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何谓乡村 3
第一节 概说 3
乡村之解释 3
乡村之种类 5
第二节 乡村之优点 6
乡村景色自然习俗纯良 6
乡村能令人强健身体 7
乡村趣味浓厚 7
乡村幸福圆满 7
乡村尤能促进思想与学术 8
第三节 乡村之劣点 9
交通运输不便 9
缺乏见闻资料与机关 9
缺乏娱乐事项 10
缺乏卫生设备 10
缺乏剌击或兴奋之事物 11
缺乏经济组织 11
幼童工作太早 12
第二章 乡村之地位 12
第一节 乡村与农业 12
第二节 乡村与工商业 14
农工商业相辅以供给吾人衣食住 14
农业为工商业之基础 16
第三节 乡村与国家 17
乡村与国家构成 18
乡村与国家生存 19
乡村与国际关系 20
乡村与国家存亡 23
第四节 乡村与社会问题 25
城市人口增加与乡村崩坏 25
劳动问题 29
消费减少问题 29
生产不备问题 29
贫穷问题 30
道德不良问题 31
犯罪问题 32
乡村领袖人才减少问题 32
第三章 乡村教育 33
第一节 乡村教育之要义 33
改良乡村生活 34
农工乡城并重 34
教育机会均等 34
各种类乡村之相当教育 35
第二节 乡村教育之目的 35
泛论目的主义与手段 35
乡村教育最大目的 37
乡村社会教育目的 38
乡村学校教育目的 38
乡村教育目的之达到与各种主义 39
第三节 乡村教育与现代中国 40
乡村生活与农业出产之重要 40
乡村人口占最多数 41
农民无团体组合 43
恶习与迷信 43
乡民改业 44
第四节 乡村教育与垦荒运动 45
移民性质 46
环境变更 47
移民子女 47
教育机会 47
第二编 本论 49
第四章 乡村学校教育 51
第一节 乡村学校之设置地点 51
以学龄儿童数为标准 51
以村庄远近为标准 52
以户数为标准 52
第二节 乡村学校之组织与编制 52
单级编制 52
合级编制 54
丹麦制 55
道尔顿制 57
第三节 乡村小学课程 59
课程编制原则 60
课程 60
第四节 乡村学校之训导 64
强健身体 64
实用知识 64
勤劳习惯 65
实验兴趣 65
良好公民 65
家庭纯良分子 65
善用闲暇 65
第五节 乡村学校之建筑与设备 66
建筑原则 66
合用与标异 66
采光 67
通气 67
避湿 67
设备要素 67
教员住宅 67
运动场或游戏场 68
学校园 68
校具 71
建筑与设备举例 72
第六节 乡村学校卫生 74
卫生戒律 74
第五章 乡村学校教师 75
第一节 乡村教师之来源 76
普通师范学校设立乡村师范部 76
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科 76
州立乡村教师养成所 77
乡村师范学校 78
第二节 乡村教师之训练 78
基本知识 78
专业训练 79
暑期学校 82
教师年会 82
教师会议 83
教师读书团 83
第三节 乡村教师之待遇 84
第四节 乡村教师之义务与乐趣 87
家庭联络 88
家长谈话 88
恳亲会 88
社会活动 88
天足会 88
青年卫生团 88
农业指导 89
农民社 89
童子农业团 89
第六章 乡村社会教育 90
第一节 乡村社会教育之改良 90
旧戏之改良 92
皮影之改良 92
说书之改良 93
第二节 乡村图书馆或巡回文库 93
美国乡村图书馆之普遍 93
巡回文库 94
促进小规模图书馆 94
提起乡人兴趣共谋增设图书馆 94
第三节 乡村补习教育 95
丹麦式平民学校 96
私立补习学校 97
各种补习学校 97
第四节 乡村娱乐 98
建立公园 99
星期会 99
展览会 99
运动会 100
第七章 乡村教育行政与视察 100
第一节 行政区域 100
乡区制 101
镇市制 101
县制 102
省制 102
第二节 乡村视学(或乡村教育指导员) 103
第八章 乡村教育经费 104
第九章 乡村教育之前途 108
第一节 乡村教育与农事改进 108
农田经营之改良 108
使用种子之改良与害虫之防治 109
广植树木 109
农业团体之组织 109
生产组合与贩卖组合(亦乡村经济组织之一种) 110
第二节 乡村中学 111
第十章 乡村经济 113
中国乡村经济之缺点 114
信用组合与摇会 114
信用组合与农业银行 115
德与奥 115
法国 118
美国 120
日本 122
中国(附农工银行条例与通县昌平农工银行试办章程) 122
对于农工银行之批评与乡村经济之希望 135
第三编 附录 137
第一 农村调查要项 139
第二 一乡村学校中之社会活动(Social Activities in a Rural School)Theresa Diederich 143
(见The Journal of Rural Education第三卷第一号) 143
第三 布加利亚农民党的教育方针 151
(见新教育第九卷第四期) 153
第四 阿玛那 163
(见晨报附刋一二九八号)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