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和谐社会构建与人的精神生活建设 1
第一章 精神生活的理解与确证 1
一、生活:理解精神生活的前提 1
二、精神:把握精神生活的关键 6
三、精神生活的概念与特性 8
(一)何为精神生活 8
(二)精神生活的特性 13
四、人的本质对精神生活的理论确证 16
(一)从实践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视角看人的本质 17
(二)人的本质生成的具体分析:人的精神生活的确证 20
(三)人的本质与人的精神生活 23
第二章 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提升规律 27
一、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与特征 27
(一)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 27
(二)精神生活质量的特征 34
二、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 39
(一)精神生活质量如何衡量 39
(二)精神生活质量衡量的主客观尺度 44
(三)精神生活质量衡量的质与量尺度 57
(四)精神生活质量衡量的综合尺度 66
(五)精神生活质量衡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2
三、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规律 73
(一)精神生活发展的道路 74
(二)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的一般规律 78
(三)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的特殊规律 85
第三章 社会改革变迁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97
一、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与认识 98
(一)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 98
(二)正确认识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106
二、社会心态的变化与调适 112
(一)社会负面心态的出现 112
(二)社会负面心态的调适 117
三、在凝聚改革共识中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125
(一)在比较改革开放前后30年变化中辩证认识人的精神生活发展 125
(二)在成就“中国梦”过程中凝聚改革共识,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13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14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促进 14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精神生活发展的物质前提 14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扬了人的自由个性 14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潜能 14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问题 146
(一)精神生活的物化和异化 147
(二)私人领域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冲突 151
(三)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 154
三、有效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路径 157
(一)进一步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157
(二)建设精神生活资源保障机制 159
(三)培育集体主义意识与精神 164
(四)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 169
第五章 多元文化发展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175
一、当代多元文化发展格局及其时代特征 175
(一)当代多元文化发展格局 175
(二)当代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 184
二、多元文化发展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促进 188
(一)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创新推进精神生活发展 188
(二)文化继承转化丰富精神生活内容 191
(三)文化交流借鉴拓展精神生活视野 195
(四)大众文化兴起创新精神生活方式 197
(五)网络文化扩展开辟精神生活新领域 198
三、多元文化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199
(一)文化多元发展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导向 200
(二)文化多元多样与个体文化选择 202
(三)价值观自觉与精神家园建设 207
四、多元文化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主要问题 209
(一)民族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 210
(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宰制人的精神生活问题 213
(三)文化工业影响下的精神生活物化、庸俗化与异化问题 217
五、多元文化条件下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 219
(一)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 220
(二)探索建立多元文化自觉的新机制 223
(三)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 227
(四)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228
第六章 高科技发展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230
一、科学技术与人的本质关联 230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体现和必然的生存方式 231
(二)科学技术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 234
(三)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解放具有内在统一性 236
二、高科技发展与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 239
(一)人的生存方式 240
(二)高科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 241
三、高科技发展与人的精神生活异化 250
(一)知识与道德的不平衡 251
(二)高人文精神的缺失 252
(三)理想与信仰虚无 254
(四)心理与情感危机 255
四、推进高科技与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互动 257
(一)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 258
(二)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补充与增进 261
(三)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 264
第七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管理 272
一、精神生活质量管理的目标 272
二、精神生活质量管理的原则 275
(一)自主性 275
(二)全面性 277
(三)包容性 279
(四)长期性 280
三、精神生活质量管理的方式 281
四、精神生活质量管理的途径 283
(一)树立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84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6
(三)培养发展性的生活方式 288
(四)注重全面发展 291
(五)学会自我反思与超越 294
结语 298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4