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期(6月至8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
家长“攻心计” 3
备考要趁早,响鼓也需重捶 6
给柠檬加点糖 12
高分的秘密:填满13个格子 16
高三日志:家长的备考“利器” 19
最有名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22
相信孩子,支持孩子的选择 26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9
“学霸”家长的话,听听就可以 32
“行动派”要战胜“习惯派” 35
微笑是最好的“补药” 39
笔记要巧更要妙 42
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大后方 45
初始期(9月和10月)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 51
高三,言拼不言苦 51
提前的成人礼 54
“六少六多”做合格家长 58
标签要正面贴 61
对目标要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 64
不必畏师如虎,要视师如友 68
变轻视为力量 71
“题海战术”:见多才能识广 75
孩子的心思你知道多少? 78
适时“吵一吵”,亲子沟通无障碍 81
有效率听课,预习必不可少 84
只看你前一名就行 87
攻坚期(11月和12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93
迎接高考,家长也得讲究分工合作 93
“我快要烦死了” 96
家长也需适时“盲从” 99
轻松“重叠记忆法”无压力搞定 102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105
笔记在精不在多 109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12
帮孩子组建自己强大的复习联盟 114
冷静面对孩子的“逃考”思想 117
想要分数,就别谈分数 121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线 124
别错过宝贵的“潜意识记忆” 127
让孩子做好自己的木桶 130
容易懈怠期(1月和2月)坚定信念:不抛弃,不放弃 135
习惯,决定高考成败 135
画一条更长的线 138
考上了大学又有什么用? 141
寒假,高考的黄金准备期 144
考试焦虑症不可忽视 147
不妨装装好心情 150
交流无障碍:设置一个家庭信箱 153
注意力不集中?试试深呼吸 156
自控力差,请试试“番茄工作法” 159
家长,你的问题提对了吗? 162
在孩子说“不”以前就反省 165
不比分数,要比方法与状态 168
自主招生准备要趁早 171
不断鼓励,多用耳朵少用嘴 174
模拟考试不看分数看失误 177
冲刺期(3月和4月)专一不移,精益求精 183
每天一分钟肯定孩子 183
冲刺阶段,给孩子的心理盘盘点 186
当孩子焦躁无理时,不妨冷处理 189
“高原反应”,家长巧“输氧” 192
家长找资料需慎重 195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怎么问 198
身体是“拼命”的本钱 201
让孩子笑一笑 204
管理孩子从管理自己开始 207
家教不是“万能药” 210
当心过度施压成高考“减分器” 214
百日冲刺:摒弃浮躁,切中要害 217
要安慰不要泄气 220
对于体检,家长也不能忽视 223
全面调整期(5月和6月)相信自己,完胜考场 227
考前30天,家长要淡定 227
一次性把一道题做到满分 230
“森田理论”调整状态,迎接高考 233
厨房也是高考阵地 236
陪不陪考?孩子说了算 239
如何把考分拿到极致 242
高考“衣食住行”无小事 245
考得好更要报得好 248
避免“考后综合征” 251
复读并非适合每一个考生 254
对手重要,朋友更重要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