兵马俑坑步兵俑武器的配备 159
三、步兵俑的战术动作 161
(一)立姿 162
(二)立射 163
(三)坐姿 163
四、秦国步兵的出现和发展 164
第六章 兵马俑坑车、步、骑的编列 166
一、一号兵马俑坑军阵的编列 166
二、二号兵马俑坑车、步、骑的编列 170
(一)弓弩步兵组成的方阵 170
(二)战车组成的方阵 171
(三)车、步、骑结合的长方阵 171
(四)骑兵阵 172
三、三号兵马俑坑内的殳仗队 173
四、俑坑军阵之间的关系 176
第七章 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 178
一、兵器的类别 178
(一)短兵器 178
1.铜剑 178
2.金钩 183
(二)长兵器 184
1.矛 184
2.铜戈、戟 185
3.铜殳、铜斧 188
4.铜铍 190
5.铜镦及柲 192
(三)远射程兵器 195
1.弩 195
2.箭及箭箙 205
二、兵器的制作工艺 211
(一)青铜兵器的合金成分 211
(二)青铜兵器的制造工艺 213
1.青铜剑的制造工艺 214
2.箭镞的制作工艺 216
3.青铜铍上奇异花纹的处理工艺 219
4.青铜兵器的锉磨、抛光工艺 219
三、青铜兵器上的铭文 221
(一)兵器铸造的年代 221
(二)制造兵器的官署机构——寺工 221
(三)铭文中的职名和人名 225
(四)器物编号类的铭文 229
(五)秦兵器勒名制度的发展演化 232
四、秦的铁兵器 233
(一)秦铁兵器的出土情况 233
1.春秋时期的秦国铁兵器 233
2.战国及秦王朝的铁兵器 234
(二)对秦铁兵器的几点新认识 235
(三)兵马俑坑铁兵器出土少的原因 238
第八章 秦军的防护性装备 240
一、秦俑的甲衣 240
(一)秦俑甲的类别 240
1.高级军吏俑的甲衣 240
2.中级军吏俑的甲衣 247
3.下级军吏俑的甲衣 252
4.御手俑的甲衣 252
5.步兵俑的甲衣 254
6.骑兵俑的甲衣 256
(二)兵马俑坑出土的革盾 256
(三)对秦俑甲的综合分析 257
1.秦俑甲的质地 257
2.秦俑甲所反映的几个问题 257
二、石铠甲坑出土的石甲、胄及马甲 260
(一)石铠甲 260
1.石铠甲的类别 260
2.石铠甲的编缀方法 263
3.石甲与秦俑甲的比较 265
(二)石胄 266
(三)石马甲 271
三、秦防护性装具综述 275
(一)秦甲的基本特征 275
(二)从秦军的防护装备看其防护理念 278
第九章 秦俑的服饰发型及胡须 280
一、秦俑衣服的类别 280
(一)长襦 280
(二)短襦 283
(三)褶服 283
(四)中衣和内衣 286
(五)长裤和短裤 286
(六)行縢与护腿 287
(七)腰带及带钩 288
(八)秦俑衣服的细部 293
1.交领 293
2.衽 293
3.袖 294
4.围领(壅颈) 295
二、秦俑衣服的颜色 296
(一)秦俑各类衣服的颜色 296
1.上衣(长襦、短襦、褶服)的颜色 296
2.下衣(长裤、短裤)的颜色 296
3.护腿的颜色 297
4.围领(壅颈)的颜色 297
5.袖口彩缘 297
(二)各类不同俑的服色 298
1.高级军吏俑的服色 298
2.中级军吏俑的服色 298
3.下级军吏俑的服色 298
4.战车上御手俑和车士俑的服色 298
5.骑兵俑及步兵俑的服色 299
6.其他类俑的服色 299
(三)对秦俑服色的几点认识 299
三、秦人裁衣用料量小计 301
四、秦俑的冠、帻、履、靴 303
(一)冠 303
1.皮弁 303
2.长冠 305
3.鹖冠 307
(二)帻 309
(三)履 312
(四)靴 314
(五)袜 316
五、秦俑的发型及胡须 317
(一)发型 317
1.圆髻 317
2.扁髻 318
3.对秦俑发型的几点分析 323
(二)胡须 324
六、秦俑服饰的特征 325
(一)汉服与胡服的融合 325
(二)服饰的等级区别 330
1.冠饰不同 330
2.衣、履的差异 330
(三)服色崇尚艳丽 330
(四)秦人的审美观 331
