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唐代私学的概述 1
第一节 唐代以前私学的发展及演化 1
一、学校教育的产生 2
二、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 3
三、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勃兴 5
四、汉代私学的恢复与发展 8
五、魏晋南北朝时私学的兴盛 10
六、隋代私学的承前启后 13
第二节 唐代的私学概况 16
一、私家讲学 16
二、家族教育 20
三、佛寺教育与书院教育 25
四、私塾与乡里村学 28
五、隐居读书 31
第二章 唐代私学兴盛的政治文化背景 33
第一节 唐代官学衰微及其原因 35
一、学风的僵化与败坏 39
二、学官地位的下降与素质的降低 42
三、官学教育与科考的矛盾 45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与唐代私学 49
一、唐代的乡贡与私学 50
二、科举导向下的应举私学 56
第三章 唐代的私人讲学与文学 63
第一节 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观的建构 64
一、河汾设教与王通经学的复古更新 65
二、王道之志与王通经世致用的文学批评 71
三、河汾之学与唐初文学理念的架构 78
第二节 唐代《文选》学的兴盛及其影响 86
一、唐代《文选》学的兴起 87
二、《文选》学与唐代科举 92
三、“熟精《文选》理”辨——兼论《选》体与齐梁体格 96
四、馀论 114
第三节 《春秋》学派与中唐诗歌创作 116
一、《春秋》学派的兴起与经学革新 117
二、《春秋》学派的“以学干政”与元、白等讽喻诗人的经世诗风 122
第四章 唐代的家学与文学 131
第一节 唐代士族家学的门第背景及其应举的时代性 132
一、对门阀的推崇 133
二、守家风、讲家法 135
三、谱牒的修撰 138
四、婚媾的讲究 140
第二节 唐代家训研究 147
一、唐代家训叙录 147
二、对唐代文人训喻诗文的考察 155
第三节 唐文学家族研究(上) 165
一、文学家族兴盛的原由 166
二、文学家族的区域性及其分析 170
第四节 唐代文学家族研究(下) 181
一、唐代文学家族藏书述略 181
二、文学家族家学因素的考察 188
三、家族的文学实践及家学的变异性 193
第五章 唐代古文运动的私学性阐释 200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春秋》学派 201
一、古文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基础 202
二、古文运动与《春秋》学派的关系 206
三、《春秋》致治之学与古文运动的经世文风 215
第二节 唐代古文家的家学 220
一、古文家的家族门第背景 221
二、古文家的家学渊源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230
第三节 古文运动的师承关系考述 238
一、早期古文运动的师承情况 239
二、韩门弟子考辨 247
第六章 唐代的书院、初级教育与文学 254
第一节 讲习应举的风宪与唐代书院的兴起 255
一、唐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探讨 255
二、隐居读书的风气与早期书堂式书院 259
三、私家讲习书院的兴盛 263
第二节 唐代初级教育著作述略 267
一、唐代初级教育的特点 268
二、著作述略 269
第三节 唐代训蒙著述的文学性透析 282
一、蒙学视野中的咏史、咏物之作 282
二、《兔园策府》及一些初学类诗格所涵摄的诗文观 288
三、私塾、蒙学等初级教育对唐代诗歌的普及与传播 291
第七章 唐代的隐读修业与文学 295
第一节 隐读修业的文化背景及其特征 295
一、唐代隐逸观念的嬗变及其仕、隐的契合统一 296
二、科举制度对文人隐读山林的影响 300
三、隐读修业的类型及其特点 304
第二节 唐代文人的隐读修业与创作 309
一、文人隐读的统计与分析 310
二、文人寄寺修学与创作 321
第三节 隐读修业与唐人小说 329
一、美色际遇:文人的异类恋情 330
二、志怪杂谈、阴府梦幻:唐人好奇的文化心理及幽冥体验 335
三、科举仕宦与得道成仙:隐读士子的两种人生模式 338
四、馀论 341
结语 347
附录:唐代文学家族稽考 351
参考文献 382
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