(五)有关秦俑服饰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332
1.关于“尚黑”问题 332
2.常服与戎服的称谓问题 332
第十章 秦的军事制度 334
一、兵役制 334
二、军队的编制 336
三、奖惩制度 339
四、供给制度 341
(一)兵器、铠甲 342
(二)士兵服装的来源 343
(三)军马的来源 345
(四)粮刍的供应 346
第十一章 秦俑艺术 349
一、兵马俑的造型特征 349
(一)气势恢宏的大型群塑 349
(二)武士俑的体型——阳刚之美 350
(三)武士俑的面型——千人千面 353
(四)陶马的造型——雄健、神骏 356
(五)始皇陵园其他类俑的造型——多彩多姿 357
1.百戏俑 357
2.铜禽坑出土的陶俑及铜禽 363
3.马厩坑出土的圉人俑 365
4.铜车马坑出土的铜俑、铜马 370
二、秦俑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372
(一)写实的艺术风格 372
(二)神与形的统一 374
1.形的统一性及其蕴涵的审美意境 374
2.神态多姿、个性鲜明 375
(三)艺术的夸张与提炼概括等艺术技巧 377
(四)绘塑结合 379
(五)秦俑与西方艺术风格的差异 380
三、秦俑的主题思想 382
四、秦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 385
(一)秦俑的艺术渊源 385
1.先秦俑的出现与发展 385
2.秦俑对先秦俑造型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387
3.秦俑的艺术渊源 388
(二)秦俑艺术产生的社会条件 390
(三)面对秦俑艺术引发的几点思考 391
第十二章 秦兵马俑的作者 393
一、兵马俑的设计者 393
(一)兵马俑是谁设计的 393
(二)设计意图 394
(三)设计的要求 394
(四)设计的细则 395
(五)工程的组织管理 396
二、兵马俑的制作者 397
(一)来源于中央宫廷制陶作坊的陶工 397
1.宫字类陶工名 397
2.右字类陶工名 400
(二)来源于地方的陶工名 400
(三)其他类陶工 404
(四)陶工的组织管理 407
(五)陶工作品赏析 408
1.来源于中央官署制陶作坊的陶工作品 408
2.来源于地方制陶作坊的陶工作品 412
3.陶马赏析 414
(六)来源于中央和地方两类陶工造型艺术风格的差异 416
第十三章 陶俑、陶马的制造工艺 418
一、武士俑的制造工艺 418
(一)俑头的制法 418
1.俑头粗胎的制法 418
2.俑头细部的制作工艺 421
(二)陶俑躯干的制法 423
1.足踏板的制法 423
2.足、履(或靴)的制法 424
3.俑腿的制法 427
4.俑躯干的制法 431
5.俑臂的制法 437
6.俑手的制法 440
7.陶俑躯干细部的雕饰 441
(三)对陶俑制法的综合分析 444
二、陶马的制造工艺 446
(一)陶马各部件的制法 446
1.马头的制法 446
2.马颈部制法 448
3.躯干的制法 448
4.马的四肢及马尾的制法 453
(二)陶马各部件的粘接组合 453
(三)马体外表的修饰 456
(四)对陶马制法的几点认识 457
三、秦始皇陵园其他类陶俑的制法 458
(一)箕踞俑及长跽俑的制法 458
1.箕踞俑的制法 458
2.长跽俑的制法 459
(二)跪坐俑的制法 460
(三)大型立姿俑的制法 461
1.袖手俑和御手俑的制法 461
2.百戏俑的制法 462
四、制陶原料与陶质、陶色和焙烧温度 463
(一)制作陶俑、陶马泥土的成分与泥料的制备 463
(二)陶俑、陶马的陶色、陶质与烧成温度 465
(三)陶窑 467
(四)陶俑、陶马的彩绘 468
本书引用与参考的主要论文和书籍目录 469
一、论文目录 469
二、书籍目录 472
后记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